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蘊鈺
摘 要:發明專利是我國專利法重要保護內容,而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可以說具有核心價值,在理論界和實務界對發明專利保護范圍一直都以權力要氣書為準,但還是無法避免實務中由于發明專利引發的糾紛,對此筆者認為對發明專利保護范圍應當更加系統的審視。筆者在本文中對發明專利的界定和保護發明專利的意義進行了簡單介紹,從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確定的形式要件、實質要件和權利要求書三個方面對其保護范圍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立法和司法建議。
關鍵詞:發明專利;保護范圍;權利要求書
一、發明專利及其保護概述
(一)發明專利的界定
我國有對專利實行保護的專門立法即《專利法》,專利法中保護的專利主要包括三項內容,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其中發明專利具有最重要地位,但是對發明專利立法卻沒有明確的概念界定,只說明了發明是對產品、方法或者對產品、方法如何改進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一旦申請專利并獲批準,即享有了專利權,我國《專利法》對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為20年。
(二)劃定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意義
專利權是權利人發明創造而得來的權利,但是由于其無形性并不像實物所有權一樣容易以占有形式進行保護,尤其是發明專利公開后法律對其保護的界限對權利人來說十分重要。一項發明專利獲得認可并公開后,與之相關產品、方法就會產生,保護發明專利要有一個邊界,邊界之內任何其他人都不得主張專利權利,因此劃定發明專利保護范圍不但能夠對專利權人進行有效的專利權保護,也能為其他人提供合法行為的依據,從而有利于穩定社會生產經營秩序,同時發明專利技術的公布也有利于促進相關技術研發,為推動整體科技進步有著重要意義。
二、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確定
上文分析了劃定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重要意義,如何劃定范圍也是值得探究的,雖然根據《專利法》56條,確定了以權利要求書為保護范圍依據,司法實踐中也依此執行,但筆者認為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確定還應當從理論上進行系統化。
(一)發明專利滿足保護范圍的形式要件
發明專利擁有保護范圍必須滿足基本的形式要件,首先必須屬于獲得認可的發明專利,從我國來說需要是符合我國專利法保護的在我國地域內有效的發明專利,其次發明專利人以書面或者專利授予部門要求的方式提交了授予專利申請,并且提供了相關文件材料,包括申請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書等,其中權利要求書就是專利保護范圍的一項依據。
(二)發明專利滿足保護范圍的實質條件
一項發明專利之所以被專利法保護關鍵在于其具有專利實質性條件,而發明專利有具體保護范圍也必須滿足發明專利實質要件。一是新穎性,所謂新穎就是不存在于現有技術或方法范圍,以申請日為界限,之前既沒有相同技術或方法,也沒有人提出過申請;二是創造性,這也是發明能夠被授予專利的重要指標,所謂創造性就是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也具有明顯進步意義;三是實用性,所謂實用性就是該項發明必須是對社會生產或生活有實用價值,能夠給生產帶來促進,或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好處。滿足以上實質條件,發明專利才有可能被授予專利權,才能享受一定范圍的專利權利保護。
(三)權利要求書記載內容
上文提到發明專利保護范圍在立法和司法中都以權利要求書作為依據,這是因為權利要求書中記載著發明專利的技術特征,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發明專利保護范圍都是以權利要求書為主要依據,因此在申請發明專利時,必要要重點做好權利要求書內容完善,在前序方面要將發明專利想要保護的主體列明,在特征部分將發明專利技術新穎性和創造性列明,兩部分結合就是發明專利保護范圍,尤其是對前序內容,很多時候沒有被發明專利人重視,只對特征進行重點描述,這種方式并不利于保護范圍的確定。筆者認為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內容確實是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關鍵,但是其他文件,例如說明書、附圖等也對劃定保護范圍有著一定影響。
三、完善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建議
(一)完善立法,明確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確定原則
我國《專利法》從1984年首次通過到如今,雖然經過了三次修改,但是最近一次修改也是2008年,距今已有十年時間,司法實踐中有關發明專利糾紛也越來越多,引起糾紛以及解決糾紛都與發明專利保護范圍關系密切,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完善立法,明確發明站立保護范圍的確定原則,這樣也能夠為專利行政管理機構以及法院審理專利糾紛案件提供確定性依據,保證兩者對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確定一致且穩定。
(二)完善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解釋
對發明專利保護范圍可以依據權利要求書來確定,但是權利要求書內容除了文字就是圖形,有時對于司法機關來說并不具有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就無法準確確定保護范圍,即使配合說明書對于一些復雜專業性的發明專利也難以理解,這就必須依靠解釋方法來幫助理解和確定發明專利保護范圍,因此有必要完善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解釋,進行解釋必須要遵循幾項原則,包括區別原則、字面重疊原則、中心限定原則等,由于篇幅有限,筆者在此不做一一解釋。
(三)建立專門的法院,以司法推動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確定
我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為了體現司法專業性,已經在一線城市探索設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專利案件就是知識產權法院受理業務,在人員配備上也是具有法律專業和理工專業背景的高素質人才,通過專門法院從法律專業對發明專利技術進行研判,對其他地區或者普通法院審理類似案件都具有參考價值,同時也有利于以這種司法形式推動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確定。
參考文獻:
[1]郭鵬鵬.專利保護范圍之實質約束——以科力遠案為視角[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6(12):75-82.
[2]徐卓斌,陳健淋.試析實施“嚴格保護”的專利法律政策[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8(0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