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強 梁淑霞 李彥樺 張紅 耿建芬 黃振喜
摘要 以紅星、達賽2個草莓品種為試驗材料,比較其在立體栽培條件下的果實品質。結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酸含量、總糖含量達賽明顯低于紅星,差異比較明顯,紅星的果實品質優于達賽。試驗結果可為草莓果實品質改進和立體栽培下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草莓;果實品質;立體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6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1-0080-01
Abstract Taking 2 strawberry varieties(Hongxing and Dasai)as test materials,fruit quality under stereoscopic cultivation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total acid content and total sugar content of Dasai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Hongxing.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and the fruit quality of Hongxing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Dasai.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strawberry fruit quality and variety breeding under stereoscopic cultivation.
Key words strawberry;fruit quality;stereoscopic cultivation
草莓屬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果樹,植株矮小、結果早、見效快、適應強性[1]、營養豐富、酸甜適口,近年備受消費者青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的減少,發展立體無土栽培新技術勢在必行。草莓立體栽培,可以減少連作病害、土傳病害。草莓果實的色澤、單果重大小、內含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壞血酸含量、酸種類和含量、糖種類和含量)、芳香物質、質地等是重要的品質指標,影響人們的經濟收入和攝入的營養成分。草莓立體栽培在我國起步較晚,栽培技術還不夠系統完善,對于立體栽培和基質栽培的適宜品種、立體栽培后各品種的果實品質等研究較少。為此,本文選擇達賽萊克特(達賽)和紅星2個品種進行立體栽培條件下的果實品質研究,為立體栽培草莓的品種選擇和品質改良提供理論根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過程
試驗于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德州學院生態與園林建筑學院智能溫室內進行,立體栽培架:采用A型架,架高2 m,設置4層,左右各3層放置3個栽植槽,最上面放置1個栽植槽,層間距45 cm,種植槽下底寬20 cm、上面寬25 cm、高 26 cm、長1.5 m,一個栽培架放置7個栽培槽,應用水肥一體化,試驗用4個架子?;|采用30%牛糞+10%碎柴草+35% 園土+5% 蛭石+20%腐葉土(牛糞、碎柴草均已腐熟),裝入槽內,高度離槽沿6 cm,選擇較好的達賽和紅星草莓幼苗,定植在栽培槽內,每個槽內種植2個品種,以便采樣,株距15 cm左右,定植后用營養液進行澆灌。嚴格控制室內溫度,白天溫度為22~27 ℃,夜間溫度控制在6~10 ℃之間。摘除草莓的病葉、老葉,并且保證每株有8~10片功能葉。草莓花期進行人工授粉,以此提高草莓的質量和產量。待草莓一次果果實成熟后,用1/10 000電子天平稱取單果重,求平均值,隨機從各個栽植槽摘取大小相似的2個品種草莓各1 000 g,將其洗凈,勻漿,待于測定各項指標。
1.2 測定內容與方法
采用數字折射計PR-101測定草莓可溶性固形物,選用NaOH滴定法滴定;采用HPLC法進行糖酸組分和VC含量測定。用Akhatou[2]的方法對草莓的糖酸組分進行提取和測定,選用高效液相色譜儀515型、Waters 2487 雙波長紫外檢測器測定有機酸組分和VC色譜條件。流動相比例調和為10 mol NH4H2PO4∶甲醇=98∶2(V∶V)。VC的檢測波長為260 nm,有機酸的檢測波長為212 nm,靈敏度為0.52 AUFS,進樣量為12 μL,流速0.88 mL/min,柱溫為27 ℃。選用島津RID-10A示差折光檢測器對糖組分色譜進行檢測,流動相為乙腈∶水=76∶26(V∶V),靈敏度為4.2 AOFS,進樣量為12 μL,流速為0.8 mL/min,柱溫為30 ℃。試驗數據采用 Excel 2003和SPSS 19.0軟件進行整理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草莓果實大小和內含物含量比較
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抗壞血酸含量是衡量草莓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其中可溶性固形物是草莓果實內糖、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溶于水的物質的總含量[3]。由表1可知,紅星單果重36 g,達賽31 g;紅星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出達賽18.3%左右,經方差分析,二者達到顯著差異(P<0.05)??傻味ㄋ岷吭谶_賽和紅星中差別較小,達賽和紅星的糖酸比含量也相對較小。達賽中的抗壞血酸含量為0.28 mg/g,較紅星高出47.4%,但未達到顯著差異水平。
2.2 草莓酸種類及含量比較
草莓可滴定酸含量也是衡量果實品質的重要因素。由表2可知,2個品種草莓中檸檬酸含量最多,其次為草酸、琥珀酸和蘋果酸,且在紅星品種中檢測到乳酸和乙酸,酒石酸僅存在于達賽中。達賽中檸檬酸和草酸的含量均低于紅星,但對于蘋果酸和琥珀酸來說,紅星的含量低于達賽的含量。然而,達賽總酸的含量低于紅星,但二者結果差異較小,這與可滴定酸的結果相統一。
2.3 2個品種草莓糖種類和含量比較
糖的種類、含量以及糖酸比也是決定果實甜度的重要因素。草莓果實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果糖和山梨醇,2個品種的總糖含量分別為43.37、56.84 mg/g,紅星中果糖、蔗糖、山梨醇含量明顯高于達賽,葡萄糖達賽高于紅星,總糖含量紅星高于達賽,方差分析表明,2個品種草莓的各種糖分含量及總糖含量差異較大,達賽的總酸含量也明顯低于紅星,二者的總糖/酸比值差異較小。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紅星、達賽2個草莓品種比較,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總酸、總糖等指標紅星均高于達賽,紅星的果實品質較好,適合作為立體栽培草莓品種。
草莓果實品質由外在品質與內在品質兩部分組成,外在品質包含色澤、大小、果型、種子凹凸情況,內在品質包括內含物(糖、酸、VC、礦物質)、芳香物質、質地。一般認為固酸比大[4]、果實含糖量高、芳香物質多,則果實風味較好、品質高。
草莓立體栽培果實的品質與品種、基質、光照、肥水有很大關系,不同層的果實各物質含量是不同的,如留葉量減少,減少了碳源,導致光合產物減少,造成果實中糖分含量降低[5-6]。對于草莓栽培基質、營養液配比,草莓栽培架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 梁淑霞,鄭世英,耿建芬,等.5個草莓品種室內盆栽觀賞性評價[J].中國果樹,2014(3):47-49.
[2] 沈成國.植物衰老生理與分子生物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22.
[3] GALLETTAG J,MAAS J L,ENNS J M,et al.‘Mohawkstrawberry[J].Ho-rticulturae Scientia,1995,30:631-634.
[4] 朱子龍,王秀峰,王英華,等.草莓無土栽培方式及基質配方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08(8):58-60.
[5] 姜遠茂,彭福田,劉松忠,等.草莓摘葉處理對果實芳香物質的影響[J].園藝學報,2004,31(2):230-232.
[6] 周歷萍,王淑珍,姜慧燕,等.浙江省草莓主栽品種果實品質比較[J].浙江農業科學,2014(3):36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