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筆者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程硯秋經典劇目傳承與人才培養”培訓班,跟張莉莉老師學習程派經典劇目《二堂舍子》,受益匪淺。也正因這次難得的學習良機,筆者有了申報2018年度“挖掘搶救整理傳統劇目”項目資助——京劇折子戲《評雪辯蹤》的機會。《評雪辯蹤》是傳統戲《彩樓記》中的一折,取材于明傳奇《呂蒙正風雪破窯記》,講述呂蒙正落魄時的一段戲劇故事。本文從筆者飾演京劇折子戲《評雪辯蹤》之劉翠萍的感悟談起,分別從情節處理、人物等角度分析,認為劉翠萍的藝術形象完全就是一個升級版的王寶釧,其表現可謂是光彩照人。
關鍵詞:京劇折子戲 《評雪辯蹤》 劉翠萍 創作談
2017年,筆者有幸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程硯秋經典劇目傳承與人才培養”培訓班,跟張莉莉老師學習程派經典劇目《二堂舍子》,受益匪淺。也正因這次難得的學習良機,又有了申報2018年度“挖掘搶救整理傳統劇目”項目資助——京劇折子戲《評雪辯蹤》的機會。
說到《評雪辯蹤》,這是傳統戲《彩樓記》中的一折,取材于明傳奇《呂蒙正風雪破窯記》,講述呂蒙正落魄時的一段戲劇故事。呂蒙正未得道時,居寒窯、食周濟,勉強度日。后遇宰相劉懋之女翠萍在彩樓拋球選婿,擇其而投。劉懋不允,翠萍這位相府千金雖出生嬌貴,卻是個重才重德的女子,毅然隨呂蒙正回窯度日。一日,呂蒙正趕齋落空,怏怏回窯,發現雪地上有男子足跡,這原本是宰相夫人、翠萍的母親遣仆送柴米時所留。呂蒙正懷疑妻有不貞,遂借題發揮,含沙射影,口出不遜;翠萍意會真情后故意戲之,因而引起一場爭吵,最后辨明足跡,消除誤會,夫妻二人重歸于好。
戲一開場,劉翠萍即唱道“富貴榮華我不愛,配夫蒙正一秀才”,表明心跡。之后與呂蒙正爭辯時又說“彩樓之上拋球擇婿,許多王孫公子我都不選,彩球打中于你”,這與王寶釧慧眼識珠是何等相似!如她所言,“你我同進相府,我爹爹見你貧窮,定要悔親,是我寧死不從”,又是否與王寶釧三擊掌如出一轍?面對寒窯的貧苦生活,劉翠萍安之若素、毫無怨言,對貧困潦倒的丈夫初心不改、一往情深,這比起苦守寒窯十八載的王寶釧同樣也是毫不遜色。
縱觀全劇,相比于《武家坡》,《評雪辯蹤》有兩個方面處理得更好一些。
一是部分情節處理更加符合情理。如呂蒙正見到寒窯前雪地上有男人的足跡心生疑慮,雖然想到“娘子甚是賢德,我夫妻又十分恩愛,不會如此!不會如此”!但轉念一想“這幾日我趕齋不斷撲空,日前她還與我爭吵一場”,于是“不免將她哄至窯外,叫她與我評一評足跡”。這些心理活動充分表現出這個酸秀才迂腐的一面。筆者認為,如此處理比起薛平貴歸來后想當然地借調戲王寶釧來試其是否忠貞至少更能讓觀眾理解。又如劉母派遣家人送柴送米送銀,劉翠萍照單全收,其做法更具人情味不說,也更符合生活邏輯。試問天下有哪個母親會眼睜睜看著女兒受苦無動于衷呢?何況她還是個富貴人家!又有哪個人在殘酷的現實生活面前會對母親伸出的援手說“不”呢?
二是面對丈夫的羞辱,王寶釧不過是極度憤怒下的一番怒斥,“軍爺休要胡亂言,定要將你送官前。將你帶到官衙內,打板子,上夾棍,丟南牢,坐禁監……”后在得知薛平貴成了西涼國王后竟跪倒討封,知曉他有了代戰公主,不但不怒反而說“她為正來我為偏”,令人大跌眼鏡。劉翠萍則不然,從明白呂蒙正是為足跡懷疑自己時就決定“暫且不與他說明,要把這個酸秀才氣他一氣”。于是一步步針鋒相對,面對呂蒙正“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三責問從容應對,懟得他啞口無言。而在道出實情后又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搞得呂蒙正手忙腳亂,強自圓謊,最終被逼認錯,可謂是占盡上風,充分展現出她身為一名大家閨秀心理上的強勢。盡管滿腹委屈,但學識、見識、胸襟決定了她既不會像普通小女子一般傷心落淚,也不會河東獅一般地吵鬧撒潑,而是運用智慧巧妙地治愈了呂蒙正的疑心病。
綜上所述,劉翠萍的藝術形象完全就是一個升級版的王寶釧,其表現可謂是光彩照人。希望本劇可以盡快地呈現,相信劉翠萍、呂蒙正這兩個性格鮮明的角色會因此為戲迷朋友所喜愛。作為京劇程派經典劇目中少有的喜劇作品,折子戲《評雪辯蹤》一旦搬上戲劇舞臺,必將帶給廣大觀眾美的享受。
(作者簡介:史芳瑋,女,本科,江蘇省長榮京劇院,二級演員,研究方向:京劇表演實踐與研究)(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