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摘 要:對于電廠而言,針對設備進行信息管理和保護,在此基礎上對全部電氣設備進行控制和檢測的功能,都是通過電氣綜合自動化技術來實現的。正常來說,其往往借助于監控設備、保護裝置等硬件來實現功能。本文休閑簡要介紹了電廠的電氣自動化系統之后詳細介紹了每一部分的具體功能,最后總結了其發展趨勢,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電廠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
現在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可以說各種各樣的科學技術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這種背景下,社會用電總量還在逐年攀升,所以就現階段的運行情況而言,無論是社會生活的開展還是技術仍然不斷進步的現實,現有的技術已經無法適應于日益提高的社會用電需求。為了進一步保證供電效率以及安全性,就需要我們積極進行技術改造,經過一系列管理工作的開展就可以提高管理效。在這種情況下,舊有的電路交換技術也將逐漸更新換代。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1 關于電廠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簡介
使用監控、通信系統和測控系統來積極管理信息、實現保護控制,進而保護電廠電氣設備的技術,就是電廠電氣綜合自動化系統。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我國的電氣系統和自動化技術之間的融合是非常不充分的,所以在監視功能的實現上,采用的是一對一這種連接方法。現在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電廠熱工系統當中,電子控制系統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成熟,所以逐漸呈現出集散控制的特點,包括了常用子系統、電氣控制修通和電子子系統等多個方面。就構成來說,電廠電氣自動化系統包括了三個層面,分別是網絡通信層、間隔層和站控層。
首先是網絡通訊層,在網絡通訊層包括的設備有網絡交換機、中轉器和通訊裝置等等。
其次,是間隔層,間隔層經過間隔分布這樣的理念來直接將設備分布在電氣自動化系統里這樣就可以把用電保護測控裝置直接置于開關場當中,通過這樣的手段就可以避免二次接線的問題,設備之間存在獨立的關系。將原本引入到主控室的保護電纜、控制電纜、測量電纜、信號電纜統統取消,與網絡通訊層的設備通訊只是依靠現場總線來進行,這樣一來,既大幅度降低了維護工作量和安裝調試工作量,又節省了投資,一舉兩得。間隔層的主要設備有:(1)安全自動裝置。勵磁調節系統、直流系統、故障錄波、安全穩定裝置、升壓站子系統、自動準同期裝置、廠用電快速切換裝置、備用電源自投裝置。(2)廠用電子系統。400V廠用電保護與測控裝置、10/6kV廠用電保護與測控裝置。(3)機組子系統。綜合測控裝置、母線保護裝置、線路保護裝置、升壓變壓器保護、發電機(發變組)保護。
第三,站控層。站控層的主要設備有:衛星對時裝置(GPS)、不間斷電源(UPS)、通信服務器、工程師站、操作員站、服務器。采用開放式設計、分布式設計來完成站控層內監控功能,配置模式選為多種,這樣既能夠使得電廠內所有電氣設備的管理、監控變得更加地合理、靈活,又能夠確保整個系統可靠。
2 關于自動化綜合技術在電廠電氣系統中應用的詳細介紹
2.1 開關站自動化
自動化技術應用于開關站的主要目的是確保開關站的運營安全,提高開關站工作效率,加強對開關站的監控,逐步取代掉人工監視和人工操作,它是建立在開關站自動控制技術和開關站應用信息處理、傳輸技術基礎之上的。它能夠對于開關站內運行的各種電氣設備進行全方位、24小時實時監視。
2.2 發電廠分散測控系統(簡稱DCS)
發電廠分散測控系統絕大多數都是采用分層分布結構,由高速數據通訊網(以太網)、運行人員工作站(OS)、過程控制單元(PCU)、工程師工作站(ES)等部分組成,過程控制單元(PCU)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可接受現場變送器、脈沖量、開關量、電氣量、熱電偶、熱電阻等信號,可直接應用于生產過程,它是由能可冗余配置的主控模件(MCU)和智能I/O模件構成,在運算處理之后可實現生產過程的聯鎖監測、聯鎖控制、聯鎖保護等。
2.3 電網調度的自動化
電網調度的自動化一般是由電網調度中心的計算機網絡、大屏幕顯示器、打印設備、工作站、服務器等組成。它由處于調度區域內的測量控制設備等變電站終端、下級電網調度中心、發電廠等構成,由電力系統專屬局域網進行連接。
2.4 配電自動化
配電自動化與調度自動化兩者之間相比,配電自動化規模要小的多。配電自動化是一項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包括設備管理技術、數據傳輸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等為一體。其主要目標是實現電力系統的經濟運行、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能夠為用戶提供供電的可靠性以及優質的服務。配電自動化在各個國家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并且發展的越來越好。
3 電廠電氣綜合自動化技術應處理的問題
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完善,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面越來越廣泛,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很多技術和操作層面上的問題也仍然難以得到解決,這就需要技術人員能夠盡量把握好每一道工序,避免應用過程中產生失誤。同時就電力企業而言,也要保證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積極進行知識理論和職業精神的培訓。數控技術是一項對數字精準度非常高的技術,可以每一個數據的錯誤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作為企業工作人員來講,應該保證嚴格作業,避免工程錯誤,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只有注意了每一個工序的細節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疏漏。企業在管理政策制定的過程中也要注重以人為本,合理安排工期,避免疲勞作業,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提高生產水平。
其實就生產流程來看,電氣自動化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工程的可靠性,保證工程效率和質量,減少了人力成本,進一步提高了經濟效益,讓電能的生產一改往常繁重作業的弊端,不斷實現智能化,所以這是一項可以為國家提供便利的技術,應讓其應用更加廣泛。一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發展數控技術,同時也要進一步發揮其動態、可靠、精準的特點。在進入信息時代之后,電廠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也就有了可能,在未來,其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4 結束語
經過前文總結,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在這種高智能化技術的前提下,需要我們進一步創新,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技術水平,并不斷補足先前的弱勢。對于電廠電氣自動化技術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就現階段的發展情況而言,我們首先應該積極拓展理論,之后以此為基礎來保證實踐性,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理論結合實踐,二者保持密切的聯系,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技術的發展水平。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參考文獻
[1]郗旭宇,李靜.電氣綜合自動化技術在電廠中應用探討[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00184-00184.
[2]裴成江.熱電廠電氣系統的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技術的探討[J].電工技術,2016(2):00045-00045.
[3]查顯躍.簡論發電廠電氣綜合自動化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20):28-29.
[4]萬本健.發電廠電氣綜合自動化應用分析[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26):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