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國慶
摘 要: 財會工作關系到事業單位的穩定運行和良好發展,財政改革及市場形勢的變化,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會計制度逐漸暴露出了不足。在此背景下,國家頒布并實施了新會計制度,而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所以應及時作出工作調整。文章詳細分析了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并提出了有效應對措施,以指導財會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
關鍵詞: 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影響;對策
2013年1月1日頒布實施的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詳細規定了財務報表的編制及會計科目的使用,并明確規范事業單位的各種事項的記錄、確認、報告、計量以及各種經濟業務,在提高事業單位財會管理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要想盡快適應新會計制度,落實好財會工作,事業單位必須及時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針對實際工作中的不足采取科學對策加以改善,進而才能促進財會工作質量的提高。
1.新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模式
自新會計制度出臺以來,已經逐漸被應用到事業單位財會工作中去,具體包括集權式和分權式兩種工作模式。首先,集權式財會管理模式一般應用于規模較大、統籌管理能力較強的事業單位中,財務會計管理權力比較集中,單位領導層掌握財務決策權,可對所有財務活動進行統籌管理和宏觀調控,既能夠提高財會工作效率,又可以降低財會工作成本。其次,與集權式財會管理模式相比,采用分權式事業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權力較為分散,更加注重下屬單位的發展,鼓勵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創新財會工作模式,可有效改善集群式模式的不足[1]。事業單位在執行新會計制度時,應根據自身特點,科學選擇財務會計管理模式,進而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與作用。
2.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
當前事業單位在開展財會工作時,會因為新會計制度的出臺而發生較大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會計主體發生變化
在原有會計制度中,并沒有明確財會工作中的會計主體,通常是作為預算資金活動,重視力度不足。新會計制度中明確規范了事業單位的各種事項的記錄、確認、報告、計量以及各種經濟業務,會計主體更加突出,可以提高事業單位對財會工作的重視力度,進而對各項資金加以科學配置及充分利用,實現其效益的最大化。
2.2會計報表發生變化
根據傳統會計制度規定規范,與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相關的明細表、基本數字、支出明細表等,都屬于會計報表,可以準確反映出事業單位的收支情況。實施新會計制度后,事業單位會計表報不僅包括原有報表中的所有基本要素,而且還將負債表納入其中,新增了會計報表輔助等內容,統一了會計報表形式,其可比性和通用性得到了顯著提高。
2.3記賬方式發生變化
在舊有會計制度的指導之下,收付記賬是事業單位所用的主要記賬方式,僅適用于資金來源比較單一的情況,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而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其資金來源無疑會更廣泛,不利于財會工作的順利開展[2]。新會計制度實施后,事業單位內部資金支出與資產總和包括收入、負債、及凈產值,記賬時所用方式為借貸記賬,可以滿足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實際需求,有利于財務會計管理水平的提高。
2.4資產要素發生變化
事業單位在開展財會工作,以新會計制度作為指導和規范時,還需要從無形資產計提和固定資產折舊兩方面內容進行考慮,如此一來,可以更加準確、全面、直觀的反映出事業單位資產情況及資產價值。并且,新會計制度中還增加了相應的“虛提”、攤銷內容與新型的折舊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財務預算和管理水平。
2.5核算程序發生變化
事業單位在執行新會計制度時,會對財會核算程序造成影響。在開展財會工作時,核算環節流程依次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而所需要提供的會計憑證具體包括通用專用記賬憑證、總賬、日記賬、明細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等。事業單位應及時更新原有會計制度下的財會核算程序,才能適應新形勢,實現精準核算,為財務會計管理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3]。
3.新會計制度背景下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有效對策
要想更好、更快適應新會計制度所帶來的影響,事業單位就應從多方面考慮,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加快財會工作改革創新。
3.1重視新會計制度
事業單位應充分認識到財會管理的重要性,明確新會計制度的現實意義,提高對其重視力度。事業單位領導應詳細分析新會計制度,明確其具體要求,使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加快掌握新會計制度中的各項指標,并將其在財會工作中加以規范、正確使用,確保其嚴格執行和有效落實。并且,事業單位還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新會計制度中的相關規定,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財會工作制度,提高其可操作性,用于指導相關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
3.2加強預算管理與控制
事業單位在開展財會工作時,必須做好預算管理與控制,尤其是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更需要提高這一方面的重視力度。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預算監督等,都屬于預算管理內容,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經營管理情況,采用科學、可行的管理方法,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貫穿財務預算,避免出現超支現象。同時,對于剛性支出,如正常經費開支、基本業務預算等,應提供充足資金外,同時還要預留部分可流動資金作為柔性開支,便于應對突發問題或不可預見項目。另外,在預算執行和監督方面,事業單位各職能部門應嚴格執行按規定程序下達的各項預算,并按預算的審批權限做好各項工作,要加強內部審計監督,使預算執行得到有效控制。
3.3加快財會人員隊伍建設
在實施新會計制度時,對財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其綜合素養和業務能力,才能為財會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人才保障,所以事業單位加快財會人員工作隊伍建設。一方面,應制定完善的教育培訓計劃,結合新會計制度在內容和規定方面的變化,對財會人員進行針對性、系統性培訓,及時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并拓寬其知識面,以便適應財會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應積極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優化財會人員隊伍組織結構,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將更多的新知識、新思想代入到事業單位內部,進而才能促進整個財會人員隊伍工作能力的提升,提高財會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4]。
3.4提高財會監督力度
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涉及范圍較廣,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的緊密配合,并且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財會資料較多,工作量較大,為提高新會計制度的執行力,便需要加強監督力度,嚴格按照新會計制度規范開展相關工作。事業單位應設置財會監督機構,并配合專業性較強、認真負責的監督人員,審查并核實財會工作各個環節,以新會計制度作為基準,判斷財會工作人員的行為是夠規范、合理。同時,應明確事業單位在財產處置、對外投資、資金調度等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與執行的規范性,當發現與違背新會計制度現象時,應要求財會工作人員及時糾正,并采取相應的懲處措施。
結束語:
新會計制度的出臺,不僅完善了原有會計制度的不足,而且還能適應財會改革需求,在提高事業單位財會管理水平,促進其長遠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事業單位只有充分認識到新會計制度所帶來的各種影響,結合當前財會工作現狀,采取科學對策優化傳統工作模式,才能充分發揮新會計制度的作用和價值,使其更好的服務于財會工作。
參考文獻
[1]景現舉.探究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6,(1):142-143.
[2]楊鵬鵬.論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新方向[J].當代經濟,2014,(24):122-123.
[3]張云.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研究[J].江蘇商論,2016,(3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