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南通市市級機關第一幼兒園 陸小濤
《花婆婆》這本書老師們已是耳熟能詳,氤氳在整本書中的關于美好傳承、執著追求的“愛”的氣息:愛家人,愛生活,愛自己,愛所有的遇見,更享受“愛”的傳播、“美”的創造,打動著每一個人。花婆婆傳播愛、創造美的人生經歷本身即是傳承(源自年幼),過程也非一切順坦(年青階段),但她始終保持著執著的、堅定的信念去實現當初美好的心愿(年老時候)。因此,筆者以時間為序將《花婆婆》一書進行了“年幼”“年青”“年老”三個階段的自然劃分,既尊重了原著、又化解了孩子由于興趣和能力差異在固定時間閱讀中的矛盾沖突。

1.在以時間為序的系列組合畫面的自由觀察和細節比較中,熟悉花婆婆的故事,并嘗試用語言大膽表達對花婆婆的認識和了解。
2.感受“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的美好,萌發創造美麗生活世界的愿望。
3.在互相傾聽、大膽表達、共同討論中體驗集體閱讀的樂趣。
1.PPT課件。
2.繪本人手1冊,書中分別以淺藍、藍、深藍色的封塑花瓣為標簽,按序標于書頁中相應“年幼”“年青”“年老”的故事開始處。
◆ 導入活動,認識花婆婆。
導語:今天老師要把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人介紹給大家,看看她是誰?
提問1:仔細看,哪幅圖上的人們對她的態度更加熱情一些?
追問1:同樣的一個人,為什么人們對她的態度不一樣呢?
小結1:她每天都高興地去撒種子,撒在公路和鄉間的小路邊,撒在學校附近,撒在空地和高墻下面……人們不了解她,都叫她“又老又瘋的怪婆婆”;第二年春天,那些種子幾乎同時開花了,到處都開滿了藍色、紫色和粉色的魯冰花!人們不再叫她“怪婆婆”,開始叫她“花婆婆”!
提問2:你喜歡花婆婆嗎?為什么?
追問2:關于花婆婆,你在圖上還能發現哪些關于她的秘密?
小結2:花婆婆是美國人,生活在海邊,給大家播種了許多美麗的魯冰花,大家都很愛她。
解析:導入活動中,教師選用了有對比意義的兩幅畫面,讓孩子在觀察、比較、思考、討論的過程中,自然獲得了有關花婆婆的信息。
◆ 自主閱讀,熟悉花婆婆。
導語:花婆婆是個有故事的人。今天老師把關于花婆婆的書也帶過來了。這本書中,有她“年幼”時候的故事,“年青”時候的故事,還有“年老”時候的故事呢。(教師出示圖書,伴隨講述掀開相應的花瓣書簽,翻至相應頁碼處)
提問:
你知道“年幼”“年青”“年老”的意思嗎?
你最想看花婆婆什么時候的故事?為什么?
請大家從椅子背后的小書袋里拿出這本書,從自己喜歡的地方看起。
解析:教師分別以淺藍、藍、深藍色的封塑花瓣作為標識,將花婆婆年幼、年青、年老時的三個故事分割開來,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從哪里開始,同伴之間自然形成閱讀差異。
◆ 交流分享,了解花婆婆。
導語: 花婆婆的故事好看嗎?我們一起來分享。
提問1:哪些孩子看了花婆婆年青時候的故事?
年青時候的花婆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你還知道了哪些她年青時候的事?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點擊PPT鏈接相應的圖片,引導孩子們共同觀察、交流。)
小結1:年青時候的花婆婆真的很美,人們都叫她“盧菲絲小姐”。她在圖書館工作,下班后會去公園放松。她喜歡旅游,去過很多地方,認識了很多朋友,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根據幼兒的觀察表達結合該組圖片進行小結。)
提問2:花婆婆小時候有故事嗎?誰來介紹一下?
哪一幅圖中關于花婆婆的故事最多?
小結2:花婆婆叫艾莉絲。她小時候住在海邊的一個城市里。她的爺爺是個藝術家,會雕刻、畫畫。到了晚上,爺爺會跟艾莉絲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在爺爺的影響下,艾莉絲很小就有了長大以后到很遠的地方去旅行、老了就住在海邊的想法。但是爺爺對她說,一定要記得第三件事: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提問3:花婆婆年老時候的故事有人看嗎?
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3:花婆婆現在越來越老了,孩子們還那么喜歡她,喜歡圍在她的身邊聽她講故事。
解析:三個年齡階段的故事,并不固定從哪個階段開始,孩子是閱讀順序介紹的決定者;教師在幼兒進行三個年齡階段故事的講述中,借用PPT課件中的“鏈接”,引導孩子對每階段中有話想說、有話要說的畫面進行深入思考,比如,畫面中背景的細節、人物的動作、圖和圖之間的轉換等等。正是在這種開放性的過程安排和閱讀討論中,孩子才能觸摸到故事中氤氳的愛、傳承等主題。
◆ 暢想表達,“我”和花婆婆。
導語:花婆婆的故事大家喜歡嗎?
提問:如果花婆婆來到我們身邊,給我們講故事,你會對她說什么?
你想做一件什么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小結:這本書是獻給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每一個人的。當花婆婆年幼時,她也不知道將來會做什么樣的“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但是只要把這件事情放在心里,愿望總有一天會實現!
解析:故事賦予的啟發和孩子當下的認知理解之間是有距離的。但是不用著急,孩子們會不斷從書中獲得精神給養的。而這種“閱”歷,是在每一次的繪本閱讀活動中我們應該追求的。
◆ 延伸閱讀,我的新發現
導語: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如果你們喜歡,就繼續再看,有什么新發現,記得和大家分享喲。
解析:好的集體閱讀應該是喚醒、激勵和鼓舞。所以,每一次閱讀活動都應有延伸閱讀的環節,讓有需要的孩子慢慢體味,讓參與閱讀的每一個孩子知道,閱讀應該、也需要再次慢慢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