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日本學者星野昭吉關于全球文化與全球文化體系的觀點收錄其著作《全球政治學》之中,作為其全球政治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全球政治學》發表于上個世紀90年末,時間已經走過將近20年的時間,但全球化卻一直在發展變化,而國際環境也在不斷改變。那么星野昭吉20年前所提出的全球文化與全球文化體系的觀點,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中實現了嗎?又或者是實現了多少?本文將結合當今世界全球文化發展現狀回應這些問題。
關鍵詞 全球化 全球文化 全球體系
作者簡介:蘇冠先,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220
二戰后各種新技術的普及,使得全球化的進程加速發展。我們對全球化內涵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全球化的進程不僅包括經濟全球化,還包括文化全球化等其他方面。日本學者星野昭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出了關于全球文化與全球文化體系的觀點,作為其全球政治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星野昭吉本身作為一名堅定地和平主義者,他追求世界和平和倡導全球公益的價值立場,他倡導只有超越個別國家,地區,和集團的利益,超越一切民族,宗教,社會團體的利益,以全球公益,即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為最高價值。通過全球治理,才能徹底解決所有全球性問題,實現全球社會的最終持久和平。 據此星野昭吉在文中提到一種特別的新型文化體系正在出現于世界全球化進程中,它即是民族的,地方的,同時又是超越各種文化的,建立起的一種共同的,世界主義的文化。星野還認為全球文化體系應該在國際環境中存在,他認為全球文化體系不是同質與統一的,全球文化體系包含全球,區域,民族,與地方等各種不同層面的文化體系,總的來說,文化展現的是一幅普世的藍圖。星野昭吉的觀點提出于上個世紀90年代,冷戰的陰云隨著蘇聯解體而煙消云散,意識形態的沖突對立逐漸讓位于經濟的發展與生活質量的提升方面,人們普遍對新千年的到來充滿無限的遐想與憧憬,但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看20年后的國際環境,卻發現現實與當初人們所設想卻并不太一樣,同樣的全球文化與全球文化體系似乎好像并未達到星野昭吉的當初的設想。
一、全球文化與世界文化遠遠沒有形成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的不斷深入,政治與經濟全球化及文化全球化日益加深,星野昭吉對于文化全球化,或者全球文化的觀點概括來說就是, 當今全球文化相互作用的核心問題在于文化趨同與文化分離的緊張對峙。隨著科學技術,或者說是通訊技術的發展,全球經濟的相互交融,面對世界性難題,各國難以獨自應對的時候,一種新型的文化體系正在出現在世界全球化進程之中,它既是民族的,地方的,同時又是超越各種文化,建立起的一種共同的,跨國文化或世界主義的文化 。然而星野昭吉雖然意識到所謂文化的全球化并非西方現代化的全球化,但是他的全球文化的觀點太過空泛,他沒有為這種文化提供可靠的理論來源,也沒有為各行為體提供具體的實行方案,一切僅僅是他對于未來的一種預測和猜想。當我們回過頭來以今天的國際社會環境來看,卻發現民族國家仍然是現今國際社會的主題,追求國家利益仍然是國際社會交流的主旋律,各種文化不兼容,不和諧仍然困擾著這個發展的世界中。各國把擴充其文化勢力或者文化影響力作為其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各國放下各自的文化分歧與敵對,形成一種超國家的文化也是極其不現實的。
首先 當前世界文化的發展呈現的是不平等的態勢,經濟領域內表現不平等的,最突出的就是南北差距的擴大,而在文化發展領域則集中表現為西方文化與非西方文化的對立,正如星野在書中指出,當前以資本主義為中心的同質文化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西方國家并沒有按照星野的設想力求積極推動這種世界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西方國家反而在世界各地實行文化霸權主義,利用他們手中所掌握的文化資源優勢,不斷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的價值觀,好萊塢大片中的西方價值觀念,總是成為非西方文化所爭相模仿的對象,另外通訊手段的不斷發展,確實為信息的全球化帶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一方面使得人們的交流更加便捷,但同時也為西方國家推行其文化價值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美國之聲”這類的宣傳手段層出不窮,這給非西方文化的國家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從獨聯體國家發生的顏色革命至今仍然在困擾著廣大亞歐非的國家,而興起于2010年突尼斯暴動的阿拉伯之春,至今仍然在具有重要地位的阿拉伯世界和中東地區橫行,敘利亞的亂局仍在繼續,而由于國家動蕩所造成的難民危機至今仍在困擾著國際社會,在這樣的世界文化局面下如何形成一種真正的全球文化呢?
