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
摘 要:生涯規劃是一個人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個人發展的志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趨向做出的一種預先的目標選定和為實現目標所作的設計與策劃。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我們的一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必須做到:分析和認識自我;專業選擇;確立目標;生涯評估。
關鍵詞:生涯規劃 生涯評估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也叫職業規劃。生涯規劃是一個人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個人發展的志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趨向做出的一種預先的目標選定和為實現目標所作的設計與策劃。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設計的目的絕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1 分析和認識自我
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職業,常與他(她)本人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及能力等有密切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興趣、性格等是一個人在選擇職業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所以,求職者在擇業過程中,應對自己各方面的情況作出客觀且全面的自我分析。引導學生盡量選擇與自己的興趣、性格相一致的職業;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關注市場的需求變化,將自己的愛好與社會需要掛鉤。
1.1.根據興趣擇業
在擇業過程中,人的興趣和愛好往往具有一種強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只能作為職業選擇的重要依據,而不是全部依據。因為,只有把它們建立在一定能力的基礎上,并與社會需要相結合,興趣、愛好才會獲得現實的基礎,也才有實現的可能。因此,求職者應該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努力發展自己的專長,從而使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明確的針對性,確保在求職時擁有一個更為廣泛的選擇余地。
1.2.根據性格擇業
心理學專家認為,根據性格選擇職業,能使自己的行為方式與職業工作相吻合,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技之長,從而得心應手地駕馭本職工作。例如:理智型性格喜歡周密思考,善于權衡利弊得失,故適合于選擇管理性、研究性和教育性的職業;情緒型性格通常表現為情感反應比較強烈和豐富,行為方式帶有濃厚的情緒色彩,故適宜于藝術性、服務性的職業;意志型性格通常表現為行為目標明確,行為方式積極主動,堅決果斷,故多適應于經營性或決策性的職業。
1.3.根據氣質擇業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人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可是性情暴烈缺乏耐心;有人選擇了記者的職業,但生性沉穩、反應遲緩。于是,原先理想的職業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究其原因,并不是這些人能力低下,而是因為他們的氣質與所從事的職業不相適應。可見,氣質不同不僅會影響一個人職業的選擇,而且可能直接影響到具體工作的成敗。所以,求職者應根據自己的氣質類型,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1.4.根據能力擇業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日益提高,社會分工愈來愈精細,各種職業都對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求職者在選擇職業時,必須了保證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揚長避短,取得較大的成就。了解自己的優勢所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自己的能力在哪方面表現得更突出之后,再做出選擇。
2 專業選擇
專業選擇不僅僅是學一門專業的問題,更是決定未來我們要面對什么,甚至關乎我們一生工作的問題。希望所有中職畢業生及其家長慎重對待專業選擇,必要時不妨請專業的職業規劃人士出謀劃策,要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2.1專業選擇三大誤區
2.1.1.缺乏了解
不僅對自己的不了解,還有對專業不了解,從專業名稱表面去理解其涵義,覺得自己很喜歡,而真正進入大學之后卻發現,所學的東西與自己的想象相差甚遠試想,上學剛剛接觸專業就了無興趣,如何能夠把它學好?又如何能喜歡與之相關的工作?如何能夠在未來把工作做好?
2.1.2.惟命是從
聽從家長的安排,家長由于各方面的考慮,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從事一些他們認為好的專業,從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愛好。
2.1.3.跟風現象
盲目跟風的現象占有相當大一部分比例,這幾年哪個專業吃香,報考的人數就呈直線增加,不管是父母還是自己的選擇,都沒有考慮適不適合自己,讀完后的市場前景會怎樣?單就前幾年非?;鸬呢攧諏I,現在已是趨于平靜,但就業市場上仍是供大于求。
2.2如何做好專業選擇
2.2.1.了解自己真正興趣所在,并對這些專業進行深入了解
可以登錄相關專業學校的網站,了解一下專業培養的方向,開設的主要課程內容,以及畢業生的大概去向。這樣就對自己要選擇的專業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然后確認一下這些課程是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對于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是不是同樣有熱情。如果覺得沒興趣,千萬別勉強自己,畢竟興趣才是學習的動力。
2.2.2.對于家長的建議既不要輕言不顧,也不要盲目聽從,要有取舍地全面把握
家長是站在一個“過來人”的角度,給一個“現代人”自己的建議,不可避免地常與孩子想法產生沖突,但是,要明確,最終面對的,還是學生自己。因此,學生要深入想一下,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如果聽從父母的建議,自己是不是能夠按照父母設計的路線一直走下去呢?
2.2.3.跟風是最不明智的
如果是在沒有考慮自己興趣的情況下跟隨大流,一旦“大勢已去”,很容易被大流摒棄而落下?!爱敃r”的風潮只能說明“當時”的現實狀況,這是由于“當時”的社會情形造成的,而你面對的是未來,你就要帶著一個發展的目光去分析:這個專業是不是自己興趣所在呢;這個專業是不是適合自己呢;按如此情形膨脹下去,會不會出現飽和現象呢;自己可不可以另辟蹊徑,找到一個隨社會情形發展而踴躍而出的“黑馬”型專業呢……
3 生涯評估
山的高度決定了你的期望值大小和目標的高低,也影響著你的激情和動力,請選擇有高度的山作為自己的目標吧,選擇沒有高度的人已先輸掉了一半,因為海拔2000的山即使只攀登了一半,也可俯首嘲笑已爬上500米頂峰的成功者。當然,高山不可能一氣攀登上,你得有個計劃和日程,這就是職業生涯計劃,包括心理和物質準備,通路選擇及策略等,因為計劃在先,實施在后,所以攀登了一個階段后你得歇一下,想一下錯的和對的,對計劃進行修正,這就是職業生涯評估的含義。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笔堑模绊懧殬I生涯規劃的因素諸多。有的變化因素是可以預測的。而有的變化因素難以預測。在此狀況下,要使職業生涯規劃行之有效,就須不斷地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評估與修訂。其修訂的內容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實施措隨著社會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個人在職業道路上的整體規劃和階段性評估,從而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目標職業及通路設計,并及時進行理性的反省和思考,以期更合理的選擇和進取。所以,用好個人職業生涯評估這一有效方法,指引你在職業發展道路上,漫漫生涯探索中,貫串你所設定的終極目標、長期目標及短期目標,從宏觀著眼,微觀下手,一次次努力,一步步攀登,成功實現一個又一個職業目標。
參考文獻:
[1]俞文釗,職業心理與職業指導
[2]朱啟臻,職業指導理論與方法
[3]金斯伯格,職業選擇
[4]尚志平,職業指導與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