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筱婉 馮曉麗
摘要:在政府對共享經濟的支持、消費者的需求拉動及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我國互聯網共享單車發展迅猛速度。但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本文在對共享單車出現的背景及發展現狀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共享單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共享單車;盈利模式;顧客體驗
一、共享單車出現的背景分析
(一)政府對共享經濟的重視為共享單車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機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分享經濟(又稱共享經濟)在我國應運而生。2015年我國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習近平主席關于“十三五建議”的說明中,初次提出了“發展分享經濟”。“共享經濟”被正式納入國家政策中,這意味著共享經濟及其商業模式被國家認可并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政府對共享經濟的重視為互聯網共享單車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政策機會。
(二)消費者對環保經濟出行方式的需求為共享單車提供市場條件
隨著社會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的加強,更多的消費者偏向綠色、經濟、健康的騎行代步,這為共享單車的發展提供了市場條件。共享單車使消費者減少了堵車等待、降低了丟失自行車的風險,且共享單車的租賃成本低廉。同時,利用共享單車出行也快節奏高壓力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種健康的健身方式。由此,共享單車逐步成為現階段人們短距離出行的熱門代步方式。2017年12月,共享單車了入選2017年民生熱詞榜。
(三)信息技術助力于共享單車的發展
共享單車的使用和管理需要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支持。近幾年,各種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共享單車的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互聯網技術實現了用戶與單車的高效配對。用戶利用智能手機進行GPS定位,可直接尋找到車,通過掃描二維碼可取車還車、支付押金租金。藍牙技術、防盜智能鎖技術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二、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現狀
(一)行業發展規模
自2014年出現了摩拜單車后,我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迅猛。共享單車的用戶數量從2015 年的 245 萬增加到2016年的1886萬,2017年達到近5000萬用戶規模。2016 年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 12.3 億元,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超170億元。根據交通運輸部2018年2月份的數據顯示,已經有77家企業進入共享單車領域,累計投放單車數量達到了2300萬輛,累計運輸人次達到了170億,單日使用量最高達到了7000萬。
(二)市場競爭現狀
目前進入共享單車市場的公司和品牌眾多,包括摩拜單車、ofo小黃車、小鳴單車、永安行、hellobike(哈羅單車)、酷騎單車等,競爭越來越激烈,但仍呈寡頭競爭的態勢。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的競爭實力遠超其他品牌。據智研咨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5月,共享單車行業的第一梯隊ofo 和摩拜,用戶規模超過總規模的80%,日訂單量也達到市場總訂單量的85%左右,其他企業瓜分剩余的用戶規模和訂單。從用戶好感度來看,摩拜居第一,ofo小黃車次之。再根據市場滲透率來看,ofo小黃車市場滲透率為5.0%;摩拜單車的市場滲透率為4.9%,也遠高于其他品牌。
(三)企業盈利狀況
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收取用戶押金和租金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消費者通過注冊APP、交付押金、掃碼識別車身二維碼、按時收費完成租車服務。例如:摩拜單車在支付299元押金后,對于部分院校學生按0.3元/半小時,其他用戶0.5元/半小時收費;而OFO在支付199元押金后,對于在校學生按0.5元/半小時,其他按1元/半小時收費。在目前的盈利模式下,企業的盈利現狀不佳。以摩拜單車為例,一輛單車的成本為3000元,日租用頻率3~4次,每次租金為1~2元,每年租用時間為300天上下,需要約2年的時間收回本金。然而,共享單車本身生命周期短、不文明行為而引起的車輛丟失、損壞等以及保養維護費用等又大大壓縮了利潤空間。所以,目前共享單車企業沒有一家是盈利的。
三、共享單車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單一的盈利模式制約企業的持續發展
如上所述,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押金和租金的收取。比較單一的盈利模式再加上大量的成本支出,使得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普遍前期投入巨大,后期成本回收周期緩慢,進而也會影響投資者的持續投入,導致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的持續發展存在問題。
(二)企業間不良行為致使無序的市場競爭
共享單車行業企業眾多,競爭激烈。為爭奪市場,有的企業采取不良競爭手段,導致無序競爭。如頻發的價格戰,運用遠低于行業平均價格甚至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產品。如由企業推出“1元包月”“充返優惠”“紅包車”、贈予免費月卡等優惠活動;還有公司蓄意破壞競爭對手的單車致使單車無法使用。這些不正當競爭現象都會對公共資源造成浪費,而政府對此也未建立相關法令。
