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剛
摘 要:本文以陜西能源麟游低熱值煤發電2×350MW機組工程為例,分析總結火電廠EPC工程在土建專業施工組織及施工中采取的設計優化措施,旨在為同類型火電機組在施工過程中提供經驗積累。
關鍵詞:火電廠EPC工程;土建施工;設計優化措施
引言
陜西能源麟游低熱值煤發電2×350MW機組工程規劃建設2×350MW凝汽式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采用循環硫化床鍋爐,鋼結構三塔合一間接空冷塔。工程管理采用EPC總承包模式,總包單位為西北電力設計院。在土建工程施工過程中遇到了許多設計優化問題,下面我們以此工程為例,進行具體的分析探討:
1.基礎施工過程中的設計優化:
1.1地基處理時的設計優化:由于地基情況的復雜性,特別是設計為天然地基時,在基坑驗槽階段,經常要面臨開挖后的實際地質情況與設計圖紙不相符,往往要根據現場實際對原地基設計進行優化,可能需要灰土、砂礫石、毛石混凝土換填等,這時就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設計優化方案進行優化。優化的原則有三個:第一保證工程質量及設計安全,第二經濟合理,第三便于施工。特別是在便于施工方面,既要考慮材料組織方便,就近取材,又要考慮施工過程簡便,便于操作,縮短工期等。在火電廠施工中,最常用的設計優化就是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換填,由以下原因引起:第一因為場地狹窄,不能按正常放坡系數開挖,放坡系數較小,墊層模板施工安全不能保證;第二由于雨氣影響,如果不能及時澆筑基礎墊層,會給基坑排水帶來很大壓力。第三在特殊部位,特殊時期,為了整個工程進度,要進行優化換填。
1.2基礎施工過程中的設計優化:基礎設計是為了滿足上部結構的安全功能,在火電廠土建基礎施工階段,往往存在結構基礎與設備基礎位置打架,基礎與溝道位置打架,溝道和基礎地梁位置打架,溝道和溝道打架等問題,這時就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對待。首先在施工圖紙會審階段,要對平面布置圖中的各基礎的大小尺寸,位置標高進行逐一核對,一一排查,發現問題后通知設計部門,進行圖紙變更或設計優化。另外,基礎預埋件有時由于現場施工困難,與上部結構不配套等原因,也需要進行設計優化。如預埋件的位置調整,大小、型式改變等。
2.上部結構優化:
2.1混凝土結構改為鋼結構:電廠施工中,由于工期的需要,往往對某些上部結構,要進行設計優化。如固定端的輸煤棧橋,設計往往是混凝土結構,此位置在工程施工初期,經常被用做施工場地及材料堆場,施工后期,由于投產發電的工期需要,往往不昔成本要改成鋼結構,故在圖紙設計初期,就要考慮此因素,及早提出優化設計。另外在間冷塔內部,由于前期需要犧牲一些非關鍵線路的工程工期,保證間冷塔結構一口氣到頂,故對于一些次要工程,如煙道支架、高位水箱基礎等上部混凝土結構常常會被拖后施工,最后為了考慮整體工期需要,被迫設計優化成鋼結構。
2.2磚砌體結構改成彩鋼板圍護結構:目前,隨著彩鋼板生產質量的提高,造價趨于合理,火電廠主廠房彩鋼板維護成了一種設計趨勢,有些結構,如布置在鍋爐房的一二次風機變頻室,由于鍋爐轉轉層開工較晚,磚砌體圍護施工周期太長,荷載較大,故設計優化成彩鋼板圍護,即美觀,又輕巧。
3.建筑做法的設計優化:
3.1吊物孔的設計優化:吊物孔的傳統設計通常是鋼梁骨架上鋪設鋼格柵,加欄桿圍護,這對于投產運營后的設備檢修非常不方便。智慧電廠將是電廠現代化的發展趨勢,故在工程施工期,可將傳統設計的吊物孔優化為智能吊物孔,一般分布在主廠房6米層和運轉層,主要有.凝結水泵、2.高旁、低旁、主油箱、電氣、固定端、擴建端輸煤皮帶吊物孔等。
3.2汽機大平臺樓地面設計優化:汽機大平臺既是電廠核心設備區,更是電廠形象窗口,故每個電廠都會對汽機大平臺樓地面進行設計優化,目前主要采用塑膠地面或橡膠地面。后者更美觀,當然造價也高。
3.3集控室二次裝修設計優化:由于電力設計院對集控室精裝修設計不專業,故每個電廠都對集控室進行二次裝修進行設計優化,故要提前考慮,做充分準備。
3.結束語
為了便于電廠后期投產運營,展現廠容廠貌,體現現代化電廠的風格和特點,就要在電廠建設過程中,以使用功能為出發點,廣泛采納先進的設計理念,時刻牢記優化設計持續改進,這樣才能建造美麗環保優質電廠工程。
參考文獻:
[1] 侯元.火電廠土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與優化研究[J].環球市場,2017,(6):150.
[2] 王一軍.探析火電廠土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與優化管理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8,(5):243-244.DOI:10.3969/j.issn.1673-0038.2018.05.205.
[3] 張松濤.火電廠土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與優化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29):84-85.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5.29.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