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爍
摘要 在媒體行業發展過程中,將新媒體新聞傳播要素與傳統媒體新聞傳播要素進行對比分析后可以看出,新聞傳播要素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傳播要素的變化,代表了媒體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因此文章對新媒體新聞傳播要素的變化進行了具體分析,并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 新媒體新聞;傳播要素;變化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01-0004-02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媒體行業也在隨之不斷發生變革,媒體行業的發展可以通過新聞傳播要素的變化而體現出來。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共有四大要素,分別是傳播主體、傳播者的身份、傳播內容以及傳播渠道。在這四要素發生改變的過程中,媒體行業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而且人民群眾也能夠參與到新聞傳播中。新媒體新聞傳播要素的改變,代表媒體行業跨世紀的進步,所以說對新媒體新聞傳播要素的變化進行分析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1新聞傳播主體發生改變
在對新聞傳播主體進行分析中,借鑒一位心理學家的理論:“信息老是順著有門區的某些渠道流動,在那里,或是依據公正無私的規定,或是根據把關人的意見,對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容許進入渠道或是否能連續在渠道里流動做出決定。”將這一理論內容與傳統媒體聯系起來,可以正確解讀傳統媒體的發展形態。傳統媒體所傳播的新聞內容,都是經過專業人員審核后確定可以讓公眾看到的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公眾處于被動接受新聞信息的地位,在這一媒體形態中,把關人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而這樣的媒體傳播其主要是為了給公眾提供基本的服務,此過程中的媒體充當的是沒有靈魂的信息傳播的工具,僅此而已。
在傳統媒體發展過程中,在社會環境不斷演變過程中,傳統媒體的發展受到了沖擊,在此種情況下,慢慢形成了新媒體。新媒體是立足于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以受眾關心的內容和對信息的需求為發展的導向,在新媒體中,受眾的地位逐漸地提高,從被動的接受新聞信息逐漸地演變成信息發布的主體,這一改變顛覆了傳統媒體的發展模式。而與此同時,當前接收新聞傳播信息的群眾覆蓋層次十分廣泛,年齡跨度范圍較廣,同時新媒體的受眾主體可以在任何的時間、地點接收信息,這樣的新媒體新聞傳播方式,實現了隨時隨地的新聞傳播。
在新媒體新聞發展過程中,傳播主體發生了改變,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關注事物,同時在數字化媒體發展過程中,信息傳播角色內涵更加全面,媒體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新媒體新聞傳播主體的大眾化趨勢形成。
2新聞傳播者身份發生改變
新媒體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播者身份是十分重要的要素之一,在以往的傳統媒體中,媒體人是新聞傳播的主導者,普通民眾只能是作為新聞傳播的接受者出現。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新媒體新聞傳播身份發生了改變。在對當前新媒體新聞傳播進行分析中可以看出,新聞傳播主體與新聞接受主體之間實現了身份的轉換與變遷。在新媒體發展中,受眾不需要向主流媒體投稿,然后由媒體部門對稿件進行篩選、審核。受眾想要發布信息,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這樣的新媒體方式,使得傳統媒體傳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與挑戰。而與此同時,新聞信息受眾也不需要通過電視、報紙等傳統媒介獲取新聞信息,當前新聞信息的獲取渠道多種多樣,新聞受眾可以在電腦上、手機客戶端上獲取新信息,這樣的信息獲取方法更加的人性化,能夠促使新聞信息受眾實現“使用與滿足”的雙重需求。
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新聞傳播方式的改變,給予了新聞受眾極大的自由,新聞受眾可以自由選擇新聞內容,可以在任何時間點以及地點進行新聞的觀看,滿足了多樣化需求,為新媒體更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在此基礎上,網絡的普及應用使得新媒體新聞在發展過程中可以進行傳、受這兩個角色的轉變,新聞的傳播者和受眾的身份界定出現了混淆的情況。與此同時,在新媒體快速發展過程中,受眾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平臺發布信息,如此一來就使得受眾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的身份更加多樣化,既可以以新聞受眾的身份出現,同時也可以以新聞傳播者的身份出現,新聞傳播身份的改變,充分體現了新媒體新聞傳播的變化。
