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嫻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審美的需求與人文生活文化的崛起,使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順應了這個時代的藝術潮流。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在時代發展的要求下,為藝術創作者們探索某種精神出路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這樣的題材創作具有民族性和原生態性,作為藝術形象,這意味著它在進入畫家畫面之前就具備了某種排他的特性,以及屬于自己獨特的審美特殊性,使得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更加在美的方面凸顯其價值意義。新時期以來漆畫家們創作的作品面貌大多具有濃重地域文化精神的審美品質。惠安女這一特殊的群體是福建地域風貌的特色文化,通過對其現實生活形態的考察以及藝術形象的分析理解,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更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
關鍵詞:惠安女;漆畫;創作;美學價值
一、形象的獨特之美
(一)惠安女形象成為繪畫制作創作題材的歷史背景
惠安女是一個獨特的群體,她們身上所具有的生命意義和具有民族魅力的外在服飾美,都很容易成為漆畫家們所關注的創作形象,并且正是題材的可畫性及民族獨特性,才使得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帶有藝術視覺效應,使畫面更加有獨特的韻味,符合當下人們對于美的審美需求。
惠安女獨特的形象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統一結合,她們自身凝結著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形式意蘊,是漆畫家們所追求的審美價值。生長在海濱的惠安女,在其生命進程中,逐漸凝結著閩南地區人民作為“海的兒女”的諸多優點,是閩南地區人民的一個精神縮影,擁有人的品格中很多美好的品質:善良、勇敢、踏實、勤勞,如此的精神品質依然在傳承,她們在辛苦的生活中書寫著自己的人生畫卷,完成了幸福美滿家園的締造。在新時代,人們對這種品質給予了肯定的精神價值。
因此,在漆畫創作中,惠安女題材成為了漆畫創作主題的隱喻性修辭,有著屬于自己的意象價值,并賦予了漆畫創作在藝術發展中獨特之美。
(二)惠安女漆畫題材形象的創新性
現代與傳統生活痕跡的交融
惠安女獨特的藝術形象是當下時代發展中多樣化的產物,并且我們可以從她們的生活中和自身表現上,似乎可以看到歷史文化記憶在當下的展開,這樣的沉淀產生了一種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這樣的氣息溝通了傳統與當下人類生活圖景的橋梁。時代在變遷,惠安女形象題材的繪畫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傳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新時期的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畫家把現代的元素融入到其中,結合傳統的文化生活,使得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更具有特殊的地域文化之貌。
二、精湛的髹漆技法之美
(一)創作中髹漆技法的傳承
中國傳統的漆藝技法負載了厚重的中國文化,現代漆畫作為一個畫種還比較年輕,但依附于漆器表面作為髹飾的歷史卻十分悠久。漆畫在發展初期為擺脫漆器傳統工藝的束縛,有一段時間曾經效仿油畫等畫種來創作和發展漆畫,這種方法雖然愚笨,但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習慣,并且對推進漆畫藝術的大眾化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例如十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漆畫作品中金獎作品《織情敘意》更是將髹漆技法的傳承體現了完美的一面,整幅畫呈現出了高調的色彩基調,使整張畫面清晰的分為黑白灰三大關系,色彩具有樸實性,并且在單一的色調環境中尋找細微的變化。根據時代的發展,藝術家的思想更加開闊,創作更加大膽,畫面中漆粉的應用更加多變,包括在畫面最亮部分蛋殼色彩的使用,更加突出了髹漆技法的傳承,并用不同種類和顏色的蛋殼區分冷暖明暗,使畫面有微妙的色彩變化。在髹漆技法上使得在層次空間的表現上更為生動自由。傳承與發展并存,在傳承的基礎上發展前進,使髹漆技法更加的精湛,展現出在技法上屬于自身獨特的美學價值。
(二)創作中髹漆技法的拓展
當下中國漆畫的髹漆技法學會了包容與兼收,它吸收日本的變涂、蒔繪技法,越南的磨顯技法,兼收并蓄,運用大自然萬千材料,使得中國現當代的漆畫的髹漆技法更加的成熟,并且使中國現當代的漆畫具有獨特的漆語言。理念的碰撞,題材的嘗試,都將影響漆畫家的創作風格,更使得在創作中髹漆技法的拓展與嘗試得以突破。以惠安女為題材的漆畫家們,無一例外的都在傳統漆畫藝術中和現代漆畫藝術中尋求共同之處,或者是在中西藝術交流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在各種藝術樣式中尋找可資借鑒的突破口。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藝術文化多元化進程的前進步伐,目前的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越來越趨向于個性化和多樣化,使得刻板的畫面風格變得更加有活力。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不在有局限性,更要的是一種突破性。運用漆畫創作展現這種獨特的生命力,多半也是因為髹漆技法的嘗試與創新,使得漆畫這一門類具有獨特的表現力。