其次,星野認為在各行為體面對全球性危機時無法獨立承擔,只能尋求合作,由此一種新型的世界文化可能由此產生,但在世界進入新世紀的將近20年間,世界各國并不全是,甚至很大的一部分國家并沒有尋求深入合作,而是通過逃避,推脫,轉嫁等等的各種方式面對世界性的難題,2008年經濟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經濟普遍疲軟,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10年后,甚至有些國家陷入深度衰退中,歐債危機,英國脫歐,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等表明西方發達國家在面對經濟難題時并沒有與新興市場國家或者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深入合作,而是通過形形色色的貿易戰,關稅戰來維護其市場主體地位,歐盟和美國每年都會向中國發起反壟斷調查,反傾銷調查,這極大的不利于各國的團結,在世界各國都必須面對的環境問題時,形成普遍的共識都存在著巨大的分析,更何談建立超越各種文化,跨國的普遍認同的文化價值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國家在環境治理問題上分歧嚴重,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甚至直接退出了巴黎協定,令世人大跌眼鏡,面對各種世界性難題時,各國并沒有齊心協力深入合作,而隨著各國民粹主義的盛行,極右翼勢力也在不斷發展,這所有的一切都證明現階段要形成建立星野昭吉所認為超越各種文化價值觀,建立起一種共同的,跨國文化或世界主義的文化是不可能的,或者說以今天來看,世界文化或全球文化遠遠沒有形成。
二、現在世界文化展現的并非是一幅普世的藍圖
星野昭吉認為,民族與民族主義不再足以描述與分析政治實體與情緒。民族主義將隨著民族國家的衰落而衰落。在全球文化體系的形成過程中,人們要特別注意全球層面的文化體系與其他層面的文化體系彼此相互融合的條件,但是這并不能威脅全球文化體系的形成。全球體系中的行為體日益受到全球文化體系應然結構的影響,全球層面的文化體系他與其層面的體系將會相互融合 。這是值得推敲的,起碼在現在來看,民族國家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全球層面的文化體系并沒有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而逐漸與其他層面融合,最為突出的包括,不同地區的文化體系并沒有消除分歧而逐漸融合,相反的是不同的文化價值體系在激烈的對抗中生存,各個主權民族國家正在不遺余力的擴大自身的文化影響力,以為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服務,各種文化體系競爭加劇,地方與國際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并不能很好的融合,極端的原教旨,宗教勢力也在擾亂著全球文化價值觀的形成。亨廷頓在他的著作《文明的沖突中》談論到,當前,西方文明正面臨著來自東方的儒教文明與亞洲伊斯蘭文明的激烈挑戰。當然我們不認同他的這種觀點,在我們今天來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愿望,我們主張世界上各民族文化平等,但是我們同時也在提倡要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與民族凝聚力,這是因為,在今天的世界中不同的文化價值體系在不同的地區激烈碰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價值體系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全然不顧其他地區的文化信仰與價值觀念,以現在來看,各種不同的文化價值體系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激烈碰撞,又怎會相容呢?全球化的發展,確實會給各種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各種不同地區的文化體系,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借鑒,但要達成超國家地區的文化價值體系卻是不現實的,主權民族國家仍然是無政府狀態下國際活動的最主要參與者。民族國家為了各自的民族利益和實現國家的長久發展,絕不會放棄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念,相反的他們把增強文化民族凝聚力,影響力作為其文化交流活動的出發點,正基于此,世界各行為體都不會輕易放棄其文化價值體系,因此地方文化隨受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影響,但并沒有達到星野所認為的地方文化會主動適應全球文化的發展的結果。
最后提到全球文化與全球文化體系就不能不考慮從上個世紀或者更久的時候就一直困擾著國際社會的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以及宗教問題,這一問題在進入新世界后更加集中的放大開來,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本身僅限于局部,但在全球化大潮的洗禮下,就更加具有全球化特征。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帶給世界的不僅是積極的,樂觀的,還包括一些難以回避的難題。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的激化必將不利于全球文化體系的融合,而宗教文化與全球文化則存在著根本的沖突,星野指出,宗教其實同時具有普世性與個別性的特點。宗教能推廣至全球而影響更多人的信念與行為。這種觀點本身是正確的,但是它卻是一種極為樂觀的看法。世界全球化直接或間接地有利于原教旨主義的全球發展,原教旨主義抵制并反對普遍的西方文化偏好性與現代性,在今天來看,宗教文化是全球化文化進程中難以解決的一個難題,伊斯蘭宗教極端勢力以伊斯蘭極端教義為精神支柱,在世界各地利用新通訊手段,招募恐怖分子,號召他們參加圣戰,并在世界各國發動恐怖襲擊,而滋生伊斯蘭國的地區,正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文化對非西方的文化地區進行改造的地區。宗教文化本身所固有的特點,使它與星野昭吉所倡導的全球文化體系難以融合,最起碼在今天來看,我們仍然沒有看到這種融合的曙光出現。
三、結語:全球文化,任重而道遠
星野昭吉全球政治體系的觀點,提出于上個世紀末,當時全球化的發展方興未艾,人們剛從兩極格局的緊張對峙中解放出來,對即將進入新千年的全球化世界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與期待,星野昭吉的全球文化和全球文化體系也充分說明了星野先生的期待與預測,然而現實卻與設想的不太一樣,單就文化層面來說,當今的全球化世界遠遠沒有形成一種超越民族,地域的超國家的全球文化的條件,同時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價值體系改變也并沒有與其他層面的體系相融合。世界仍然在全球化進程中不斷發展與變化,星野昭吉先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球文化與全球文化體系的預測,這是我們所值得借鑒和學習的,但這種和平的,穩定的全球文化能否最終形成恐怕依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注釋:
劉小林.星野昭吉全球政治理論述評.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80-84.
[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學.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1).190-206.
參考文獻:
[1][美]薩謬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