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國
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當中,質量對企業發展更為重要。企業更應把質量是企業的第一生命線化為行動,而非口號。因為質量是保持市場競爭絕對優勢地位的重要條件之一,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宏觀調控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逐漸加大,為增強自身競爭力,企業必須對其品牌形象進行有效提升,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就是確保產品質量。如何保證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能夠禁得住市場檢驗,那么計量檢測將發揮重要作用。
一、計量檢測為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提供技術支撐。
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朱蘭(J.M.Juran)博士,提出了產品質量就是產品的適用性。即產品在使用時滿足用戶需求的程度。如何評價產品滿足客戶需求的程度,就需要通過數據信息反映出來,那么這些數據又需要通過計量檢測手段實現。計量檢測技術之所以能夠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全過程提供技術保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可以保證計量單位的統一,確保計量數值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些都是通過檢驗、測量設備量值的不斷核對、調整和傳遞等實現的。
在2001年,國家有關部門就對品牌產品進行了一系列規定,建立相關的制度體系,規范計量檢測的各項工作,從而更好的保障產品質量。規定出臺后,眾多公司和企業都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不斷完善企業和公司內部的計量檢測工作,從而提升產品質量,吸引更多的顧客和消費者,提升顧客的滿意度。
計量檢測技術可以為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提供科學的參考數值,直接參與到具體的生產過程中,為企業管理提供可靠的動態數據,為產品質量提供技術支持。計量檢測技術貫穿于產品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各個環節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產品設計開發階段檢測評估。對設計使用原材料的安全性和物理性能,以及對設計成型的產品是否符合相關的國家質量標準,耐用性和安全性是否滿足使用要求,都要在批量生產前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和評估,才可進行批量生產。(2)檢測產品質量貫穿于整個生產環節,如檢測產品原材料的質量、檢測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產成品批次質量等,利用計量檢測手段控制產品質量,提高生產環節的質量水平。(3)市場端質量管理。也就是說產品進入市場后,通過市場檢測,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評估,將市場上產品銷售情況進行反饋。同時,調查消費者的喜好和消費習慣,隨后以市場反饋信息為依據,對產品市場情況進行分析與掌握,以此改善產品質量,并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4)科學評估產品質量,進而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并達到成本有效降低的目的。
二、計量檢測促進企業產品的質量提升
計量檢測的好壞通常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任何公司或企業都需要人員、物質和信息三種重要因素共同構成,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物質保障。人員作為管理公司或企業的主體,需要有較高的覺悟和認識,要重視產品的計量檢測工作,嚴格監督和檢查計量檢測的各項工作。公司的各種物質資源則是為企業服務,通過人工或機器的操作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計量檢測工作需要在產品原材料的挑選上發揮作用,防止采購人員為自身利益選購不合格或劣質材料進行生產。而在公司的信息流的選擇上,也應當選取可靠的信息來源和途徑,防止錯誤信息誤導公司的發展方向和各項政策的制定。對于上述三種構成要素,公司計量檢測部門需要嚴格把關,不斷提升檢測水平,保證產品的質量,及時提供準確、關鍵的數據和信息,為公司產品質量的提升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三、計量檢測有助于為企業生產的產品符合法律規范提供保障。
產品質量是否滿足相關法律標準要求和市場要求,都需要通過計量檢測進行評估判斷。國家質量監督抽查部門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抽查,同樣也是通過計量檢測的手段進行評價。那么,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合規且穩定,確保每個批次符合法律規范要求呢?可以通過建立權威機構計量檢測與企業內部計量檢測試驗兩條腿走路的方式,能夠更好的為企業生產經營保駕護航。在產品生產活動中,國家質量監督部門可以通過計量檢測技術為企業經營活動提供符合性驗證服務和法律法規監督。這是因為,計量部門屬于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代表國家行使計量監督的權力,最大的權力就是對企業的產品進行監督和管理。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產品質量法》、《計量法》的相關規定,積極接受上級計量標準與國家計量基準的量值傳遞,進行相關技術標準與計量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同時要嚴格按照本單位相關制度規范技術標準,監督及調控產品質量。同時,企業也應建立自己的內部檢測部門,對新開發的原材料、新設計開發的產品、市場端的品質問題反饋、工藝技術改進驗證、制程控制進行質量驗證數據支持,為產品質量提升提供數據支撐,確保產品質量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四、計量檢測有助于企業實現生產經營標準化
計量檢測是維護企業標準化運作的輔助手段。標準化作為現代化管理水平提升中的重要因素,在相應條件下,可以對國家與企業的正常運行秩序進行規范。對企業來講,應具備標準化語言、標準化作業、標準化檢測等。確保檢驗檢測行為和評估標準的統一性,從而提升產品質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制定企業質量標準(2)規范檢驗檢測流程。從產品設計開發、生產應用、新產品開發需要通過試驗檢測,評估設計開發產品的可靠性,滿足市場標準的情況(3)檢測設備的定期校準,確保計量精度(4)作業環境標準化(5)檢測檢驗人員定期培訓,規范作業。(6)與標準化組織保持有效溝通,確保標準化信息順暢。
產品質量檢測標準化相對較為復雜,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較多檢驗標準,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等,這些標準可以為產品質量檢測提供可靠的依據,但也增加了產品計量檢測的難度。為提高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水平,必須規范操作流程,為實現其標準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五、計量檢測體系化有助于企業實現生產經營體系化
隨著企業經營不斷發展壯大,領袖主義和單兵作戰已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才可使企業通過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化的經營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在質量管理方面也同為如此。
計量檢測的體系化是質量管理體系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相對來說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而容易完成,要保持質量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行和提高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困難重重,特別是要與傳統習慣勢力做艱苦的斗爭。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培訓和提高使每個檢測人員都強化了質量意識,從而自覺地而不是被迫地承擔起在質量保證體系運行中的自身職責,不斷地擠掉形式主義的水分。在貫穿執行《質量管理手冊》時,由于對標準理解有偏差或因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完全貫徹標準要求,因而可能在體系某些環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義。為此,在保持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的過程中,先每月對質量保證體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進行檢查,以后變為三個月和半年檢查一次,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改正,使質量保證體系牢牢地扎根于現實的土壤中而不是成為虛假的擺設。所以,我們必須通過不斷的改進質量檢測方式,創新質量檢測方法,改進服務模式,提高質量檢測的效果。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質量保證體系正常運行和提高。
總體而言,計量檢測技術在我國質量技術監督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質量監督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同樣意義非凡。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制定的標準,這是衡量和評判的重要方法,計量檢測技術的存在,保證了質量技術監督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指導了企業的經營活動內容,促使了良性的經營活動。在質量、標準和計量檢測三者中,計量檢測技術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切實做好計量檢測技術的應用和研究工作才能為企業產品與服務質量水平的提升保駕護航,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甚者成為行業的先行者,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