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芳 曹克亮
摘 要:舒伯生涯發展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判斷標準:個體可以通過生涯發展理論清晰地看到自己處于生涯發展的哪個階段并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以及做到何種程度。同時通過透徹理解生涯發展理論中的“自我”概念、生涯整合觀念、循環發展理論等會對我們的生活和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作用。在個人生涯發展中掌握并運用舒伯生涯發展理論中的概念和觀點,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漫漫人生路,我們豈能蹉跎歲月!
關鍵詞:舒伯生涯發展理論;自我;個人生涯發展
一、舒伯生涯發展理論概述
舒伯把職業生涯的發展視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伴隨著人類走完他們的一生。這個理論的主要觀點有:
(一)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舒伯生涯發展理論的核心?!白晕摇笔敲總€人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它包括了對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認識以及對自己周圍所處環境和周圍人對自己如何評價的認識。正確認識并評價自己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它決定了你對各種事物,包括情感、意志、行動的理解,進而采用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處理辦法。齊王在聽取了鄒忌地勸諫后,立刻認識到自己地不足,隨后便下令改革[1];魯迅先生也曾如是說:“我雖時時在鞭撻他人,但更多是在無情地剖析我自己?!狈▏骷伊_梭是正確認識自我地典型代表,他的《懺悔錄》讓人們讀來感到觸目驚心,書中詳細真實記錄了盧梭地一生,包括了他曾經做過小偷、拋棄摯友、嫁禍他人地種種丑陋行徑,但是正因為他把自己剖析地體無完膚,他才真正意義上認識自己,超越自己[2]。真正認識自己的人不僅要認識現在和將來的自己,還要對過去的自己有透徹的了解并正確對待過去所做的一切行為。古往今來,不少人對“自我”這個概念做了大量的研究:詹姆斯的“經驗自我”和“純粹自我”;費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羅杰斯的“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米德的“客我”和“主我”;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識發展階段論……用舒伯的話說:“職業生涯就是對自我的實踐?!?/p>
(二) 生涯發展階段
1 什么是舒伯的職業生涯發展論
舒伯的職業生涯發展論是指建立在一種生涯整合觀念之上的,強調的是主客觀的互相作用,這種互相作用實際上系統地闡述了一種生涯發展的應然模式,并被視為一種獨立的理論流派。
生涯整合觀念:(1)人是有差異的;(2)職業選擇與適應是一個連續過程;(3)職業發展過程具有可塑性。
2 舒伯的職業生涯發展論的構成
(1) 生涯發展階段
a.成長期(出生至14歲):在這時期,個人所要做的是通過學校學習、社會活動來認識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義,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態度、工作態度。
b.探索期(15歲至24歲):職業認同階段,個人在這一時期里擁有初步的職業選擇范圍并為之準備或者實踐。同時個人要深化對職業和工作的認識,將學習成果和實踐經驗沉淀結晶,具體化自己的職業偏向,并初步實施。
c.建立期(25歲至44歲):個人主要是在不斷的挑戰中穩定工作,并學會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合理的均衡。
d.維持期(45歲至65歲)。個體已經找到了適合的領域,并努力保持在這個領域的成就,主要鞏固已有的地位并力爭有所提升。
e.衰退期(65歲以后)。該階段的重心逐步由工作向家庭和休閑轉移,個人開始安排退休和開始退休生活,精神上尋求新的滿足點。
(2) 職業循環發展理論
在后期的研究中,舒伯又進一步深化了生涯發展階段理論:他將每個發展階段同樣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五個階段,提出人生發展按照的是螺旋循環發展模式。但所有的發展階段理論里,舒伯都強調個人重視生涯發展的規律,根據發展階段安排自己的任務,也要合理塑造生涯發展的過程,使得各個階段能夠如期而至,并符合它們應有的意義。
(3) 生命彩虹圖
a.橫貫一生的彩虹——生活廣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圖中,橫向層面代表的是橫跨一生的生活廣度。彩虹的外層顯示人生主要的發展階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齡:成長期(約相當于兒童期)、探索期(約相當于青春期)、建立期(約相當于成人前期)、維持期(約相當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約相當于老年期)。在這五個主要的人生發展階段內,各個階段還有小的階段,舒伯特別強調各個時期的年齡劃分有相當大的彈性,應依據個體的不同情況而定。
b.縱貫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間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圖中,縱向層面代表的是縱貫上下的生活空間。由一組職位和角色所組成。舒伯認為人在一生當中必須扮演九種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兒童、學生、休閑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長、父母和退休者。
以上即為舒伯生涯發展理論的核心內容。
二 、舒伯職業發展理論對個人生涯發展的意義與影響
(一) 個人生涯發展的概述
個人生涯發展在此指的是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舒伯認為:“生涯是個人終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個過程,生涯的發展是以人為中心的。而職業生涯是一個人在就業領域所經歷的一系列崗位、工作或職業以及相關的態度、價值觀、愿望等連續的過程。”顧名思義,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即為以個人為中心,其在一生中在就業領域所扮演的角色或者所擔任的職務的不斷進步變化以及在思想上的更新換代,既包括量變,又包括質變;既有正向的變化,又有負向的變化。
(二) 舒伯職業發展理論對個人生涯發展的影響
現代社會物欲橫流,很多人對自己沒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他們或過高的看重自己,亦或過低的貶低自己,從而使自己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更甚至會誤入歧途。而此時舒伯職業發展理論提出了“自我”的概念,要求每個人要對自己全方位進行公正合理的評價,認識自己的一切。一是要對自己的生理狀態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形體外貌和性別以及精神狀態;二是對自己心理狀態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氣質、性格、理想、信念、興趣愛好等;三是對自己與周圍關系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與他人的人際交往關系。通過對自己準確的評價,會使自己知道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要在哪方面進行彌補改進,要在哪方面繼續保持進步,進而在以一個最好的自己面對求職過程中的艱難險阻。
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多人都會找不清前進的方向,此時此刻,舒伯的職業發展理論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為你提供了前進的道路。職業發展理論把人的一生分為五個階段: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每個段都有其對應的年齡和各自的任務和目標,同時每個階段又可以分成五個這樣的小階段,往復循環,參照這個標準,迷失的人會找到屬于他自己以后的道路,取得最后的成功。
從根本上來說,舒伯職業發展理論只是一個理論,可能對于大部分來說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有可能對于少部分的人它是如糟粕般毫無用處甚至還會有一定的危害性,因而,對于個人生涯發展它只能是一個輔助性的工具,而非起決定作用的。
(三) 舒伯職業發展理論對個人生涯發展的影響
發展理論與大多數理論相同,他都是由一個人或幾個人創建而來的,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按照這個理論進行,也許有人成功,但舒伯職業也許有人會失敗,這取決于每個人如何去使用它。對于其本身而言,它對于個人生涯發展理論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告訴人們在不同的年齡段大致要做什么以及要完成什么樣的目標和任務。
[參考文獻]
[1]作者:西漢劉向.《戰國策》.中華書局出版社2012-06-01
[2]作者:(法)盧梭.《懺悔錄》.王東瑩譯.團結出版社2016-10 第一版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