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平,張苗,韓鵬杰*
(1.山西省農業遙感中心;2.農業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小菜蛾屬鱗翅目,為害甘藍、青花菜、芥菜、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是世界上最普遍的農業害蟲之一。1~2齡幼蟲以葉肉為食,之后剩下表皮,在菜葉上產生小坑或者斑,長至3~4齡取食菜葉形成小洞和缺刻,取食嚴重的成網狀。成蟲有翅可遷飛,身體長6~7毫米。卵橢圓形,剛產出時淡黃色。幼蟲剛產出時深褐色,隨后為綠色。幼蟲喜動,觸之,隨即扭動。蛹體色多變,長5~8毫米,繭呈紡錘形,灰白色絲質薄如網,可透見蛹體。
在全世界的陸地范圍內除了個別高溫地區以及常年多雨的地區外均有發生。在我國南方地區小菜蛾一年可發生20多代,但在東北地區一年只有1代。由于溫度和濕度原因,每年在不同地區小菜蛾的發生會出現1~2個不同的高峰時期(春季高峰和秋季高峰),例如在南方地區,以3~6月和8~11月是發生高峰期;而在東北地區,每年只有一個發生高峰,出現在6~7月。在不同地區高峰時期小菜蛾的發生及為害程度也不相同,例如在華北地區,春季高峰小菜蛾的發生量高于秋季高峰;而在華南地區,兩個高峰期的發生情況卻是相似的。由于在防治過程中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小菜蛾對多種殺蟲劑產生了抗性,因此防治小菜蛾既需要合理用藥,又需要采用物理法防治。
小菜蛾;甘藍(品種:綠冠216)。
0.3%印楝素乳油(湖北蘄農化工有限公司);5%阿維菌素微乳劑(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山東濰坊潤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丙溴磷微乳劑(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25%氟啶脲懸浮劑(寧波三江益農化學有限公司);10%多殺霉素水分散粒劑(山東惠民中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試驗劑量為藥劑推薦施用制劑量,見表1。
本試驗用地面積5畝,品種為綠冠216,土壤為壤土,略堿,有機質含量中等。試驗田管理水平一般,土壤肥力一致。上茬為芹菜。試驗期間未使用過其他殺蟲劑。本試驗共設5個處理,4次重復,20個小區,每小區30平方米,隨機區組排列。在甘藍小菜蛾發生時處理進行常量噴霧,要求噴霧均勻一致,不重噴、漏噴,空白噴等量的水,使用容量約30升/畝,且試驗期間確保天氣良好,避免出現大風暴雨天氣。
施藥前調查小菜蛾及主要天敵昆蟲基數,施藥后1天、3天、7天各調查1次,共調查4次。每小區五點取樣,計數每小區不少于10株作物上不同齡期的活幼蟲數,調查整個植株。
防治效果(%)=(1-空白對照區藥前蟲數×處理區藥后蟲數)/(空白對照區藥后蟲數×處理區藥前蟲數)×100%。全部數據根據方差分析結果進行顯著性比較。
表2 不同藥劑防治甘藍小菜蛾試驗結果
不同藥劑施用1天后,結果分析表明,見表2:0.3%印楝素乳油用量為20克/公頃、5%阿維菌素微乳劑用量為8克/公頃、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用量為30克/公頃、20%丙溴磷微乳劑用量為80克/公頃、25%氟啶脲懸浮劑用量為75克/公頃、10%多殺霉素水分散粒劑用量為60克/公頃的防治效果分別是64.52%、85.26%、76.54%、84.32%、77.65%、93.21%。其中,以 0.3%印楝素乳油用量為20克/公頃防治效果最好,高達94.52%,與10%多殺霉素水分散粒劑用量為60克/公頃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5%阿維菌素微乳劑用量為8克/公頃、20%丙溴磷微乳劑用量為80克/公頃防治效果分別為85.26%、84.32%,這二者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用量為30克/公頃,防治效果為77.00%,防治效果最低,與25%氟啶脲懸浮劑用量為75克/公頃,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
不同藥劑施用3天后,結果分析表明,見表2:0.3%印楝素乳油用量為20克/公頃、5%阿維菌素微乳劑用量為8克/公頃、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用量為30克/公頃、20%丙溴磷微乳劑用量為80克/公頃、25%氟啶脲懸浮劑用量為75克/公頃、10%多殺霉素水分散粒劑用量為60克/公頃的防治效果分別是96.53%、94.07%、84.51%、93.54%、81.56%、92.63%。其中,以 0.3%印楝素乳油用量為20克/公頃防治效果最好,高達96.53%,與10%多殺霉素水分散粒劑用量為60克/公頃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5%阿維菌素微乳劑用量為8克/公頃、20%丙溴磷微乳劑用量為80克/公頃防治效果分別為94.07%、93.54%,這二者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25%氟啶脲懸浮劑用量為75克/公頃,防治效果為81.56%,防治效果最低,與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用量為30克/公頃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
不同藥劑施用7天后,結果分析表明,見表2:0.3%印楝素乳油用量為20克/公頃、5%阿維菌素微乳劑用量為8克/公頃、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用量為30克/公頃、20%丙溴磷微乳劑用量為80克/公頃、25%氟啶脲懸浮劑用量為75克/公頃、10%多殺霉素水分散粒劑用量為60克/公頃的防治效果分別是98.72%、95.66%、89.12%、95.41%、85.26%、98.25%。其中,以 0.3%印楝素乳油用量為20克/公頃防治效果最好,高達98.72%,與10%多殺霉素水分散粒劑用量為60克/公頃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5%阿維菌素微乳劑用量為8克/公頃、20%丙溴磷微乳劑用量為80克/公頃防治效果分別為95.66%、95.41%,二者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25%氟啶脲懸浮劑用量為75克/公頃防治效果為85.26%,防治效果最低,與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用量為30克/公頃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
藥劑0.3%印楝素乳油用量20克/公頃與10%多殺霉素水分散粒劑用量60克/公頃,防治小菜蛾有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施藥7天后,防治效果均大于98%以上,可以用來防治甘藍小菜蛾。5%阿維菌素微乳劑用量8克/公頃、20%丙溴磷微乳劑用量80克/公頃,施用7天后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大于95%,可以作為甘藍小菜蛾防治的輪換或替代藥劑進行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