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君

摘要 在景觀社會的理論視角下,以時尚博客作為研究對象,對社交媒體中的時尚景觀進行分析。分析認為影像是制造時尚景觀的基礎;互聯網時代景觀變得愈加不容置疑;時尚景觀通過對商品的炫示推崇消費文化,并且將自身發展為一個生產領域,獲取經濟效益;時尚景觀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追隨者能夠在其中找到現實生活無法企及的事物。
關鍵詞 景觀社會;時尚博客;批判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01-0034-03
1緒論
與德波所處時代相比,當今最為顯著的特征是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由此出現了許多新的社會角色,時尚博主就是其中之一。時尚博主憑借對時尚的品味,對時尚資源的占有,通過在互聯網上分享時尚情報,吸引粉絲,推廣商品,獲取商業利益,成為一種受人追捧的職業。博主們的穿搭甚至可以影響品牌的銷量,推動時尚潮流的發展,于是,他們也會被品牌邀請到時裝秀的前排看秀,與品牌合作舉辦各種活動等。
德波所處的時代媒介剛剛開始影響人們的社會生活,雖然他曾說借助高速發展的傳播手段,景觀已經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他了解到今天互聯網對人們的影響,是否會感嘆互聯網的無孔不入,景觀社會理論是否會有所改變?如果說互聯網會助力景觀的擴張,那么時尚博客是否也是這一行動中的螺絲釘呢?時尚博主憑借什么獲得大眾的追隨?
目前國內有關時尚傳播的研究中,實證研究的研究對象包含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中的時尚傳播主體,但質化研究,尤其是批判性研究的對象停留在傳統媒體。因此本文將時尚博客作為研究對象,對社交媒體中的時尚景觀進行分析。
2社交網絡的時尚景觀分析
2.1作為景觀基礎的影像
景觀社會是視覺主導的社會,影像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進行催眠而虛構出來的事物。德波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處發展階段的本質是“從占有到顯現”的轉向,即社會存在表象化已突顯為資本主義的主導范式。對個人而言,如果他的現實與存在不能被虛化為一種非真實的景觀式的名望,那么他就一無所有。“景觀不是影像的聚積,而是以影像為中介的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也就是說人的社會地位、社會關系都需要在景觀之下依靠影像來實現。
在景觀社會中,“純粹影像就變成真實的存在”,人們認為看到的就是真實存在的。時尚博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圖片,一則博文可以沒有文字,卻不能沒有圖片。時尚博客中的圖片是經過挑選與修飾后呈現出來的,它們清晰、精致,其中每一個元素都令人心馳神往。時尚博客的圖片往往有三種類型組成:1)博主自身的穿衣搭配;2)明星或其他名人的穿衣搭配;3)購物網站的商品頁面。時尚博客不僅傳遞博主對時尚的關注和判斷(這是其作為時尚博主的根本所在),也有其生活狀態(這往往令追隨者愈加喜愛他)。圖像中的時尚博主衣著華麗,衣服、配飾或是鞋履不乏奢侈品等普通人無法負擔的商品;他們帶著精致的妝容,充滿魅力,體態身材也優于常人,能夠演繹出服飾的最佳狀態;圖片拍攝的場景也是令人歆羨的,或是在干凈繁華的城市街道上,或在優雅的咖啡館里,或在郁郁蔥蔥的自然環境中。
時尚博主的受眾通過看的視覺(senseofsight)來了解世界,以圖片傳遞的信息來判定生活可以如時尚博主的一樣。時尚博主宣稱變得美麗是人生態度,身外之物和人的內在同樣重要,人人都可以通過努力使自己的生活也變得更好。話語加之影像構成的“甜蜜的意識”深深吸引著追隨者們,像“偽真實”靠攏。
2.2時尚景觀的不容爭辯性
景觀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不干預,雖然不干預,但卻不容爭辯,因為“呈現的東西都是好的,好的東西才呈現出來”。因此,景觀通過隱性控制完成“最深刻的奴役”。
景觀是一種隱形的意識形態,時尚博客提供的景觀本質也是認同性的,博主發布自己今天的穿著暗含著對今天穿著的滿意,分享自己參加的一場時裝秀暗含著對時裝秀及品牌商的認可等。
景觀通過支配生產之外的大部分時間來實現對現代人的全面控制。如果景觀不是無時無刻深入我們的生活的話,也許我們還能在真實生活的體驗中,培養自己的批判視角,沖破景觀。然而,景觀“最擅長的,恰恰是對勞動時間之外的閑暇時間的支配和控制”,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每時每刻都可以連接上網絡,從線下景觀進入線上景觀,對于時尚博主的關注可以是全天候的,博主對追隨者的影響也可以是全天候的。德波曾說“從汽車到電視,景觀系統選中生產的所有商品,作為不斷強化制造‘孤獨的人群的武器,同樣也服務于這一景觀體系。”同樣地,互聯網也服務于景觀體系,原先景觀的全部特有的形式是新聞、宣傳、廣告和娛樂表演,現在普通人(但仍是少數人對大多數人)能夠在社交媒體上寫博客、發布圖片、為品牌做廣告,景觀的形式進行了延伸,覆蓋的人群也有所擴大,這表明了當今時代,互聯網、全球化使得景觀的擴張變得更為廣泛。
