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宜
摘 要:對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分析成為近年來一些學者研究的熱門話 題。本文基于學者們對其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首先介紹了有關小微企業及其融資的相關概念,其次對小微企業目前的發展情況以及融資狀況進行闡述和分析,然后分析了影響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最后提出相關對策建議,以期為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提供價值參考。
關鍵詞:重慶市;小微企業;融資;對策
一、 小微企業融資相關概念
(一)小微企業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我國目前對小微企業的定義有了明確的區分,2011年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四部門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并于 2011年7月4日正式頒布。該規定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小微三種類型[1]。本文中對于小微企業的定義即是指符合2011年頒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界定標準的小型和微型企業。
(二)小微企業的融資類型與工具
一般而言,企業的融資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小微企業的融資也不例外,就小微企業而言,融資方式比較單一,內部融資主要還是依靠自有資金的支持,有的小微企業可能還涉及向親戚朋友借助、私募基金的方式等,這種融資方式的主要特點在于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風險以及成本較低等優勢,內部融資是小微企業謀得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
其次小微企業的融資來源于外部融資,目前企業進行外部融資的方式主要還是依靠銀行等金融機構,雖然得到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逐漸形成以銀行為主,信托公司、風險投資公司為輔,小額貸款公司為重要力量并且以信用擔保機構為支持的服務體系,但是這仍處于發展時期,相關制度以及政策措施都還比較缺乏,需要進一步完善。與內部融資相比,外部融資具有高風險、大量集中等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內部融資已不能很好的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外部融資已然成為小微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
二、重慶市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1.融資服務體系
對于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各地區都有相應的政策支持以及金融服務體系,重慶市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這組要是以銀行為主,小額貸款公司為重要力量,信托公司、風險投資公司為輔,并且以信用擔保機構為支持的服務體系。
2.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走勢
目前各地小微企業融資工具都比較單一,主要還是一銀行貸款為主,可以看出,近幾年來經濟增長率持續下降,相應的貸款利率也有所下調,貸款利率的下調意味著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但是并不意味著小微企業融資將變得容易,由于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小微企業要想以低利率融資也并不容易。
3.企業融資貸款歸還情況
對于小微企業而言,由于其規模較小,與大型企業相比,其市場競爭能力不言而喻,若是經營情況較差,則可能導致還款能力下降,從而喪失信用,便很難再融得資金。以小型企業為例,一般情況下,將貸款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正常貸款、關注貸款、次級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五類,為使圖形反映情況清晰,本文將次級貸款及以下劃分為一類。
三、重慶市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一)小微企業內部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之一,由于其自身信用的偏低,會帶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如經營業績較差,以至于可能無法收回成本,無力償還已借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借款,也無法進一步融得資金,最后的結果可能是導致破產。企業的愿景、使命、宗旨,企業的信譽、企業的產品、公司人才培養機制、人力資源狀況等的綜合,將形成整個企業的綜合實力,企業綜合實力若是足夠強,那么在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活動也就會輕松得多。
(二)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外部原因分析
1.政府的作用發揮
政府作用的發揮對于小微企業在融資上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有些融資機構的設立規模較小,不能滿足眾多的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相關機構在融資是有所針對性,惠及面較小,如只針對科技型企業、房地產類企業進行融資,而其他小微企業則置之不理;某些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較高,對企業的還款能力要求較高。
2.信息不對稱使得小微企業融資難
信息不對稱問題是市場失靈的表現,由于信息不對稱,銀行不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必須經一定的調查,但在調查過程中又未必會了解企業的全貌,而企業有可能利用自己多于銀行的信息而傾向于向銀行貸款,使得銀行利益受損,信息不對稱很容易造成信貸風險,使得銀行遭受損失。
四、解決現行重慶市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對策分析
(一)小微企業企業必須加強自身建設
小微企業自身因素對其發展作用至關重要,企業的愿景、使命、宗旨,企業的信譽、企業的產品、公司文化建設、公司組織結構建設、公司人才培養機制、人力資源狀況等的綜合,將形成整個企業的綜合實力,企業綜合實力若是足夠,那么在融資方面也將受到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青睞,企業信用得到了保障,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將會促使企業以后的發展。
(二)政府應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應整頓金融秩序,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建立更加完善且符合重慶市經濟現狀的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融資機構,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更多渠道;地方政府還可以通過發行小微企業扶持債券,以此來為小微企業融資。
(三)加強社會信息數據建設,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首先是要加強社會信息數據方面的法制建設,要完善立法,完善市場秩序,建立誠信社會,這將更多的依賴于地方政府;其次是要建立起企業和個人的數據庫,利用網絡平臺,完善征信系統,為銀行放貸提供數據參考,也省去了銀行調查企業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還會使得其融資成本下降。
五、結 語
在小微企業的發展路上,宏觀經濟總體形勢不能忽視,也無法改變,企業必須使用這種大的經濟背景,在這種背景下,地方政府要對其在政策上進行支持,增加其融資渠道,為其提供穩定的金融環境。企業自身要加強公司制度文化建設,明確愿景、使命、宗旨,增強公司綜合實力,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應試圖用不同的方式融通資金,以謀求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 呂勁松. 關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思考[J]. 金融研究, 2015(11):115-123.
[2] 黃珂. 試論微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分析[J]. 時代金融, 2012(27):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