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赫
一、實施背景
2016年以來,公司的總體效益水平正在不斷向好,實現了由虧損到盈利的歷史性突破;企業的轉型變革也在加速推進,新形勢下的新政策、管理上的新要求也在不斷滲透到各項工作中。在這一過程中,社會上的不良思潮、歪風邪氣涌入員工隊伍群體,導致個類案件層出不窮;上下層級之間因對企業價值追求、管理方式的不同認識,激化出對立與矛盾,管理效率下滑。這些問題的出現,已經給工廠的員工思想教育工作敲響了警鐘,同時,也為新形勢下的員工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
二、成果內涵
針對上述問題,乙二醇廠在傳統員工思想教育措施基礎上,不斷總結管理經驗,分析員工群體時下關注熱點,通過一年多的實踐,總結出了以“導、巧、誠、幫、情”為核心的員工“五維”管理模式,同時,將員工專題化教育、思想狀態分類管理法以及“安全家文化”等特色工作引入至日常管理工作中,著力解決存在于員工層面的各類思想誤區、矛盾升級等問題,幫助員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解決員工的實際生活困難,重樹了新風正氣,為廠內行政工作的穩步推進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主要做法
鄧小平曾經說過: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沒有堅實的思想保障,企業在干事創業的過程中,就會缺乏工作合力,出現認識散化、后勁不足的現象。工廠黨委在充分認識到員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后,將提升員工思想教育工作水平作為持續推進目標。“五維”教育模式的出現,正是工廠黨委在這一理解認識下銳意探索、持續改進后取得的積極成果。
(一)“導”,就是講清形勢,合理利用以形勢任務教育、職業化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為主的“三種教育”的不同針對性效果,引導隊伍合力向前
作為員工認識外部環境、明確自身定位的有效途徑,工廠黨委加大了對年度形勢任務教育頂層設計階段的指導力度,確立了“理性認識,揚長避短,建立自信”的教育原則,引導各級員工明確壓力所在、職責所在、目標所在;同時,建立了差異化、專題化教育措施,著力解決個性化矛盾。
面對新形勢下的員工思想變化特點,工廠黨委把握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創新、豐富和完善教育內容,建立了階段性形勢任務教育學習專題。2016年3月份至今,工廠黨委編寫并下發了功效掛鉤、合規管理、勞動紀律、職業化教育、法制教育等專題學習材料8篇。圍繞目前出現的員工遵章守紀意識不強、職業理想缺失、法制觀念淡薄等問題,開展全員層面的話題討論,不斷傳遞企業管理信號,推廣法制教育及制度化教育,隊伍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巧”,就是關注重點人,解決重點事。實施全員心理狀態分類管理,差異化的制定不同形式的管理措施
作為“五維”管理模式的核心環節,工廠黨委利用近兩個月的時間,在全廠范圍內進行了一次員工思想動態及情緒現狀調研工作。對現有員工思想大體趨勢做了“A、B、C、D”區分,建立了員工四類情緒信息庫。其中,著重對“心里不正常、性格有缺陷、思想走極端、紀律渙散、困難群體”的B、C、D類群體進行了重點關注。基層黨支部對這25名員工采取了建檔管理,動態化更新、錄入員工信息,為制定針對化的教育措施提供依據。
在此基礎上,工廠還開展了黨員包保重點人群的管理機制,將思想教育向日常化、伴隨化推進,隨時發現不良傾向,立即上報、即時疏導,降低小矛盾向大事件升級的可能性,提高了員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靈活性及時效性。
(三)“誠”,就是放下身段,做員工的朋友和貼心人。拓寬干群溝通媒介,積極與員工拉家常、訴心聲,讓員工感受企業關愛
