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玲,敖華英
(1.公安邊防部隊總醫院,廣東 深圳 518029;2.陽江市衛生學校,廣東 陽江 529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因呼吸道長期受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種呼吸系統慢性進行性炎癥,其導致的不可逆性氣道阻塞及通氣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4]。本研究比較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與常規健康教育模式對COPD患者焦慮心理的影響,為開展該類患者健康干預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我院呼吸內科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中的診斷標準,即肺功能檢查時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FEV/FVC<70%,存在明顯的持續性氣流受限,排除其他疾病;(2)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男性。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系統疾病者;(2)近3個月參與過或正在參與其他臨床試驗者;(3)女性;(4)拒絕配合本研究者。
1.2.1 分組 將患者按體重、年齡、病程、吸煙量相近配對,共69對,然后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
1.2.2 健康教育 對照組進行常規健康教育。試驗組進行知信行健康教育,注重個性化心理指導,具體包括:(1)疾病常識教育,發放COPD健康宣傳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該病成因、臨床表現、用藥及預防措施;(2)強調戒煙的重要性,建議COPD穩定期患者進行呼吸肌功能鍛煉(縮唇呼氣、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3)加強營養,合理膳食,改善營養狀況;(4)合理氧療,堅持家庭低流量持續吸氧;(5)保持環境衛生,溫度、濕度適宜;(6)心理輔導,鼓勵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配合治療;(7)召開病友交流會,由病情好轉的患者向其他患者介紹治療經驗。
1.2.3 評估 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在健康教育前后對兩組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測評。
利用Epidata 3.1建立數據庫,雙人二次錄入。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配對資料樣本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s)表示。
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病程、吸煙量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s)
t值P值對照組(n=69)試驗組(n=69)組別 體重(kg)68.14±6.37 67.54±7.50 0.564 0.575年齡(歲)58.46±7.13 56.71±7.02 1.658 0.102病程(年)10.90±2.72 10.26±2.79 1.398 0.167吸煙量(支/周)19.45±5.03 18.23±4.88 1.544 0.127
對照組健康教育前后SAS得分差異具有顯著性(t=15.646,P<0.05),試驗組健康教育前后SAS得分差異具有顯著性(t=18.142,P<0.05),兩組健康教育后SAS得分差異具有顯著性(t=7.460,P<0.05),見表 2。
表2 健康教育前后兩組SAS得分比較(±s,分)

表2 健康教育前后兩組SAS得分比較(±s,分)
P值對照組(n=69)試驗組(n=69)P值組別 健康教育前66.72±5.04 67.93±5.50健康教育后58.09±5.50 52.29±6.42 0.000 0.000 0.000
調查結果顯示,處于COPD穩定期的患者普遍存在焦慮心理,常規健康教育有助于減輕患者焦慮程度,但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對于緩解患者焦慮心理的作用更明顯。另外,關注患者心理狀況、給予個性化輔導,也可有效緩解患者焦慮心理。家庭支持對患者戒煙、呼吸肌功能鍛煉、改善營養狀況、家庭氧療等方面能起到促進作用。定期病友會交流可以使患者焦慮心理得到緩解。因此,鼓勵在COPD穩定期患者中,推行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