3新聞傳播內容發生改變
無論是在新媒體新聞傳播中,還是在傳統媒體新聞傳播中,新聞內容都是無可替代的。新聞內容是新聞吸引受眾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媒體形式發生改變的過程中,新聞傳播內容自然隨之發生了變化。新媒體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的互動性、娛樂性以及即時性特點十分突出,新聞資訊的每日更新更是突出了新聞信息的時效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媒體新聞的傳播在發展過程中更注重受眾零散時間的應用,這也是新媒體新聞在發展過程中采用一體化技術,構建融合客戶端的主要原因。在網絡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泛的背景下,新媒體的傳播移動化趨勢勢不可擋,而在這一過程中,傳播內容的多樣化也是亟待發展的。無論是什么新聞傳播方式,最吸引受眾的依然是新聞內容,在新聞內容沒有吸引性的情況下,無論“包裝”是多么完美,對于受眾來說都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說,在新媒體新聞傳播發展過程中,對傳播內容進行創新,實現內容的多元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進行新聞內容創新過程中,可以將文字、圖片、視頻等所有能夠體現事情真相的手段聯合起來應用,而在進行事情陳述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潮流性的語言,將事情以一種通俗幽默的方式展現出來,但無論是應用何種方式進行內容創新,都需要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另外,在新媒體構建手機客戶端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分時段更新新聞內容的方式,同時結合新聞內容,可以推出匿名投票或者是網絡調查來吸引受眾群體參與新聞內容傳播的積極性。
4新聞傳播渠道發生改變
自新媒體出現以來,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交流變得更加簡單,在以往的新聞傳播中,主要依靠的是廣播、電視以及報紙,這些傳統的新聞傳播渠道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其地位逐漸下降,在市場中的話語權逐漸地被削弱。在當前的新聞傳播過程中,微博、微信、騰訊新聞、今日頭條、FM喜馬拉雅等以互聯網為傳播載體的資訊平臺上,表現出了一些明顯的渠道交互化傳播特征。并且在網絡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的原創性要求也不在嚴格,眾多的新聞傳播平臺,在注明了新聞的原創之后就可以進行傳播,或者是在基于原新聞素材的基礎上,挖掘新聞中的新的內容,以此為基礎進行新聞的再創作,也可以進行傳播。在新媒體渠道下開展的新聞傳播,已經成為了社會化交流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成為了社交媒體時代重新賦權的重要支柱。
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對其產生助力的是互聯網數字化信息傳播技術。這一新技術的發展,使得在網絡新聞平臺中傳播的信息可以被鏈接到其他平臺上,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的多平臺傳播共享。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對比,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會注重的是人與人面對面的交談,而新媒體則傾向于跨越人際交往空間限制的網絡傳播。在網絡傳播中,即使是互不相識的人,也可以通過轉載信息、對信息進行上傳等方式來告知對方自己最新的狀態,在這樣二次擴散的新聞傳播中,人與人的社交圈子明顯變得更加廣泛,在對待同一新聞事件中,具有相同觀點的人可以形成一個新的交際圈子。在新交際圈子中,以傳播個體為接入端口,具有成員的匿名性,擴散的廣泛性和傳播的運動性等傳播特征,且彼此之間的關系并不穩定,“掉粉”“拉黑”雙向的社交圈整理運動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其圈層大小也在時刻發生變動。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媒體行業不斷發展過程中,傳統媒體所有的束縛在新媒體中被掙脫,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對比后可以看出,新媒體無論是新聞傳播主體、新聞傳播內容,還是新聞傳播渠道、新聞傳播者身份等都在發生改變,這些改變的出現,充分體現了新舊媒體的時代更迭。所以說,對新媒體新聞傳播要素的改變進行分析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能夠從中更加透徹地看出新舊媒體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