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健
摘 要:廣東江門鶴山地區在水稻種植工作中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克服了水稻種植環境的污染問題,在施肥環節應用了三控施肥技術,通過合理管控水稻肥料來給水稻創造出更好的生長環境,鶴山地區具有一定的水稻種植優勢,其成功地應用了三控施肥技術之后,在其所在的廣東省進行了推廣,本文對這種三控施肥技術以及其示范推廣活動進行介紹。
關鍵詞:水稻種植;三控施肥技術;鶴山地區;示范推廣
鶴山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僑鄉,其各個方面的發展情況良好,農業種植工作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在其農業產業系統之中,水稻種植業極為發達,借助栽種區域優勢,鶴山地區的水稻栽培者積極地引入了各種新型栽培技術,從水稻種植的多個環節來提升該作物的產量,在新型水稻栽培技術中,三控施肥技術具有極佳的應用效果,本文先對該施肥技術的基本原理簡要介紹,在闡述示范推廣工作開設情況。
1 鶴山區域的水稻栽培條件分析
廣東省的鶴山地區在西江附近,區域內的河流數量比較多,因此農業生產活動可以擁有充足的灌溉水源,灌溉水稻作物的工作可以順利開展,由于鶴山地區處于北回歸線以南的位置,因此其氣候區域為南亞熱帶季風,冬夏的溫差并不大,夏季溫度并不會太高,冬季也不會過于寒冷,該地區全年都可以保持濕潤溫和的氣候,其海洋氣候特征相對明顯,雨量。熱量以及光照條件均良好,這些栽培條件均對于鶴山區域的水稻種植工作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2 三控施肥技術概述
在施肥環節應用三控施肥技術可以確保優化原有的水稻施肥模式,技術人員需要控制的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即病蟲、水稻秧苗以及肥料,在應用該種技術時,需要將“氮肥后施”當做核心工作理念,對原來施肥技術進行改進,對水稻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的肥料應用量加以確定,采用科學合理的施肥比例,將施加氮肥的時間調后,使水稻具有更高的成穗率,提升栽培水稻的整體質量,在應用三控技術時,要控制好水稻的密度,通過這種調整方法來消除水稻可能存在的病蟲,在種植期間,減少化學型農藥的應用量,減少水稻種植給其所處的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
在水稻三控施肥技術中主要是控制前期施氮量和總的施氮量,要將這兩者的比例控制在相應的范圍內,進而提高氮肥使用性,減少環境污染的發生。而在控制稻苗方面是要對基蘗肥,要控制其中的施氮量,同時控制無效分蘗,并且控制最高苗數,進而提高成穗率,提高水稻的整體質量和產量。控制病蟲相對而言沒那么復雜,它主要是通過提高群體通透性,優化群體結構。
3 技術示范推廣工作情況分析
3.1 推廣準備工作
在鶴山宅梧、址山鎮種糧大鎮區域開展示范性推廣三控施肥技術時,工作人員要為其做好以下準備工作,首先要選出合適的示范點,示范點最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交通必須要相對便利、群眾基礎種植熱情要相對較好,可以選擇種糧大戶作為示范點,并選出兩塊種植條件相同的田地,用以對比種植效果,在其中一塊田地應用三控施肥技術,而另外一塊田地上仍舊選用傳統的施肥技術。
技術準備工作也要做好,工作人員需要對該種施肥技術的主要優勢進行整理,以便于將其有條理地推廣給廣大水稻種植者,相關技術人員要把握好三控種植技術的關鍵要點,完善與農戶進行聯系的渠道,使農民可以了解并熟練應用這種控肥方法,試驗水稻品種選用成熟的品種粵農絲苗、粵禾絲苗、粵晶絲苗以便于保持水稻種植工作的穩定性,在短期就能夠達到增加農業收入的目的。
3.2 保障工作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需要政府部門以及各業務部門的高度重視,成立工作示范小組,專門針對“三控”施肥技術的推廣進行展開。各級農業部門應該要著力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的使用,定期舉辦水稻“三控”施肥技術培訓班,向廣大群眾介紹和普及“三控”施肥技術的推廣經驗。而且還可以定向培養專業人才,組織他們去現場觀摩,而且在水稻成熟時期要組織農民現場觀看,讓農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技術推廣實施的效果,加大力度的實現“三控”施肥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
3.3 宣傳工作
在示范推廣環節中,宣傳工作也極為關鍵,技術推廣人員在合適的時間內,將鶴山區的水稻種植者集中起來,對三控施肥技術進行全方位地講解,使該區域的居民可以在農業技術培訓工作中掌握施肥要點,不會出現農業技術方面的問題,在宣傳環節還要有效創達一些技術應用時的特殊注意事項,通過強有力的宣傳工作來擴展該施肥技術的傳播范圍。
3.4 技術培訓工作
因為水稻“三控”施肥技術還處在一個示范推廣的新階段,所以很有必要對所在區域的所有農民技術人員、水稻種植大戶以及科技示范戶等加大培訓力度。通過這樣層層將此技術進行傳授和普及到每一位農民,而且還要對各農民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尤其是在水稻施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期,技術人員要對農民加以引導,現場示范有關田間管理工作,并且為農民進行現場答疑。
3.5 推廣效果分析
“三控”技術的運用為水稻的生產種植帶來了不一樣的春天,作為一種高產技術而言,“三控”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節省成本、增加效益以及起到環保無污染的作用,而且還有效地保證了生產稻米的安全性。此項技術的推廣,不僅能夠降低化肥的污染,還能夠很好地保護生態環境,通過減少農藥的使用,有效促進了稻米的安全食用性。
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三控”技術的運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產量,提高了稻谷的質量,使得稻米自身價值得到了提高,進而增加了整個經濟效益。根據各試驗結果表明,每500m2的水稻,其稻谷可以增產將近40kg,節省的肥料成本就有差不多100元左右。此項技術的推廣面積越來越廣,為農民實現增產增收作出了巨大貢獻。
通過加大對水稻“三控”施肥技術的推廣以后,讓很多群眾都受益其中。因為“三控”施肥技術學起來比較簡單,而且經濟實用,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就可以達到水稻的高產穩產效果。通過各種培訓和宣傳工作讓很多糧食種植戶都享受到了此項技術所帶來的具體效益,可以說是造福于社會,造福于人類的好技術。
4 結束語
本文以應用于水稻種植工作中的三控施肥技術為主要分析對象,先簡要介紹了鶴山地區的水稻栽培客觀條件,又具體地分析了這種新型施肥技術的應用方法,最后著重研究了該項技術在鶴山區域的推廣工作,這種三控施肥技術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實現方式也相對比較簡單,可以使水稻種植人員的增收增產的需要被充分滿足,減少了水稻病害問題,不但能夠節省肥料,同時還能減少水稻肥料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危害。因此該技術的推廣工作還要繼續大范圍地開展。
參考文獻:
[1]李曉紅, 練添文, 鐘恩平.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 現代農業科技 9(2017):66-67.
[2]黃秀穎, 陳宗霖.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在博羅縣的示范推廣." 農業與技術 37.15(2017).
[3]劉付玉俊, 陳學橋. "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與"三控"施肥技術應用效果分析." 南方農業 11.3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