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惠珍
摘 要:習近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內收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外納全球各族人民的先進文明的價值普遍認知,具體內容既把握時代特點,又聯(lián)合民族精神,實質在于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如實表達。為了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從教育引導、規(guī)章制度以及精神文明建設這三個途徑共同出發(f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習近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意義
引言
當今國內、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國防等領域都在承受著重重考驗。為了更好地解決道德滑坡、精神焦慮等社會普遍問題,習近平對我們國家和民族在現(xiàn)階段應該堅守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科學發(fā)展觀,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理念、新要求、新戰(zhàn)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能夠幫助很多人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厘清其與其他價值取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1.1體現(xiàn)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在黨的十八大會議報告上,明確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最新科學認識,更是我國在堅持走符合我國國情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必然會堅持的價值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就是社會主義,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公民層面依次出發(fā),生動描述了社會主義的理想狀態(tài):國家發(fā)展要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建設目標;社會進步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為前進方向;公民日?;顒佣家稀皭蹏⒕礃I(yè)、誠信、友善”的行為準則。
習近平指出:我國將要建設的社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這是由我國基本國情決定的。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1]。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第一個倡導詞“富強”含義十分接近:只有強國富家才意味著人民終于擺脫了貧困和剝削,完成共同富裕的目標。社會主義另一個本質要求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只有大力解放社會生產力才能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中的“自由”、“平等”和“公正”。
1.2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根基。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之間薪火相傳。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深深烙印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身上、心里,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影響至深至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整地繼承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先進思想理念,才能成為全社會的價值共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凝聚了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精神追求、價值觀指向等,是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理論。一旦脫離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片沃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再也找不到立足之地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揭露了中華文化對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巨大影響力。如果缺少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會失去活力,像一株沒有源泉灌溉和養(yǎng)分滋養(yǎng)的小樹苗一樣,漸漸干枯,再也無法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緊密圍繞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周圍,才能維持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1.3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古往今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都擁有各自的核心價值觀。不同價值觀之間常常會發(fā)生摩擦,并在摩擦過程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規(guī)、固步自封,只會關閉對外交流通道,限制民族文化發(fā)展。文明因交流融合而豐富多彩,中國文明也不是完全照搬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有選擇性地學習、借鑒了一些民族和國家的文明成果[2]。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勤奮好學、開放包容的民族,善于從不同的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yǎng)來豐富和發(fā)展自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蘊含著價值觀念的中國文明,需要以包容的心態(tài)、更高的格局來看待世界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明。以世界文明的一般價值理念為基礎,結合我國時下發(fā)展情況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洋為中用、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科學的方式完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價值觀自信。
1.4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相結合
習近平明確強調并指出“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chuàng)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3]。優(yōu)秀的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累積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具體表現(xiàn)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這股“精氣神”,把全體中華兒女、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在我國實施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披荊斬棘,攻堅克難。隨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了當今時代精神的核心。為了維持自身的先進性,黨對原有理論和實踐經驗進行了提煉、總結,最終確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習近平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的闡述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發(fā)展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必經之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融合而來的偉大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中國共產黨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大創(chuàng)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立的過程實質上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探索和分析。倡導“以人為本、實事求是”的主流價值觀,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進一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信息化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也日趨全面化,既包括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力量對比,又有思想文化之間的碰撞和較量?!拔幕酰瑒t國弱;文化強,則國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匯聚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傳播先進的思想理論,塑造良好的國際形象,增強國際影響力。
我國正處于改革發(fā)展的轉型時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帶來了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變遷,精神文明發(fā)展與經濟增長、財富累加一樣,都是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重要方面。經濟體制改革、產業(yè)結構調整、城鄉(xiāng)結構變化、社會關系變動衍生出貧富分化加劇、官員腐敗墮落、貨品以假亂真、商人唯利是圖、行業(yè)不正當競爭等一系列社會不良現(xiàn)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趁虛而入,讓人們開始漸漸推崇金錢至上,放棄了對信仰的追求,造成了社會誠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因此,為了有效避免社會整體運行失控,人民心理行為失衡,應迅速摒棄落后、消極的價值追求,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重塑意識形態(tài),盡最大努力培養(yǎng)社會成員在價值追求和思想品德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構筑社會共享的價值體系,凝聚民心和民族力量,齊心協(xié)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3.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加強教育的引導作用。1.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造成直接影響。因此,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必須要以身作則,做好家庭教育工作;2.學校教育:學校是青少年開展德育學習的地方,廣大教師應秉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從課上學習到課下練習,不斷向學生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除了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外,還可以通過講故事、學習經驗分享等方式引導他們樹立遠大志向、培育美好心靈;3.社會教育:黨員干部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驅力量,是群眾學習、模仿的榜樣。他們以身作則,帶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正確的價值導向和優(yōu)秀品質帶到群眾身邊。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制度、政策、法律的保障和規(guī)范。制度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之有效的重要保障,為社會各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和人們日常生活行為準則、禮儀規(guī)范等找到健全的依據(jù),提高社會群眾的價值自覺性;政策制定要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預留出實踐機會,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層面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法律規(guī)定可以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處于穩(wěn)定有序的法治環(huán)境中,通過立法、執(zhí)法來解決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的利益沖突,約束人們行為,整合社會秩序,最終形成利于人們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氛圍。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與精神文明建設齊頭并進。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和實施有了更多心得體會——在他看來,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到各種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之中”[4],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參與社會各項精神文明建設,仔細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構筑的精神文明新生活。為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接地氣,我們還需要將其進行有效轉化,使之以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多樣化形式存在于人們的各項社會生活活動中。
結語
“任何一種主流價值觀念的確立,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間還不長,要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戰(zhàn)略任務做好,必須從具體事情抓起?!绷暯降纳鐣髁x核心價值觀已成功通過了多次實踐考驗,只有認真學習、領悟貫徹才能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3—12—24(01).
[3]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
[4]習近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N].人民日報,2014-01-01.
(作者單位:中共古田縣委黨校,福建 古田 3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