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鶴
摘 要:鐵路客車段修效率對客車周轉使用有著重要的影響,檢修過程中采用不同的生產組織方式都會對客車段修效率造成不同的影響,本章重點分析影響客車段修效率的因素,并對如何提高客車段修效率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作為參考。
關鍵詞:鐵路客車;段修;效率;原因
隨著科技的發展,客運運輸形式也逐漸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低等級客車變為高等級客車和高速動車,現在高等級客車和高速動車的配備,使客運運輸結構趨向于合理高效,短期內運輸結構及方式不會發生較大的調整。所以,在相對固定的運輸模式下,如何提高其檢修效率,成為未來重點研究方向。本文以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三棵樹車輛段客車段修為例,從工裝設備、工藝流程、材料供應等方面,具體分析影響客車段修檢修效率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在確保客車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客車段修檢修效率。
1 高等級(25型)客車結構特點
25型系列客車結構特點:車體鋼結構材料為高強度、耐腐蝕的低合金鋼,由底架、側墻、端墻和車頂四部分組成。車體采用無中梁、無壓筋的薄壁筒形結構,其中底架、側墻和車頂形成一個封閉筒形結構,底架為無中梁結構,側墻為平板無壓筋結構,車體承載方式為整體承載式,客車整體具有較好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車輛采用集中供電方式,搭載單元式空調裝置和電熱采暖裝置。車端采用低磨耗、低噪聲橡膠風擋或折棚(密封式)風擋。目前25G型車和25T型車客車為旅客運輸主力車型。客車主要參數詳見下表。
2 鐵路客車段修概述
鐵路客車是旅客運輸的重要技術裝備,為使其在運營中保持性能良好、安全可靠,須定期進行檢修。客車段修(A2、A3級檢修)的任務是恢復其基本性能,根據客車和主要零部件的設計要求,結合實際狀態,以可靠性為目標,實行以走行公里為主、時間周期為輔的計劃預防維修制度,實行換件修和狀態修相結合的檢修模式。檢修周期見下表。
3 客車段修工藝過程及效率分析
3.1 段修工藝過程
根據25型主型客車構造特點,結合鐵路客車段修規程檢修內容,確定客車段修工藝流程:車輛入線交接→車輛預檢→整車外部沖洗及除銹→預修臺位初步施修→架車檢修、分離配件→配件檢修、試驗→組裝→落成檢查→整車油漆→交檢→交驗、交接、轉廠出庫。各檢修臺位包括預修臺位、架修臺位、油漆臺位和交驗臺位。
3.2 客車主要檢修單元效率分析
(1)轉向架檢修單元
轉向架檢修單元包括構架、搖枕及附件、搖枕吊桿及附件、彈簧托梁、空氣彈簧、鋼彈簧、側滾扭桿、牽引拉桿、旁承及中心銷、油壓減振器等部件的檢查和檢修。轉向架檢修具有批量小,品種多的特點,由此決定了客車轉向架檢修工藝宜采用定位作業方式。但是該種作業方式存在總體設計缺陷,存在設備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因此影響轉向架檢修單元效率。若優化為定位檢修與部分移動式流水作業形式相結合,勢必會大大提高轉向架檢修效率,所謂部分移動式流水作業,即由運送小車或傳送機構將轉向架各部件傳送到固定檢修工位,固定檢修工位需合理增設轉向架大分解組裝機、轉向架分解組裝機、翻轉平臺、焊接、探傷等設備,轉向架經過分解、除銹、檢修、試驗、組裝等各道工序后,完成檢修工作。
(2)輪對軸箱裝置檢修單元
輪對軸箱裝置檢修單元包括輪對、軸承、制動盤等部件的檢查和維修。檢修過程需要使用流水線的方式進行,分區設置軸箱、軸承清洗間、軸承檢修間、光軸組裝間、探傷間、軸箱組裝間等,各作業間使用傳送機構或水平軌道連接,提高配件流轉效率。同時為提高輪對儲備量,可根據生產布局實際情況,增設輪對立體存放庫,配備智能操作系統,達到輪對儲備、轉送智能化管理,盡而不斷提高輪對軸箱裝置檢修效率。
(3)車電裝置檢修單元
車電裝置檢修單元包括充電機、逆變器、控制柜、車下電源、軸溫報警裝置、電子防滑器、電茶爐等部件的檢查和維修。檢修時需建立電器元件集中檢修間,分區設置檢修區域,配備相應的電器元件試驗臺。同時增大配件周轉儲備量,優化配送機構,縮短臺位檢修修時,做強做大地面檢修,提高配件互換檢修使用,盡而提高車電裝置檢修效率。
(4)其他檢修單元
其他檢修單元重點分析車鉤緩沖裝置檢修單元、制動裝置檢修單元及外部油漆檢修單元檢修效率問題。車鉤緩沖裝置檢修單元應當采用流水線作業,建立鉤舌、車鉤、尾框檢、緩沖器修區,采用分區域檢修,流水組裝的方式,提高配件檢修效率;制動裝置檢修需強化制動室建設,設置分配閥分解、組裝、試驗、三閥一桿檢修、試驗、塞門及單元制動缸等部件檢修區域,通過專業化集中修,縮短配件單體檢修修時,提高工作效率;外皮油漆檢修單元,應當設立噴漆間,噴漆間具備溫升加熱功能,可提供50-70℃極速烘干條件,加快油漆干燥時間,提高檢修工作效率。
4 創新管理建議
為確保段修客車實現高效、有序的檢修條件,我段制定并不斷完善段修客車網絡計劃,真正實現客車A2、A3修程區分、客車平推式檢修。同時打破以往5天出車的規則,根據修程和車況,制定出車計劃,對于車況較好的A2修程客車,車間班組、段質檢員提前上手,壓縮檢修、檢查時間,做到4天出車;對于車況一般的客車,按照當前的檢修方式正常5天出車;對于車況較差的客車,在檢修臺位多干一天,確保段修車檢修質量,做到6天出車,這樣不僅提高了檢修效率,也提高了段修客車檢修質量。
5 結束語
本文主要敘述25型客車段修檢修過程及效率分析,各檢修單元按照集約化生產原則,采用專業化集中修、建立流水線、增配試驗設備、優化工裝工具、增加材料儲備、強化互換件使用等方式,在確保技術標準落實的同時,減少客車臺位檢修修時,縮短客車段修平均休時,盡而提高客車段修工作效率,保證客車的性能和安全。
參考文獻
[1]溫昊.制約鐵路客車段修質量原因分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2(6):70-70.
[2]朱鳳明.快速客車軸承端磨原因分析與對策[J].機車車輛工藝,2008(1):43-44.
[3]陳建元.提高鐵路貨車車輛段修的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6(5):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