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歡
人生匆匆數十載,何以紙醉欲金迷?前路漫漫萬里遙,豈因蹉跎言棄之。
——題記
流年里,昔日之蔥蘢麗景,可曾留下歲月的痕跡?昔日之翩翩少年,可曾記得年少輕狂時許下的宏愿?好想就將彼時的天真笑容定格在那一刻,永遠似孩子般幸福。然,我們終究會長大,我們終究要以一己之力去撐起自己的未來。
世間之路啊,時而似那一汪春水,波瀾不驚,流水潺潺;時而似那一江洪浪,奔騰不息,波濤涌涌。身處其中,何能拒絕前行?只是,這路有時并不那么好走。也許別人那近乎完美的人生令人向往,然而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盡管我們當中的少數人,幸運地成為了上帝的寵兒,但是,普普通通的大多數人那不盡完美的人生,卻更讓人肅然起敬。
《孟子·告子下》有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或許,我們前行的路上困難重重;或許,在一次次的風雨交加中,我們臉上浮現那略顯絕望的神情;或許,我們遍體鱗傷的時候,痛到不能繼續向前走……也許在某個特別的節點,你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只能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起所有,無人可以依靠,一切仿佛走入了死胡同。內心的一片陰云綿綿,遮擋了我們奮勇向前的心,好似深處黑暗之中,看不清前方的路,恐懼和不安交織在一起,侵蝕著我們的靈魂……
但是,每當這個時候,我會堅定地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我一直堅信著,所有的苦難都不無它出現的道理,每一個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要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些苦難。
苦難是春日里的一聲驚雷,喚醒著沉睡的大地和倦懶的生命。它警醒著我們,讓我們反思自己做錯的事情,讓我們認清自己的定位。需知,《論語》且云:”吾日三省吾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克服苦難的第一步,就是認識苦難,同時改正我們的心態,從心態出發,再改正自己的行為。
苦難是策馬人手中揚起的玉鞭,鞭策著我們不斷前行。很多時候,我們為目前停滯不前的狀態倍感煩惱,生活里漸漸失去的目標,仿佛秋日里枯黃的簌簌落葉。于是在這個時候,苦難存在讓我們的生命重新煥發生機。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苦難便成為我們前進的推動劑,這條愈是難走,便愈是要走。
苦難是歲月的洗禮,褪去了我們幼稚、脆弱的外殼,讓我們不斷地強大起來。只有經歷了,生命才是完整的。只有經歷過,我們才會一步一步地變得強大,從而堅毅的內心替代了我們稚嫩的外表,成為我們對抗一切挫折的力量,恰似那生命力最耀眼的光彩。
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人具有不斷努力的上進心,在于人內心里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因此苦難對于人的意義來說是重大的。但是,現今社會里,有著太多太多的人逐漸在這燈紅酒綠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甚至連生命的本質也看不清。那么,作為一個學生,我們的本分就是“努力學習,好好生活。”不能做一個書呆子,也絕不會終日玩樂。寬嚴并濟,勞逸結合,方是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的正理。我們如今的努力,也許還未能看見成績,但是,積水成淵后,對于我們的未來來說,今日的積累,是不可小覷的。我們如今所受到的苦難與挫折,亦是為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為何不把苦難當作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萬水千山,何嘗不是“沉舟側畔千帆過”?前路漫漫,怎知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惟愿隨吾心之志,以苦難為師,去成就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