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關鍵,是要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職工的關心與責任,體會以誠相待、以心換心的理解與包容。為此,工廠黨委將建設切實有效的上下溝通渠道作為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讓員工消除警戒,放開心靈,近距離的體驗企業的責任感、人情味與人格魅力。各車間開設“員工談心堂”,每周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讓車間支部書記走進班組,與員工開展零距離談心交流,認真傾聽員工的心聲,讓每名員工都有說話的機會和情緒釋放的空間。廠領導也利用談心活動時間,主動與員工溝通,認真接訪,不斷拉近干群距離,消除隔閡。在談心過程中,工廠要求堅持做到三個“務必”,即 “員工提出的問題務必記錄清楚無遺漏”“員工提出的問題務必限期回應不拖沓”“不能解決的問題務必說清原因有反饋”。2016年至今,工廠黨委及車間黨支部共整理員工反映的各類問題89項,其中,72項已經落實解決,17項已制定實施計劃,員工滿意率達100% 。
為了提高員工參與管理的熱情,工廠搭建了合理化建議征集平臺,員工可以根據自己在廠內的所見所感,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合理化建議,工廠定期進行評閱及獎勵,員工的工作熱情得到提升,歸屬感、認同感更濃。
(四)“幫”,就是關心職工利益,及時解決實際困難。大力開展以扶貧幫困、工會補助為主的企業走訪慰問活動,讓員工產生對企業的認同感
在開展教育工作的同時,工廠加大了對廠內員工現有生活狀況的關注及投入力度,依托員工“六必清”“六必訪”這一機制,采取有效措施,讓困難者感受關懷。工廠空分車間包保的困難戶郭某,因身體及智力問題導致生活水平長期處于低保線以下。在了解到員工的實際困難情況后,工廠對該員工進行了多次家訪,利用近一個月的時間,積極奔走相關部門,為其申請低保政策;期間,六次組織青年志愿者到該員工家中進行義務服務,清掃房間,疏通下水,修繕、安裝燈具。發動廠內愛心捐獻,將員工不需要的衣物、書籍送至郭某家中,熱情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員工家屬的高度評價及認可。工作期間,工廠定期做好幫扶工作的“回頭看”,實行困補戶信息常態化、制度化、動態化管理,確保有難必幫、有的放矢。2016年以來,工廠開展各類送溫暖活動189人次,扶助金額達118800元。
此外,工廠在工作中要求做到“有困就幫、有難就扶”,廠內四百多名職工的父母、配偶不管是生病還是去世,都會在第一時間趕往家中進行慰問,同時,了解家庭實際情況,補充完善困補人員信息庫,及時減緩因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況導致困難造成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五)“情”,就是以情感人,發揮文化育人作用。積極建立企業與員工、家庭互動的精神園地,不斷統一三者間的價值觀念,為各項管理措施的落實鋪平道路
工廠黨委在對傳統教育方式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發現,你講我聽、你說我想的“硬式”教育在員工層面存在著諸多抵觸性因素,導致教育效果達不到預期。因此,植入親情因子,拓寬教育陣地,成為工廠在構思“安全家文化”活動過程中的最重要設想。將員工家屬請進廠區,近距離感受工廠管理氛圍,了解管理標準,使從嚴管理的理念自然而然的進入到家屬心中,能夠起到旁敲側擊、影響至深的效果。相比于直接灌輸的傳統教育方式,這種親情教育更具優勢。
隨著教育內容的不斷深入,“安全家文化”活動形式也在不斷翻新,“一封家書”“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等特色化活動也走進基層,為“安全家文化”活動的持續開展注入了活力。
四、實施效果
“五維”教育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員工思想教育工作在由內而外、自上而下發展過程中,衍生出的立體化教育模型。通過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工廠順利化解了以梁某為代表的“假工傷”人員上訪現象,消除了“不勞而獲”“少勞多得”等各類不和諧聲音;廠內員工對公司、工廠科學從嚴管理的認識進一步統一,遵章守紀意識得到強化,工作目標更加明確,自身定位更加清晰,企業干事創業的決心也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