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春 許延敏
摘要 總結了高寒地區保護地絲瓜豐產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種子處理、播種育苗、選地整地、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絲瓜;豐產;栽培技術;高寒地區
中圖分類號 S642.4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1-0082-02
絲瓜為一年生葫蘆科攀緣植物,喜高溫,種子在30 ℃左右發芽較快,植株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5~30 ℃,開花結果期要求30 ℃左右的高溫,10 ℃以下幼苗生長受到抑制,在高寒的大興安嶺地區種植絲瓜需要保護地育苗、移栽棚室栽培,以保證其正常開花結實。在大興安嶺地區利用保護地種植棒絲瓜,整個生育期少有病蟲害發生,7月中下旬開始進行采收,平均單株產量2.0~2.5 kg,產量可達60 t/hm2左右,是一種營養及經濟價值極高的蔬菜,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具有較高的推廣種植價值。現將其豐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 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絲瓜分為梭角絲瓜、棒絲瓜、線絲瓜等品種。適合大興安嶺地區種植的主要品種是棒絲瓜,也叫肉絲瓜。
選用湖南棒絲瓜品種,用種量3.0~4.5 kg/hm2。種子經55 ℃熱水燙種,冷卻后常溫浸種8~10 h之后,置于30 ℃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投冼1~2次,3~4 d后出芽。
2 播種育苗
采用新土或未種過瓜類蔬菜的園田土8 份和腐熟的有機肥2 份過篩后混勻,將其裝入8 cm×10 cm營養缽中,澆透溫水后待播[1]。
于2月末至3月初將出芽的種子平播于營養缽內,覆細土2~3 cm,上覆塑料膜保溫保濕,白天保持25~30 ℃,夜間最低溫度不低于12 ℃,出苗后可采用黑色遮陽網于中午時分覆蓋1~2 h,適當縮短日照時數,以提高花芽分化率,連續覆蓋5~7 d能有效降低第1雌花節位,促進早開花、早結果。育苗室溫度控制在12~25 ℃之間,經50 d左右幼苗長至5~7片真葉時開始伸蔓,此時可定植。幼苗移植前7~10 d,適當控水,加大通風降溫煉苗,以培育壯苗[2]。
3 選地整地
絲瓜為需肥、需水量較大的蔬菜,種植棚內土壤需選擇有機質含量較高且不易肥水流失的壤土或黏壤土為宜。
在定植前1個月進行扣棚工作,即在3月末至4月初,根據大棚面積用厚度為10~12 mm的無滴抗老化聚乙烯大棚膜1 575 kg/hm2。
絲瓜是需肥量較大的蔬菜,要結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有機肥45~60 t/hm2和三元復合肥600 kg/hm2,施肥后深耕,耕深35 cm左右,之后耙平起壟,行距70 cm,壟高30 cm。
4 定植
根據定植安全期確定定植時間,當棚內最低氣溫穩定通過8~10 ℃時,且持續1周左右,10 cm土溫穩定通過10 ℃即可定植。定植時間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選晴天定植。
定植時,要求秧苗長到5~6葉1心,定植株行距為50 cm×70 cm,保苗2.85萬株/hm2,定植后澆足底水,緩苗后及時中耕培土,努力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
5 田間管理
5.1 水分管理
絲瓜喜濕潤,怕干旱,土壤含水量達到70%以上時才能保證絲瓜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一般每隔1周左右選擇在4:00—5:00澆水1次,尤其在絲瓜進入結果期后,更要保持土壤和空氣的相對濕度,從而避免結瓜期果實纖維化,失去食用價值[3]。
5.2 施肥管理
植株定植緩苗至主蔓爬上棚架,根據植株長勢情況進行追肥,可施稀薄人糞尿1 500~3 000 kg/hm2。絲瓜進入盛果期后,消耗的養分較大,為滿足作物生長需要,應每隔10~12 d施用人糞尿6 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或復合肥225 kg/hm2。
5.3 枝蔓管理
當植株枝蔓長到30 cm以上時及時引蔓,并根據植株長勢隨時進行人工引蔓綁蔓,將過多的瘦弱側蔓摘除,留下雌花較多的枝蔓進行管理。另外,為減少植株營養消耗,盛果期還應摘除過密老葉、黃葉、卷須以及多余的雄花等。
5.4 人工輔助授粉
絲瓜是雌雄同株異花作物,在保護地栽培由于授粉不良,需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工作,以提高坐瓜率。絲瓜植株進入開花期后,在傍晚或清晨摘取盛開的雄花,去掉花瓣,將花粉輕輕涂抹在雌花的柱頭上,每朵雄花授1朵雌花即可[4]。
5.5 瓜條管理
絲瓜結果期間,如有剛結的小瓜被瓜蔓、卷須或吊繩等纏繞時,要及時將其捋順,防止形成畸形瓜,同時摘除病瓜、化瓜,以免病害傳播。
5.6 通風管理
絲瓜喜溫耐熱,當棚內最高溫度達到32 ℃以上時進行通風,不能放底風和串堂風,可從頂部和腰部放風,后期根據植株長勢及棚內溫度進行大通風。
6 病蟲害防治
棒絲瓜的抗病性較強,在大興安嶺地區栽培少有病蟲害發生。蟲害主要有瓜蚜和斜紋夜蛾等,絲瓜蚜蟲可選用功夫乳油或撲蚜靈噴霧防治;斜紋夜蛾等可選用馬拉硫磷或天王星乳油噴霧防治。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和葉枯病,絲瓜病毒病的防治以防治蚜蟲為主,可選用病毒A防治;絲瓜葉枯病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防治。
7 采收
當絲瓜果實長度達到15~35 cm、果實直徑達3~5 cm,果形為長棒形、果色嫩綠、果實手感柔軟時即可采收。絲瓜食用部分為嫩果,一般開花后10~12 d為采收適期,采收過遲,絲瓜肉內纖維增多,品質變劣甚至不能食用,還會影響植株以后的生長發育。
對達到采收標準的絲瓜,于每天清晨用剪子在絲瓜果柄處剪斷,為避免絲瓜外皮刮蹭可用軟紙包好,放入筐內,切勿擠壓。通過適當的田間管理,絲瓜在大興安嶺地區可一直采收到10月初早霜前后。
8 參考文獻
[1] 汪潤生,鄭廣東.絲瓜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5):145-146.
[2] 曠碧峰,劉志華,陳祖華,等.絲瓜栽培技術要點[J].上海蔬菜,2015(1):37-40.
[3] 秦偉,陳昆.保護地絲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4):74.
[4] 鮑繼友,孫瀟瀟,謝玲,等.大棚絲瓜沼液高產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6(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