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軍
摘要:以創新鄉鎮財政資金管理方式改革為契機,努力打造“安全、高效、規范、透明”的鄉鎮財政資金撥付方式為目的,規范鄉鎮收支行為,促進我縣社會經濟事業穩定發展,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借鑒縣直單位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建立以國庫單一賬戶為體系,集中支付為主要形式的新型鄉鎮財政資金管理機制。通過近兩年的運行,集中支付優缺點都顯現出來,為了更好地完善這一支付管理模式,做如下總結供交流參考。
關鍵詞: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
一、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取得的成績
(一)規范了銀行賬戶管理確保了財政資金的安全
改革后,對原鄉財縣管開設的賬進行了全面清理和注銷,只在選定的代理銀行分別設立“財政零余額賬戶”及“資金代管戶”,用于授權支付和其他資金管理,而直接支付借助于縣直國庫支付中心平臺支付。由于這種用錢的不見錢,見錢的不用錢的模式,有效地保證了財政資金的安全。
(二)提高了財政資金支付效率降低了財政資金的運行成本
改革后,所有的財政性資金的收付都按規定的程序在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內運行,采取直接或授權支付到商品和勞務提供者手中,減少了中間環節,既解決了過去財政性資金層層繳撥、環節多和資金分散的問題,又避免了資金的截留、擠占、挪用等情況的發生。不僅提高了財政資金的支付效率,又降低了財政資金的運行成本。
(三)增加了財政資金支付透明度實現了財政資金的全程監督
改革后,各單位按月編制用款計劃,財政、銀行都嚴格地按照批準的用款計劃撥付資金,資金的分配者和使用者都可以及時了解情況,避免了暗箱操作,實現了全過程監督。
(四)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了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能力
實行此項支付方式有效地解決由過去的財政向多頭撥款為向一頭撥款,由一次撥款改為多次小量撥款,由單位分散存放改變為單一賬戶存放,由層層下撥支出變國庫集中直接支付,有利于財政部門合理調度和管理資金。
(五)規范了財政資金的支付程序強化了財政預算的執行約束力
改革后,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把以前對支出預算總額控制變為對每筆支出的控制,使各項支出嚴格地按部門預算執行,從而減少預算執行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強化預算的嚴格性和約束力。
(六)降低了財政資金的使用風險促進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通過鄉鎮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支付資金直到使用人手中,不再使用現金支付,大大降低了財政資金的風險。更有利于健全財政監督機制。
二、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存在的缺點
(一)直接支付比例低,資金支付風險大
原因是手續煩瑣,雖然減少了撥付資金的中間環節,但收款人賬戶真實性難以核實,用款申請的合理性很難審核。但授權支付相對直接支付相比風險性更大,因為授權給予鄉鎮后,財政部門監督余地相對減少,再加上單位領導存在思想認識上的不足,為套取、轉移、挪用財政資的提供了可能性,存在財政部門批復下達授權額度后,有的把財政資金全部或部分劃轉到代管資金戶儲存備用,為大額提現提供便利,造成難以控制的風險。
(二)支付相關手續繁雜支付效率低運行成本加大
支付系統操作步驟多,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從單位報申請,填分月用款計劃,分管股室審核、批復、下計劃、分管領導簽批,國庫股下撥計劃,再到國庫執行機構辦理,銀行支付,國庫清算等,占用一定的時間,不利于特事急事的處理,不論是直接支付或是授權支付,均是代理銀行網點先墊付再由代理銀行分行匯總,再統一與國庫單一賬戶清算, 環節多,支付速度就越低,出錯的可能收性也越大。程序復雜手續煩瑣,加大了運行成本。
(三)人員年齡偏大業務水平低,支付給個人賬資金數額大
由于人員都是2005年機構改革保留下來的,年齡偏大,接受新知識能力差,業務素質底,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公共財政改革的要求。由于取消了各單位的銀行實有資金賬戶,單位所報銷資金大多都打入了個人賬戶。如遺補、敬老院款等。加大了資金的風險。
(四)預算編制時效差不完善不完整
一是預算編制和審批的時間滯后,給全年資金支付管理帶來了困難。二是目前部門預算不完善,政府采購無預算,已編制的預算,有些沒細化到最末級科目。不能詳細地反映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三是預算追加過于頻繁。缺乏預算的嚴肅性。
(五)業務集中賬務處理不規范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業務集中到一個人身上,崗位交叉重疊,賬務處理五花八門。為了分散支出總額,有些鄉鎮設置七、八套賬之多。
三、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建議及對策
(一)輸入新鮮血液增強隊伍活力
招收會計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充實到基層去,為繼續深化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帶來生機和活力。
(二)深化部門預算制度改革改進預算編制方法
明確支出類型各支付方式,提前預算編制和審批時間與預算執行同步,以維護預算的嚴肅性。
(三)擴大直接支付比例加大公務卡改革力度
加大直接支付比例,防范直接支付過程中的風險。大力推行公務卡消費,把二者緊密地結合,保證財政資金安全,減少備用金儲存的風險。
(四)加大培訓力度規范財務設置
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財政資金繳撥模式,具有較強的技術性,要求工作人員全面熟悉和掌握。所以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
(五)進一步完善國庫集中支付程序
從實際出法,在規范操作程序的基礎上,簡化審核級次、支付步驟,確保鄉鎮及時用款。進一步加大信息系統開發力度,實現財政、稅務、金庫、代理銀行聯網,進行系統整合銜接,盡快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六)規范崗位權限完善內部牽制機制預防資金潛在風險
按照不相容職務進行崗位設置,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財政代理銀行應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不斷規范資金支付操作程序,確保資金安全。定期不定期的組織人員檢查代管資金賬戶,有無違規轉移大額資金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