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峰 肖廣江 葉樹強 付華軍 陳水明 毛中偉
摘要 為了驗證森度農用微生物菌劑的施用效果,在廣東新豐地區進行施用森度農用微生物菌劑對水稻主要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對水稻最高苗數、有效穗數、穗長、成穗率等主要農藝性狀均有促進作用;增產效果較好,與等量滅活、習慣施肥和全期不施肥比較,增產差異均達顯著水平以上。
關鍵詞 水稻;森度農用微生物菌劑;農藝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1;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1-0028-02
糧食安全是大國戰略問題,是新時代2個百年目標實現的基石。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進一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水稻的需求,需要在穩定水稻種植面積的前提下提高水稻產量,實現高效利用水肥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壓力[1]。
氮素是水稻產量提升的關鍵驅動力,土壤中重要功能微生物群落豐度、種群結構等因素會直接調節氮素在土壤中的轉化[2-5],進而影響水稻植株對氮素的吸收和水稻產量。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施肥種類和方式會直接導致這些重要功能微生物群落結構和豐度的變化[6-7]。
微生物菌肥是一種含有活體特定功能性微生物的新型肥料,能夠對土壤團粒結構、土壤環境、土壤肥力、養分含量、營養元素轉化吸收、作物農藝性狀和作物產量、產品品質等產生顯著影響[8-10]。微生物菌肥可以有效改良修復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肥效、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可以通過配施微生物菌劑肥來減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使農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應,從而使其生長旺盛、產量增加[11-13]。
為了驗證森度農用微生物菌劑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受廣東省耕地肥料總站委托,新豐縣農業局進行了水稻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效果小區對照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豐城街道龍江村一農戶責任田進行,試驗田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水稻。試驗田土壤分析結果:有機質28.0 g/kg、堿解氮135 mg/kg、有效磷45 mg/kg、速效鉀65 mg/kg、pH值5.3。
1.2 供試材料
供試作物:水稻,品種為恒豐優387。
供試肥料:森度農用微生物菌劑(含解淀粉芽孢桿菌 ≥5.0億個/g),由廣東森度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提供。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處理A:習慣施肥+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處理B:習慣施肥+施用滅活的農用微生物菌劑;CK1:習慣施肥作常規對照;CK2:全期不施任何肥料作空白對照。其中,農用微生物菌劑拌肥施用,基肥拌3.75 kg/hm2,追肥2次,每次拌3.75 kg/hm2。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14],小區面積20 m2。
1.4 試驗實施
水稻于2015年3月16日播種,4月13日插秧。處理A在插秧前施用水稻專用肥450 kg/hm2,與微生物菌劑 3.75 kg/hm2混勻后撒施作底肥;插秧后5 d施用水稻專用肥75 kg/hm2,與微生物菌劑3.75 kg/hm2混勻后撒施作保蘗促穗肥。處理B與處理A同期習慣施肥加滅活的微生物菌劑混勻后撒施。CK1施用水稻專用肥450 kg/hm2作底肥;插秧后5 d施用水稻專用肥75 kg/hm2作促蘗肥,插后10 d施用水稻專用肥150 kg/hm2,撒施作保蘗促穗肥。CK2全期不施任何肥料。7月18日收獲。在試驗期間分別定點調查各處理的水稻主要農藝性狀。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水稻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處理A(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水稻最高苗數分別較處理B、CK1、CK2增加35.25萬、5.85萬、24.00萬株/hm2,增幅分別為6.33%、1.00%和4.22%;有效穗數分別增加3.15萬、3.75萬、87.15萬穗/hm2,增幅分別為1.31%、1.57%和55.87%;穗長分別增加0.4、0.6、3.0 cm,增幅分別為1.76%、2.67%和14.93%;成穗率分別增加0.2、0.3、13.7個百分點;每穗實粒數分別增加6.2、6.5、36.7粒,增幅分別為4.44%、4.67%和33.67%;結實率分別增加0.6、0.6、2.2個百分點;千粒重分別增加0.4、0.3、0.9 g,增幅分別為1.6%、1.2%和3.7%;理論產量分別增加628.45、634.01、4 832.47 kg/hm2,增幅分別為7.51%、7.58%和116.00%;紋枯病發病率分別較處理B、CK1、CK2減少2.1、2.2、0.3個百分點。研究結果表明,水稻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對增加水稻最高苗數、有效穗數、穗長、成穗率等主要農藝性狀均有促進作用,但效果不明顯。
2.2 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從表2、表3可以看出,處理A水稻產量最高,處理B次之,CK2產量最低。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的處理A小區平均產量為17.5 kg,折合產量8 750 kg/hm2,分別較處理B、CK1、CK2增產450、500、4 650 kg/hm2,增幅分別為5.42%、6.06%和113.41%,增產差異分別達顯著、顯著和極顯著水平。由此說明,水稻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有較好的增產效果,增產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對增加水稻最高苗數、有效穗數、穗長、成穗率等主要農藝性狀均有促進作用,但效果不明顯。
水稻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增產效果較好,較同期施用等量滅活的農用微生物菌劑的處理增產5.42%,較習慣施肥的常規對照增產6.06%,增產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較全期不施用任何肥料的空白對照增產113.41%,增產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4 參考文獻
[1] 安寧,范明生,張福鎖,等.水稻最佳作物管理技術的增產增效作用[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5,21(4):846-852.
[2] SHEN J P,ZHANG L M,DI H J,et al.A review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archaea in Chinese soils[J].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2,3:1-7.
[3] 賀紀正,張麗梅.土壤氮素轉化的關鍵微生物過程及機制[J].微生物學通報,2013(1):98-108.
[4] WANG J,WANG W D,GU J D.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nd bacteria after conversion from soybean to rice paddy in albic soils of Northeast China[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4,98:2765-2778.
[5] 侯海軍,秦紅靈,陳春蘭,等.土壤氮循環微生物過程的分子生態學研究進展[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4,35(5):588-594.
[6] 唐海明,肖小平,孫繼民,等.種植不同冬季作物對稻田甲烷、氧化亞氮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的影響[J].生態環境學報,2014,23(5):736-742.
[7] 萬水霞,朱宏斌,唐杉,等.紫云英與化肥配施對安徽沿江雙季稻區土壤生物學特性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5,21(2):387-395.
[8] 紀薇薇,佟倩,沈洋,等.微生物肥在水稻本田上的應用效果試驗[J].北方水稻,2016,47(1):14-16.
[9] 徐培培,沈小燕,沈寅寅,等.哈茨木霉微生物菌劑在水稻上的應用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17(2):102-104.
[10] GUO Xiayu,AI Zhiyong.Effect of Microbial Inoculum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Super Hybrid Rice[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16(11):2396-2398.
[11] 郭夏宇,艾治勇.微生物菌劑肥對超級雜交水稻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15(4):17-19.
[12] 張立峰,丁偉.復合微生物菌肥對水稻苗床土壤養分及pH值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1):67-69.
[13] 徐培培,陸沁婷,石穎皓,等.復合微生物生態肥“黑老虎”在水稻上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12):66.
[14] 于深州.微生物菌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試驗[J].北方水稻,2016,42(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