2.3時尚景觀的商品屬性
景觀和商品、消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景觀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生產”。首先,“沒有景觀,就沒有物品的生產。”如果說工廠制造了實體的商品,那么景觀則培養了大眾對商品的需求,幫助商品完成銷售的過程,從而使制造一消費的循環得以實現。脫離景觀的炫示和推銷,當今絕大多數商品都會失去其市場。其次,景觀生產本身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生產領域,通過制造景觀為企業推銷產品,鞏固資本占有者的地位,景觀制造者以此作為職業,獲得有產階級提供的經濟上的回報。
時尚景觀中對商品的炫示暗示著對有產階級的崇拜,傳達給大眾“消費讓人變得更好”的“自主意識”。時尚博客發布的博主穿搭圖片或潮流趨勢,都會寫明商品的品牌并給出購買鏈接,粉絲們在點贊或者評論稱贊博主的眼光后都會被“種草”。“種草”是當下流行的一個網絡用語,指“宣傳某種商品的優異品質以誘人購買”的行為,因此“種草”是時尚景觀向大眾灌輸消費意識的過程。
時尚博主通過自身對商品的使用或者鑒賞來向粉絲推薦商品,最常見的形式是發布自身的每日穿搭,然后將全身的商品介紹給粉絲。在此基礎上,博主會對某一潮流元素進行分析,并且推薦商品。例如一名博主向她的粉絲推薦黃色的中長裙,她在不同購物網站收集9條不同裙子,發布微博,如圖1。首先,可以看到博主對商品的稱贊,“完美”“質感”和“設計很到位”等詞匯體現景觀中“呈現的東西都是好的”。其次,博主對每一件單品的特點都做了詳細的解釋,包括某件商品特有的風格(“這條是有點百褶的”)或是如何搭配(“感覺搭配一個簡單的白襯衣/T恤,會很法式!”)。上述過程中,博主作為便利提供者的形象出現,“是為大眾提供便利而不是逼迫任何人消費”,這體現了景觀的非干預性。當然,每一件商品都附有購買鏈接,方便被“種草”的粉絲購買,這是實現商品推銷的關鍵一步。
時尚博客為追隨者提供的其他“福利”包括分享折扣信息——當有品牌或者購物網站推出折扣活動時,博主會第一時間分享這一信息,或者聯合品牌推出產品“回饋”粉絲,或者僅僅是向粉絲介紹一款產品并且向粉絲贈送少量的產品以達到向粉絲推廣品牌或者產品的效果。
不管是發布日常穿搭、分享品牌折扣或是與品牌合作贈送粉絲禮物,都是時尚博主與商業合作的方式,旨在向大眾推廣更多的商品,促進商品的銷售,提高商家的利益。
時尚景觀的商品屬性還體現在時尚博客本身成為了一個生產領域,影像則是該領域的產品。“媒介與商業的親密聯盟使景觀得以通過廣告以及其他商業化的媒體文化形式來壯大和豐富自己。”時尚博主將自己的博客當作一個媒體平臺,借助廣告等商業形式來獲取經濟收益,從而有實力發布更多、更新的資訊,吸引更多粉絲,參與更多品牌推廣,如此循環往復,取得成功。因此,景觀雖是非真實,但生產景觀可以獲得切實的經濟收益,時尚博主可以如同其他景觀生產者一樣以此為職業。
總的來說,景觀通過操控大眾鞏固消費文化和有產階級的利益,后者反過來以經濟利益回報景觀制造者。
2.4分離——景觀的根本
德波認為社會景觀化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活中分離出來的幻象,幻象代表了對世俗生活的抗拒。德波認為分離是景觀發生的現實社會基礎,現實生活是慘淡與令人不滿的,由此分離出一個幻想中的美麗世界,景觀就是對這個幻想世界的呈現,反世俗生活的幻象通過景觀展現在我們面前,它告訴我們能做到什么、獲得什么,讓我們活在“偽真實”中。分離是景觀的全部,如果沒有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想,景觀不會顯得如此迷人。
分離的、虛幻的影像取代了直接的生活體驗。影像中時尚博主昂貴服飾取代了普通人“平淡”“廉價”的穿著;時尚博主展現的精致妝容和美好體態取代了普通人面貌或是正常的身材(被當作是肥胖);時尚博主在世界各地的旅行,與名人名流親切交談,取代了大眾朝九晚五的生活。追隨者能夠在時尚博客中找到從其現實生活中分離出來的幻象,并以此測量自身自由的程度,這正是時尚景觀存在的實質。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第一,影像是制造時尚景觀的基礎,精心挑選與修飾的影像構成時尚博客粉絲所認為的真實,控制著他們的意識形態。第二,互聯網時代,全天候的景觀沉浸使景觀變得愈加不容置疑。同時,時尚博主往往作為一個指引者、幫手出現,為追隨者提供時尚搭配、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指導,作為一種“好意”,追隨者更沒有理由提出異議。第三,時尚景觀通過對商品的炫示推崇消費文化,為有產階級服務,并且將自身發展為一個生產領域,獲取經濟效益。第四,時尚景觀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追隨者在現實生活無法企及的事物能夠在時尚博客中找到,并得到鼓勵,使得其將景觀當作真實去經歷。
因此,雖然新事物諸如社交媒體、時尚博客源源不斷地出現,但景觀亦沒有停下它擴張的腳步,新的媒介技術成為它的工具,幫助它滲入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