(三)企業對用戶的約束力度不夠提高了運營成本
一些用戶的不文明行為直接導致維修成本的上升和報廢率的升高。由于共享單車不是用戶的私人財產,便不會精心維護和保養。共享單車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偷盜、惡意毀壞車身、占為己有等情況。導致單車的損壞率和丟失率非常高,據統計,OFO 的單車損壞率高達20%~30%,這將增加企業的維修成本和運營成本,從而進一步壓縮共享平臺的盈利空間。
(四)消費過程中的用戶體驗度不高
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抱怨存在的各種問題,導致顧客體驗度不夠高。例如OFO單車的移動定位功能較弱,使用戶尋找附近車輛導致用戶找車難。其防盜系統不完善、解鎖密碼固定,也使單車私用較容易發生;摩拜單車車身沉,超過15KG,給用戶特別是女性用戶帶來諸多不便。同時,企業在收取用戶押金后有時存在延遲退還的現象,例如:酷騎單車押金不退被投訴21萬次,許多消費者發現押金被凍結后清零。共享單車公司對押金管理的方法讓大部分用戶在使用單車時產生疑慮。
(五)法律缺失和政府監管的不到位
政府未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限定可使用共享單車的用戶的年齡或者信譽,用戶在使用共享單車過程中一旦出現安全及違規問題,對于該承擔的責任可能存在爭議而導致一些民事或刑事糾紛,但相關事故責任法律條款的缺失導致責任歸屬模糊。
共享單車采用無樁停車引起亂占道現象,政府也無相應的規定來規范。還有,對共享單車收取的押金監管方面也無明確的規定。
四、改進問題的對策
(一)政府部門加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促進共享單車的規范運營
政府應制定法律法規確律責任歸屬、抵制不正當競爭并填補押金制度的漏洞。
1.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規明確事故責任,避免企業和個人低責任的紛爭。發生交通事故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法相關規定,明確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該事故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2.對存在不良競爭的企業加大懲處力度,例如:罰款、暫停營業等,營造和諧差異化競爭市場。目前上海已經在制定共享單車標準,成都已經出臺管理法案。
3.建立第三方賬戶獨立管存押金。對于填補押金制度的漏洞,政府可允許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利用押金資金開展經營性活動,提高押金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共享單車良性發展。同時,應增強用戶資金安全管理,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支付資金的,應開立用戶押金專用賬戶并接受第三方監管。
(二)企業應加大力度約束用戶不文明行為
用戶的違規行為增加了單車的耗損率和丟失率、導致共享單車企業成本增加。對此企業可以采納如下做法:1.單車公司結合本地交警部門加大懲罰的力度和權威性,利用廣泛分布的交警系統的電子眼智能取證,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力資本投入;鼓勵民眾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2.實施信譽積分制,對不同信譽值用戶的租金標準不同,同時,將違規者納入單車使用者黑名單,對其發放“禁騎令”。3.企業應加大宣傳力度,倡導高素質文明出行。
(三)企業應建立多元化盈利模式
共享單車當前主要盈利模式是押金和租金等,模式比較初級。未來同享單車可嘗試如下多元化盈利模式:1.借助互聯網出售數據,對熱門城市進行數據收集、挖掘與計算,提供精準營銷或進行自我優化,創造更多盈利模式。2.通過與旅游景點、俱樂部和智能地圖等的合作,為游客的不同消費需求提供綠色定制旅游業務。3.在不影響正常尋車和駕駛的合法基礎上,增加廣告收入。例如:根據數據中心的精準定位,為用戶在APP內和車身植入針對性的商品和廣告。
(四)政府與企業合力開發新型技術
政府應通過對企業和科研機構資金的投入和研發政策的支持,合力開發共享單車運營中需要的新技術,同時企業應利用自身力量不斷發展核心高科技,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用戶體驗度。如:1.應用物聯網NB-lOT 技術。其智能鎖相比傳統的機械鎖來說,具有低耗非電力的巨大優勢。同時NB-IOT芯片能讓單車在網絡信號極差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享受租車服務。2.創造智能電源模塊。采用太陽能、鋰電池和SK3主板供電,保證GPS定位和GPRS數據傳輸,解決從電子鎖的供電,到數據的傳輸,再到車輛定位的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共享單車因具有多種優點而獲得政府和消費者的一致認可,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有龐大的市場有待發掘。但其快速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因此,需要在法律法規、用戶管理、盈利模式、技術開發等方面綜合考慮并采取相應對策,締造協調共贏的共享單車市場。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5-11-03.
[2]陳姝含.共享單車行業帶動就業明顯[N].中國經濟時報,2017-09-13(003)
[3]比達咨詢.《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
[4]劉曉媚.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對共享單車行業的分析與發展研究[J].中國商論,2017(17):134-136.
[5]余國磊.淺析“共享單車”運營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7(09):87-88.
[6]劉一席.共享單車城市管理困境及解決對策研究[J].大觀,2017(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