岳惠玲
摘 要:在政府的大力推廣和政策支持下,企業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得到極大提高,也掀起了企業主動探索應用管理會計的熱潮。為適應供給側改革下的市場化要求,全面建設管理會計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客觀內在需求。組建跨部門管理團隊、管理會計隊伍職業化為管理會計縱深發展提供組織、人力保障,預算融入業績評價,創新財務績效指標,可以更深挖掘企業管理績效,管理會計職能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提供了強有力的決策支持,可見管理會計的深入應用順應了供給側改革宏觀經濟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管理會計;供給側改革;升級探索
供給側改革是側重對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通過不斷優化結構和資源配置,以供給優化需求,不斷擴大有效供給,實現供需雙方有機融合的發展戰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客觀上要求企業轉變經營意識,不斷提升其資源配置轉化的效率和效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強整體競爭力,提升其在產業鏈中的地位與話語權,有效供應產品,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達到促進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的目的。宏觀經濟改革的最終執行者是企業,企業有義務響應國家宏觀層面的供給側改革,企業應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走出一條滿足供給側改革需要的管理會計發展和創新之路。
一、提升會計職能,跨團隊建設管理會計
企業要順應宏觀經濟環境的改變和供給側改革的潮流,內部各部門也必須適應發展進行業務流程和職能再造,比如:財務部門不再圍繞核算、票據等常規工作,而是向著提升財務組織管理,促進財務與業務深度融合,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等更高層次方向發展。為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加強管理會計組織建設,建立跨職能、跨部門管理團隊??缏毮芄芾韴F隊實質是為了更好地推進管理會計工具的運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依托財務部門而成立的涵蓋企業所有部門的跨部門團隊。這個跨職能團隊內部成員要彼此合作,相互支持,協調活動,充分溝通,不斷開發團隊技術能力??绮块T、跨職能團隊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建設工作,需要將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專業知識相結合,積極探索,不斷學習新技能和新知識,提升組織的創造力,提高管理會計應用的效果。
二、管理會計人才職業化
培養一批熟悉國內外市場環境、成本管理、資本運作、預算管理、風險管控、戰略規劃、信息技術,能深入參與和支持企業決策制定的管理會計人才是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企業如果有一批既具備雄厚廣博專業知識又勇于承擔改革重擔的職業化管理會計人才,將管理會計應用向縱深發展,那將會源源不斷的釋放管理會計在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提升競爭能力等方面的巨大潛力。培養高端管理會計人才需要高校、企業和社會共同努力。
高等院校要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管理會計人才實踐培訓基地,優化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負責培養兼具扎實理論知識和基本實踐能力的管理會計人才;企業負責對管理會計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再培訓,通過聘請優秀的行業專家講座,邀請實踐經驗豐富的財務總監傳授經驗體會培養優秀管理會計工作者,對從事管理會計崗位的工作者要定期考核,重塑和提升其綜合知識和工作能力;政府推動管理會計理論和實務長足發展,2017年7月,首次管理會計師(初級)專業能力考試順利舉行,等條件成熟,還舉行中級和高級考試。政府還可以將管理會計人才納入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和會計領軍人才(后備)體系,為企業培養和儲備高端管理會計人才。
三、將預算嵌入業績評價,挖掘管理績效
根據調查報告統計結果,大部分企業的業績評價管理在企業管理中還處于孤立地位,業績評價的激勵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企業可以嘗試將預算和財務績效融合,創新財務績效評價方法,這種創新的財務績效評價方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執行差異化績效考評和統一化績效考評
預算和財務績效適度融合,應在考慮企業內部各部門差異的基礎上,對核定給各部門的年度預算指標執行統一化預算目標和差異化預算目標。對統一化的預算目標,如:各部門資金集中度、發生的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等指標,這些指標較多的體現預算的剛性,都采用預算偏離度考核,即正向偏離加分,負向偏離扣分,這種計分規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勵作用,鼓勵各部門超額完成預算目標。這也體現績效考核的客觀、公正性。而對差異化預算目標,如:各部門的應收賬款率、存貨周轉率、資產負債率等指標,因各部門的差異性執行對標考核,即設置相同條件下評價某指標所參照的評價指標范圍,并根據指標實際值在標準范圍內所處位置評價得分,年終根據指標實際完成值與對應標準值實施差異化考核。這種差異化考評可以讓各部門發現實際與預算的差異,為其發展指明努力方向,也為評價其綜合管理水平提供依據。
2、將財務績效考核指標前置
各部門如要全面完成下達的預算任務,企業就需要將財務業績考評指標體系前置到對各部門測定、下達的預算指標體系中,即在下達預算目標的同時,明確各部門財務業績指標。在統一標準的前提下,結合各部門現有的人、財、物等資源,實施部分預算目標差異化、部分預算目標統一化的原則。這種松緊并存的預算目標有利于激勵內部各部門努力完成預算目標,爭取更高的績效得分,激發經營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管理會計工具的廣泛使用
管理會計的工具很豐富,諸如價值鏈管理、平衡計分卡、質量成本管理等,這些管理會計工具的靈活使用能夠讓企業保持長久的競爭力,如:利用價值鏈分析工具對企業供應鏈上下資金、成本游進行分解和分析,在降低采購、銷售成本方面可以產生明顯效果;運用質量成本管理思想,深度挖掘企業在質量控制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為質量管理提供可以量化和持續改進的渠道;引用平衡計分卡將管理量化,不斷明晰和完善企業戰略,引導企業實現經營管理和戰略管理的平衡、過程和結果的平衡;可以在標準成本系統下對接使用作業成本法,在將制造費用標準成本制定、費用歸集和分配、差異計算與分析、賬務處理等環節進行改造的基礎上形成改造后的制造費用標準成本子系統,在對接原有的直接材料標準成本子系統和直接人工標準成本子系統,就形成了作業成本法下的標準成本系統。這些管理會計工具的交叉靈活使用,能夠有效改善生產結構,促使企業供給更加有效,體現了管理會計對供給側改革的支持。
以上分析旨在說明管理會計作為企業價值創造的強有力工具,無論是重塑成本優勢還是明細戰略目標,都能釋放管理因素在經濟轉型中的巨大潛力,增強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新能力,夯實經濟轉型的微觀基礎,全面建設管理會計可以提高企業決策效率、改善企業管理,推動企業集約式發展,精細化管理,提高產品附加值、減少企業對物質生產資料的過度依賴,提升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向市場提供有效產品??梢姡芾頃嬙诠┙o側改革中大有作為。
參考文獻:
[1]張邦文.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8(03):132-134.
[2]韓曉娟.供給側結構改革下管理會計發展探析[J].財會學習,2017(10):122+124.
[3]劉棟鑫.淺談供給側改革下如何加強企業管理會計發展[J].財會學習,2017(04):111.
[4]許建勝.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鹽業,2015(21):37-39.
[5]嚴永煥,冀小偉.我國管理會計指引體系建設研究[J].會計之友,2015(1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