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林甜甜 崔明琦

車載充電器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
嬰兒學步車、延長線插座、耳機、VR眼鏡……風險與創新時常相伴相生,市場消費需求不斷催生出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產品,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重視,這對質監系統也提出了巨大挑戰。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福建省質檢院”)從完善工作機制、健全支撐體系、積極主動作為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與實踐,連續5年在全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協作網全體會議上作經驗交流,推動風險監測與評估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福建省質檢院從嚴從實的監管以及對潛在風險點積極穩妥的處置,是建立在不斷完善的工作機制上的。2012年以來,福建省質檢院建章立制,相繼制定了《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信息報送工作管理規定》、《產品風險監測管理規定》,從機制上明確風險監測的工作網絡,同時在風險監測項目的篩選立項上,采取院所“雙把關”,確保風險監測項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該院還建立風險監測信息隊伍并規范常態化工作要求。目前,該院累計采集風險信息量2809條,在全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協作網平臺83家成員單位中位居前列。2012年,該院創辦信息共享載體《產品質量安全與風險信息簡報》,累計編制38期,為各檢驗所、上級政府部門提供風險信息,受到福建省質監局領導的批示肯定。
為更好地實現對風險輿情信息的應對,針對重點監管產品,福建省質檢院設立食品、電子產品、家電產品、兒童用品、食品相關產品、日用消費品等風險研究項目組,以科學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提升對輿情信息的把握能力。2011年網絡大肆炒作“兒童玩具生產被指有兩套標準,國內銷售產品標準低”,該院專家通過對玩具現行國內標準和國際、歐盟、美國標準的比較,認為國內玩具標準的技術內容是等同采用現行的ISO國際標準,并在中央電視臺進行解釋說明,強有力地回應了輿論報道。此外,在2012年底的澄?!岸就婢摺笔录校撛簩<彝ㄟ^媒體進行客觀闡述,較好地回應和平息了輿論事件。

福建省質檢院工程師就耳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接受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組采訪
近年來,福建省質檢院著眼專家優勢與技術交流,為風險監測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撐。該院吸納了數十名省內外質檢機構、行業及企業專家,組織技術專家參與風險監測工作業務研討與培訓,提升技術人員的風險監測與評估能力,有效開展風險信息研判。此外,該院緊抓風險研究與科研攻關的契合點,對多項風險監測項目深入開展科研提升,10多個質量安全風險項目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原國家質檢總局)、福建省質監局科研立項,為風險監測研究提供了更高的技術平臺。
為進一步健全風險監測體系,福建省質檢院探索主動風險研究模式,為風險監測提供活力和機制支撐。一是設立固定經費保障項目運行。每年劃撥15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主動風險監測的前期預研,確保風險監測項目技術儲備的持續性。二是找準風險點有效服務監管。該院以全國范圍使用量大面廣、省內重點監控、輿情媒體關注的產品為對象,深挖風險點,并將風險監測與監督抽查工作有機結合,先后開展了數十種產品主動風險監測,累計撰寫16篇質量安全風險深度分析,為國家、省局的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預警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三是參照項目管理激發研究活力。該院創新性地將科研項目管理模式運用到風險監測研究中,有效激發風險監測工作的研究活力,也為技術人員提升專業技術能力提供有益平臺。
福建省質檢院以輿情熱點為切入點,密切關注質量安全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對近20種產品開展風險識別、診斷、監測,真正做到風險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例如2014年,針對輿情“嬰幼兒在接觸了新購童車后出現過敏癥狀”,該院兒童用品實驗室以甲醛為風險點對兒童推車紡織物開展風險源排查,提出降低風險的有效措施,列入2014年國家風險監測計劃,并在實施全國范圍監測后,發布兒童推車用紡織物區域產品質量風險預警。此外,該院積極推動并參與了近10項國家、地方產品標準、安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支撐和發展動能。
從服務民生基礎保障,到規范行業健康發展,再到助力福建經濟升級,福建省質檢院走在了全省風險監測工作的前端。為積極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院針對兒童用品、學生用品、電子類及家電產品等日用消費品開展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前瞻研究并引起央視、省內媒體的關注,《每周質量報告》、《新聞110》等欄目組進行現場專訪,欄目播出后引起社會公眾的熱烈反響,對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增強公眾自我保護意識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彰顯了該院捍衛質量安全的技術權威,有效樹立了福建省質檢院爭當消費安全的衛士形象,傳播質監系統負責可信的社會形象。
高質量發展是福建省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風險監測工作則是這“根本要求”的“護航者”之一。當前,高質量發展對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不斷提高,福建省質檢院審時度勢,將繼續充分發揮風險監測職能,主動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在健全風險監測體系、維護產品質量安全、保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展現新作為,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