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燕 孫超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換熱站的設計、換熱器的選型、循環水泵的選型及布置以及其他主要設備的選擇,并對水泵的布置問題提出了幾種優化方案,為類似的換熱站設計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供熱 換熱站 換熱器 循環水泵
換熱站則是連接一次網和二次網并裝有與用戶連接的相關設備,儀表和控制設備的機房。它用于調整和保持熱媒參數(壓力、溫度和流量),使供熱、用熱達到安全經濟運行。換熱站和熱水管網是連接熱源和熱用戶的重要環節,在整個供暖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 換熱器的計算與選型
換熱器是換熱站的核心設備,其選擇的合理性直接影響系統的經濟性 和可靠性。
1.1 熱負荷計算
1.3 換熱器的選擇
換熱器的總臺數不應多于四臺,全年使用的換熱系統中,換熱器的臺數不應少于兩臺;非全年使用的換熱系統中,換熱器的臺數不宜少于兩臺。供熱系統的換熱器,一臺停止工作時,剩余換熱器的設計換熱量應保證供熱量的需求,寒冷地區不應低于設計供熱量的65%,嚴寒地區不應低于設計供熱量的70%。
2 水泵的選擇及布置
水泵是保障熱網系統高效運行的主要設備,科學的選擇循環水泵是保證供熱系統節能、合理運行的保障。水泵的流量和揚程的選擇與配置是十分重要的, 選擇與配置得當,裝機電功率合適,運行工作點處于設備高效率區域,電耗少,反之電耗多,兩者可相差20%左右。
2.1循環水泵的流量G:
在熱負荷確定及循環水溫差恒定的條件下,循環水泵的流量幾乎是不變的。循環水泵流量選擇不要過大,過大浪費,過小影響供熱效果。
2.2循環水泵的布置
設定條件,補水泵揚程=最高用戶高度H+5m,換熱器壓力損失為h1,供水壓頭損失為h2,用戶壓力損失為h3,回水壓頭損失為h4,則循環水泵揚程為h1+h2+h3+h4。
(1)、常規做法是將循環水泵及補水泵設置在換熱器之前,如圖 A所示:
由于補水泵設置在循環水泵吸入口出處,運行時,動壓線都在靜壓線之上,可以看到換熱器處在壓力最高一段動壓線,此設置方案適宜中、低采暖區域,經過換熱器的損失,可以降低用戶的工作壓力。但是對于高層及超高層采暖區域采暖系統,由于靜壓很大,運行時換熱器經受更大的工作壓力,影響換熱器的使用壽命,降低運行可靠性。
(2)、方案2,循環水泵、補水泵設置在換熱器后,如圖 B所示:由于補水泵設置在循環水泵吸入口之前,所以動壓線都在靜壓線之上,循環水最后經過換熱器,所以可以有效降低換熱器工作壓力,與之前布置方案比較,供回水管路,用戶都在更高的壓力區間,采暖系統底層的采暖設備承壓較大,所以此布置方案可以進一步優化。
(3)、優化方案3,循環水泵設置在換熱器之前,補水泵設置在換熱器之后,如圖 C所示:換熱器工作壓力區間在靜水壓線以上,從而整體降低動水壓線高度,適宜高區采暖系統。同時,從水壓圖上可以看到,回水動壓線整體在靜水壓線之上,對于靜水壓線很高的采暖系統,可以再進一步優化。
(4)、優化方案4,循環水泵設置在換熱器之前,補水泵設置在換熱器之后,旁通定壓,如圖D所示:靠調節閥旁通管上的兩個閥門M和N的開啟度,可以控制網路動水壓線的升高或降低,如將旁通管上閥門M關小,作用在E點的壓力升高,當閥門M完全關閉,則J點壓力與E點壓力相等,動壓線B-C-D-E在靜壓線之上,與之前設置方式相同;反之,如將旁通管上的閥門N關小,網路的動水壓線可降低。對高層或者超高層采暖系統,就可以按以上類似的調節方式,進一步將回水干線動水壓線降低到靜水壓線之下,從而達到以上幾種方式里面換熱站設備及管路相對最低的工作壓力,所以旁通定壓具有良好的調節動壓曲線功能,可以有效降低高層或者超高層采暖系統的承壓,延長設備管路使用壽命,提高工作可靠性。
綜上所述:對于中低區采暖系統,一般按常規布置方案,循環水泵布置在換熱器之前,補水定壓點設置在循環水泵吸入口之前。對于高層或者超高層區域的采暖系統,循環水泵設置在換熱器之前,補水泵設置在換熱器之后,旁通定壓具有較大的優勢。
3 結語
城市集中供熱創造了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改善人們生活與工作條件的綜合效益,而換熱站在集中供熱的過程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換熱站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因此對這里未能敘述的問題也應該按照相關的設計規范進行設計,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熱網系統運行的合理性、經濟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陸耀慶 .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石兆玉 .供熱系統運行調節與控制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3] GB/T 50114—2001,暖通空調制圖標準[S].
[4] GB/T 50265—97,泵站設計規范[S].
[5] CJJ 34—2002,城市熱力管網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