根據歷年的漆畫展覽,在1999年第九屆全國美展中金獎獲得者蘇國偉老師的《花季》就是取材于惠安女,作者突破以往的常規模式,加強了畫面中的裝飾風格,整幅畫中主要展現了幾個身著華麗服飾的花季惠安女,并且采用“分割透疊”的構圖手法創作,使得畫面中的惠安女身影和豐富多變的髹飾技法完美融合,展現了不一樣的美感。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展中,湯志義老師的漆畫作品《漁歌飄至》獲得金獎。湯志義老師的畫摒棄了傳統漆畫的重調子而是將畫面中的霧天運用了高明度的調子表現,在傳統的表現技法上拓展了獨特的髹漆技法。傳統的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略顯沉悶隨之被打破,翹首盼歸的惠安女不再沉重隱忍,而是衣袂飄飄、靈動曼妙,使得畫面更加的生動美妙起來,這樣的美更加具有不一樣的美學價值。在湯志義老師看來,惠安女是被眾畫家反復取材的對象,而勤勞堅韌的生活品質以及肩負著生活重壓,這種生活狀態則被視為惠安女的典型情態,就是這樣的思想使得創作者更加的突破自我,打破常規,使得漆畫在髹漆技法上更是在不斷地創新與完善。
現代漆畫藝術創作和以前呆板傳統的漆畫藝術創造不同,它更加注重人文藝術生活品質,惠安女題材漆畫的出現就是自由地抒發創作者對惠安女情感的思想產物,各個時代的優秀漆畫作品都展現了時代的特點。在創作中不同髹漆技法的創新也是一個時代對漆畫認識的創新,展現各個時代中不同的漆畫語言。
三、獨具匠心之美——材料
在現代漆畫創作中材料是重要的媒介,是漆畫的重要文化背景。漆畫的無限“可能性”正是基于它廣泛的材料性而產生的。在漆畫中,天然的大漆是最主要的媒介,除大漆之外,還有金、銀、鋁以及蛋殼、螺鈿等都是漆畫創作中最常用到的材料。并且,大漆是一種樹脂,不能直接運用,要通過加工制作才能夠制作出基本的大漆顏色,這樣的顏色種類少之又少,因此,作為漆畫最重要的媒介,大漆也在不斷地創新與嘗試。入漆顏料也是多種多樣的,除銀朱之外,還會加入鈦白和石黃等色彩礦物質顏料,使得大漆的顏色越來越豐富。因為漆畫材料的特殊性,漆畫具有繪畫和工藝的雙重性。所以,漆畫材料具有大自然賦予的獨具匠心之美。
新時期以來的漆畫創作者們不斷地在嘗試與創新中摸索著前進,首先他們從漆畫獨特的材料上入手,加深了材料在畫面的主體地位,并嘗試著通過材料的質感以及肌理的不同來豐富畫面,使得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不單單是因為它的題材而受到關注,也可以運用百變的材料使得惠安女題材的漆畫作品越來越有獨特的美學價值產生。經過漆畫創作者獨特的創新理念,使得材料與畫面色彩以及構圖形成了完美的結合與統一,并使傳統的漆畫創作形式以新的面貌呈現出來,這樣的方法無疑為藝術創作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新的語境。甚至在一些藝術作品中,材料直接從繪畫的從屬地位中釋放出來,開始尋求在畫面中的自我表現。
在漆畫創作中,大漆已經作為現代漆畫最根本的媒介是無法被取代的,它是漆畫的根本,天然大漆可以因罩染厚薄不同而收隱約含蓄之效。在現當代的漆畫創作中更加體現這一魅力,例如鄭力為老師的代表作《拉網》,把一幅畫分為最突出的兩種顏色紅與黑,這樣的方式很刺激欣賞者的視覺神經達到一種視覺沖擊力,在歷史上朱紅和漆黑所形成的對立之美是咱們中華民族更古不變的偏愛,這種景象不是創作者客觀塑造而成的,而是通過這種裝飾風格的色彩基調把漆畫材料的美學價值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漆畫中不僅僅是漆的表現,漆的包容性很強,例如蛋殼、漆皮、螺鈿、石片、木片、漆皮等等,可以鑲嵌的東西都可以運用到漆畫中,因為有些顏色單單是大漆不能達到的,蛋殼就可以彌補整個畫面的高光處,螺鈿可以使畫面更加的多彩斑斕,貼金銀箔更是使畫面明艷動人,更加的透亮等,材料的運用能更好的描繪出惠安女的魅力之處。
總結
惠安女題材漆畫的創作已經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生動局面,在當下的藝術創作風格變化多樣,但精神缺失的情況下,漆畫創作者們以其自身關注現實的責任意識和富于個性的藝術創作手法,體現了其精神內涵及以人為本的理念與精神自主相結合的藝術表現,這樣的方法更加突出了惠安女題材漆畫創作的美學價值,使人們值得學習與借鑒。一個高超的畫家會用材料與髹漆技法把題材變得更加新穎,使漆語言更加得天獨厚,前提這個繪畫題材是值得漆畫創作者們深入抒發感情的。天然大漆與惠安女題材繪畫創作的碰撞,使得畫風具有了獨特的韻味,以優良于其他繪畫語言的漆畫語言,創新與發展當代漆畫藝術以自立于藝術之林。漆畫的未來前景無可限量,惠安女題材的漆畫創作更沒有終止,未來的惠安女題材還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學價值。
[參考文獻]
[1]湯志義. 從歷屆全國美展漆畫獲獎作品看福建漆畫藝術的傳承與創新[J].美術,2014
[2]孟祥玲, 中國現代漆畫創作的民族個性化[J].藝術教育,2010
[3]林公翔, 時代的映像_心靈的探尋_翁振新惠安女題材水墨作品的美學意義[J].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2
[4]翁振新,黃志強,為了那一片碧海藍天_福建惠安女題材繪畫創作探析[J].藝苑,2006
[5]高一花,惠風惠語-談惠安女題材的繪畫創作[J].美術大觀,2010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