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英瑜 曹克亮
摘 要:1.現在,隨著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出現,失業率和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的概率被推到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峰。
2.初入職場,首先需要做的是明確自己的定位,擺脫以前在學校里學長學姐帶做項目的依賴態度,樹立強烈的危機和個體意識。
3.其次,不斷向他人學習經驗。
4.第三,積極爭取升職,穩固自己的職場地位。
5.在遇到難題時,首先要做的是對自己的評估。
6.學會調節人際關系。
7.把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切實結合起來。
8.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發現現有的工作并不適合自己。那不妨果斷放棄。
關鍵詞:職場;學校;自我定位;不斷學習;調整磨合;選擇堅持或放棄
現在,隨著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出現,失業率和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的概率被推到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峰。
有研究表明:“在畢業大學生的眼中,學校與職場存在巨大差異,主要體現在與環境的契約關系、任務與要求、責任與壓力、評價標準與反饋機制、人際關系、生活的多元化程度幾個方面。”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剛從學校的溫室里出來的學生一時不適應也在所難免。
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職場所需要的,是能夠及時轉變個人身份、為公司盈利的員工,而不是手把手教怎么做、費心培養的“接班人”。所以,初入職場,首先需要做的是明確自己的定位,擺脫以前在學校里學長學姐帶做項目的依賴態度,樹立強烈的危機和個體意識。要明白,職場的大浪潮不會為了等著你一個人而停止,不能及早站到合適定位的員工終究會被淘汰。在大多數人還傻乎乎的期待著老板憐憫自己是新手的時候,聰明的就業者早已調整好狀態,向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高峰沖刺。就像百米賽跑,如果漫不經心的站在起跑線,等槍聲響起的時候,總不可能免掉遲疑。
其次,不斷向他人學習經驗。職場新人常常會抱怨:自己剛剛踏入職場,什么都不懂, 何況職場不是學校,沒有死記硬背的正確答案和條條框框可供參考。不通人情的一味地要求挖掘自身價值,是否太強人所難。但實踐表明,那些成功的人所一致抱有的態度是:“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頭腦的人不會以為憑著自己的高學歷就能在職場呼風喚雨,他們知道經驗就藏在比他們先到公司的前輩手中。如果能多和這些前輩討教,并活學活用,那必定會在公司新進人中脫穎而出。拿剛剛撒下的種子來做例子吧,它們在經過烈日酷暑,凜冽寒風之后終于破土而出,長成禾苗。這個時候,如果可以得到農民的施肥和呵護,勢必長得比那些無人照料的秧子要快。
第三,積極爭取升職,穩固自己的職場地位。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如果你不能憑著本事在很短的時間站穩腳跟,那覬覦你職位的人難免會蜂擁而上。要知道,“正面的爭取升職,并不代表急功近利,而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而一個只會等待別人發掘自己的人,在老板眼里,其實是種缺乏進取心的表現。”所以,留意在公司的表現機會,其實就是在給自己的升職創造機會。畢竟,老板們都不會喜歡慵慵懶懶,不上進的員工。在他們眼里,一個努力做業績的下屬比什么都需要教的新人更有價值。
但要想升職,肯定不可避免的需要克服很多難題。在遇到這些難題時,首先要做的是對自己的評估。想想自己有沒有能力去獨立解決,如果沒有,可以虛心向老前輩請教,或找有經驗的朋友幫忙。如果是老板吩咐的事情,最好不要推辭,這可能是一種能力的考察,做好后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機遇。新環境就像一個布滿機關的巨大工廠,大多數人只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止步不前。但其實荊棘的背后,藏著的是飛上枝頭的機遇和閃閃亮的黃金。但,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要為了一時逞能而落得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結局。第四,學會調節人際關系。在家靠父母,職場靠關系。不要把公司當成為他人賣命的苦寒之地,每天擺出一張冷冰冰的臭臉。你不微笑著走近別人,別人也永遠不會來討好你。如果每天都端著名校畢業的架子,一段時間下來勢必會淪為‘孤家寡人。要知道,在公司里營結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能讓你在危難時獲得幫助,還能讓你在平時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投票、評獎……等等。
當然,搞好人際關系并不是要陰奉陽違、不擇手段。一個諂媚的人在時間的淘洗下終有一天會被拍死在沙灘。交友必須要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清楚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什么事情做還不如不做。如果對方的要求觸碰到了自己,那一定要學會說不。公司需要的是一個有主見的人,而不是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扛卻難以承重的傻子。
第五,把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切實結合起來。遇事不要先想對自己有什么好處,而應該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有時,舍棄小我,表面上會對自己造成一點損失。但實際上,公司發展了,對個人的前途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有時舍棄小我,方能在日后成就大我。也就是說,不管做什么,目光都要長遠。以上這些均是對職場的適應過程。其中酸甜苦辣的個中滋味,只有親身嘗過才能懂得刻骨銘心。
但牛如果不喝水,絕不能從角里灌。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發現現有的工作并不適合自己。那不妨果斷放棄。因為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參考文獻]
[1]職場不是學校,很多新人還搞不懂這個區別。學校里所有的正確答案都在書里,可是職場里,經驗至上,活學活用才是第一準則。正面的爭取升職,并不代表急功近利,而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而一個只會等待別人發掘自己的人,在老板眼里,其實是種缺乏進取心的表現。——中國知網 張元國 《擺脫新人的升職冷板凳》
[2]在畢業大學生的眼中,學校與職場存在巨大差異,主要體現在與環境的契約關系、任務與要求、責任與壓力、評價標準與反饋機制、人際關系、生活的多元化程度幾個方面;此外,大學生實現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變有一個一般過程,即形成預期、觀察并認清環境、磨合與調適、認可(有條件或無條件)或退出。——中國知網 蔣莉 《從“學校”走向“職場”》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