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冰,壽記新*,壽雨薇
(1.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52;2.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52)
腦白質病變多見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人群[1]。腦白質病變被認為是腦實質的亞臨床缺血性變化,腦白質病變患者發生腦卒中、抑郁癥、認知功能障礙和癡呆的風險較高[2-3]。腦白質病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常常被認為是動脈硬化、腦灌注不足或缺血造成的[4]。多項研究表明,高血壓是腦白質病變的危險因素[5-6],控制高血壓能延緩該病進展[6]。然而,為了保證組織器官血流量,血壓在24 h內會出現自發性波動。研究表明,24 h血壓節律變化與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等靶器官損壞有密切關系[7],運動時血壓反應性變化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關系密切[8],高強度運動可導致靶器官損傷[9]。運動時血壓與腦白質病變的關系尚不明確,因此我們探討腦白質病變與運動血壓之間的關系。
某三甲醫院2017年1—12月就診的高血壓患者,根據腦白質病變分為試驗組(有腦白質病變)和對照組(無腦白質病變)。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壓藥。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如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障礙;繼發性高血壓。測量患者的年齡、心率、性別、身高、體重指數、運動前后血壓變化以及各項血液生化指標。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行頭顱MRI檢查,結果由兩位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生單獨評價,若產生分歧則由第三位影像學醫生協調解決。腦白質病變的MRI表現:T1WI為低信號或者等信號,T2WI和FLAIR序列顯示高信號。
動態血壓檢測方法:采用DMS-ABP型動脈血壓監測儀,測量患者基線血壓、運動血壓和脈壓差,測量頻率為2 min。
應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獨立危險因素、比值比(OR)和95%可信區間(CI),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兩組除年齡外各項血液生化指標差異均無顯著性,見表1。
兩組基線收縮壓、基線脈壓差有顯著性差異(P<0.01)。在平板運動試驗中,兩組運動收縮壓、運動舒張壓、運動脈壓差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2。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腦白質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是年齡、基線收縮壓、運動收縮壓和運動脈壓差(見表3)。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s)
項目P年齡(歲)性別(男/女)心率(次/分鐘)體重指數(kg/m2)吸煙[n(%)]糖尿病[n(%)]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酯(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酯(mmol/L)甘油三酯(mmol/L)總膽固醇(mmol/L)試驗組(n=60)68±8 33/27 74±16 24.1±2.6 21(35)6(10)3.1±0.7 1.3±0.5 1.6±0.8 4.3±1.1對照組(n=50)58±6 29/21 69±19 23.8±3.2 16(32)4(8)2.9±0.8 1.2±0.4 1.1±0.9 4.4±0.9<0.01>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比較(±s,mmHg)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比較(±s,mmHg)
P基線血壓運動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試驗組152±25 82±22 69±8 182±20 96±21 86±25對照組136±10 71±18 50±6 160±23 81±28 73±22<0.01>0.05>0.05<0.01<0.01<0.01

表3 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
腦白質病變通常被認為是年齡相關的退行性病變[10],60歲以上人群CT檢出率7%~30%[11]。腦白質病變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病變,與多種危險因素相關,目前認為年齡和血壓是最主要的兩個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白質病變發生率逐年升高,且年齡越大病變程度越高。研究發現,腦白質病變患者存在多項血管性病變的高危因素,控制血壓可延緩腦白質病變進展[12]。與年齡相比,血壓是可控因素,因此探究血壓與腦白質病變之間的關系非常有意義。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基線血壓和腦白質病變的關系。研究發現[13],24 h動態血壓變化對靶器官的損害比偶測血壓變化更嚴重,運動時血壓劇烈變化是各種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和不良心血管結局有很大關系[8],運動血壓與腦白質病變的關系尚未得到證實。
我們發現,腦白質病變患者動脈血壓波動范圍大、平均收縮壓高、平均脈壓差大,與Tohgi等[14]報道的結果一致。血壓波動可能是導致老年人發生腦白質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15]。在平板運動試驗中我們發現,腦白質病變患者的峰值運動血壓顯著升高,脈壓差加大,平板運動試驗可監測患者日常活動時血壓的變化情況,能真實反映血壓對靶器官的影響。有研究顯示:運動期間血壓升高與腦卒中有關[16],運動血壓的顯著升高是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標志[17],而腦卒中與動脈粥樣硬化和腦白質病變關系密切,動態血壓對靶器官的損害比偶測血壓變化更嚴重[13],我們建議對有腦白質病變的患者,不僅監測和控制基線血壓,而且重視其運動血壓。
綜上所述,除了年齡和基線收縮壓外,運動收縮壓、運動脈壓差與腦白質病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應引起重視并嚴密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