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超文
[摘 要]全國卷地理考試大綱說明中明確指出,側重對學生四大核心能力的考評。就全國卷地理試卷每一小題分析,都考查了學生解讀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如何正確獲取與全面解讀地圖信息、文字材料信息、表格信息是做好高考地理題的關鍵,也是做正確每一地理題的前提。教師課堂教學尤其重視這一能力的培養,運用多媒體信息與課件、教材、地理題等等為載體,進行解讀獲取地理信息能力提升,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正確解讀;全面獲取地理信息;地理地圖信息;文字材料信息;地理表格信息;地理圖名;地理圖例;表頭;表格橫向信息,表格縱向信息;語文閱讀能力
新高考全國卷地理卷對學生的能力考評是重點,大綱中就明確指出側重學生四大能力即:解讀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與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闡釋與描述地理事物特征、規律、方法的能力;探究與論證地理事物、地理現象的能力。其中解讀獲取地理信息是最重要的一項能力,每一道地理題都涉及到對此能力的考評,學生能夠正確而全面解讀地理圖、文、表信息,才有機會作對每一地理題。可見培養學生正確解讀獲取地理信息是獲取地理高分的首要條件。
怎樣培養學生解讀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呢?師生清楚地認識到全國卷地理高考題的地理信息載體有哪些類型,即:地圖信息、文字材料、表格信息,高考地理題有一個突出的特征,無地圖不成地理題。培養學生正確全面獲取地理地圖信息更加重要。求學生能夠對高考的常見地圖認知與把控。高考全國卷地圖常見分類:地理景觀圖、區域地圖、氣候資料圖、各種地理統計圖、等值線地圖、各種地形圖等等。學生必須掌握各種地圖的特點,區別各種地圖的判讀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的課堂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教會學生正確全面讀取地圖。尤其運用多媒體網絡的地理地圖為教學對象,多媒體地圖形式多樣。從形形色色的地圖中,我們不難發現,讀取地圖的一般方法:先讀地圖名稱,獲取該地圖的主體思想,從宏觀認知該地圖的主題。再讀圖例,圖例是我們認知與把控地圖最佳的載體,它涉及到我們對地圖的準確認知,是解讀地圖信息的關鍵,我們把地圖圖例分類,然后從地理材料語言進行鏈接與聯系,準確預測圖文信息的關聯性。全國卷地理試卷地圖圖例一般干凈利索,沒有無用的圖例信息,不能放過每一個圖例信息。再次我們能夠直觀獲取地圖上的直接地理信息,識別出地理位置、經緯網等等背景信息,把地理圖例與直觀信息鏈接,獲取全面的直觀地圖信息。
該流域圖名為巴西亞馬孫流域等高線地圖,圖例自然要素是河流、沼澤;人文要素有城市與等高線。可以推斷出等高線與沼澤與河流含沙量相關,該地圖直接信息主要是關于亞馬孫河流、內格羅河流、布朗庫河流的等高線地圖,還是巴西亞馬孫流域區域地圖,它是以經緯網為背景;該地圖間接信息是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河流的開發治理、河流的洪澇等等幾大考向。從該地圖設問內格羅河流腐殖質含量大但泥沙量少的原因。腐殖質大小與該流域生物量大小相關,該流域從地圖信息得知,地處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區域,且文字信息告知是熱帶雨林景觀,我們就推斷出生物量大,地表腐殖質就豐富。含沙量這一信息從地圖發現內格羅河流流經區域等高線參數值是200米以下的海拔高度,流水速度慢,河流沉積量大,河流含沙量小。且該流域有大量沼澤分布 ,沼澤有調節水量與沙量的作用,間接信息該流域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熱帶雨林廣泛分布,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強,得出內格羅河流含沙量小。
文字材料信息側重學生對語文的閱讀能力的考評。這不但要求學生能夠從語文的角度讀懂文字材料信息,而且還要求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翻譯成地理考點。這種文字材料信息量大,學生閱讀時候既要高效又要準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就高。怎樣才能高效閱讀這些文字材料,方法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們在課堂上或者在課后評價地理試卷時,從高考的視角給學生一些處理地理文字材料的一般方法,首先是抓每一句的關鍵詞,有用的詞語用下劃線方式處理,然后看看該文字材料的主題,該材料究竟介紹了什么地理知識,抓住主干,第三步抓每個關鍵詞語的內在聯系;最后把這一系列的關鍵詞語與地理考點鏈接在一起。從而破解出該地理題的最佳答案,并且聯系的觀點,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分析清楚知識的邏輯聯系,主要注意知識的完整性,力保全面準確。我們還是以2016年全國卷地理二卷為例分析,莊園經濟是一種實現農業資源聚集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多元化、管理企業化、建設生態化的經營組織模式。某縣生產的優質鐵觀音茶獲得“中國地理標志”認證。該縣茶企業通過整合特色山水,建設集茶種植、茶葉加工儲存、旅游和文化為一體的現代茶莊園。
從2016年全國卷新課標二卷第一組選擇題發現,該地理題改變了傳統以地理圖為載體,把地理信息改編成純粹的文字材料,這要求學生對語文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文字材料關鍵詞語:莊園經濟、資源聚集化、中國地理標志、現代茶莊,地理信息處理現代莊園經濟集品牌、資源、休閑、旅游為一體。從該地理題考查學生對莊園經濟的主導區位條件,以及現代莊園與傳統莊園進的最主要的差異。第一問涉及到材料信息中的主要關鍵詞語是鐵觀音獲取中國地理標志,還涉及到農業資源聚集化,它反應出該農業經濟走集約化,打造品牌。展示出該莊園經濟主導區位是知名品牌鐵觀音,即是原料作為主導區位,第二問與題干知識的聯系是生產規模化,代表了產量高,經營多元化,體現了該經濟變單一經濟為多元化的發展方向。管理企業化也說明了鐵觀音經濟延長了產業鏈,提升該產品附加值。經濟效益更加高。
關于表格信息的獲取。我們應該讓學生知曉表格的結構,一般表格包含了表頭,表格的欄目內容有橫向信息、縱向信息、表格數據信息等等,一般情況表頭反應的是該表格的主干知識,是該表格的中心信息。橫向與縱向信息一般是該地理信息的主體內容,既可以是文字材料,更多的可以是地理數據信息,它們表達的是該地理信息的主體。解讀表格信息時,首先運用表頭信息獲取該地理要素的主要考試方向,預測該地理事物可能的一些考試方法,然后,讀取并且獲取文字、數字材料信息表層含義,其次獲取該系列的地理信息的發展變化,準確提取高考考點知識。我們還是以2016年全國二卷第36題第二問為案例。
該表頭是法國羅訥河整治不同階段的主要措施,我們不難提取的考向是河流的開發與整治。表格以文字信息為主要載體,橫向信息是該河流開發的時間、措施、整治與開發方向,縱向信息是三大開發階段。從橫向與縱向信息得出的主要考點是河流問題與河流開發與整治的措施。從不同的時間體現整治的措施在發展變化,也就是表格信息的發展變化。第一階段的信息給了措施是裁彎取直,而與我們的治理項目是防洪、航運,這有地理邏輯聯系,第二階段是河流梯級開發也有防洪,更有發電,治理河流灘地就是農耕,與農業開發相關。該表格要求我們能夠調運關于河流開發的五個方向的考點知識:水能開發,綜合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工業,綜合開發第三產業,保護河流生態環境。
學生要做好高考題,首先得具備解讀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只有把地理地圖、文字材料、表格信息準確全面把握,我們才能夠順利調動與運用地理知識,才能夠解決不同的地理問題。正確而全面解讀并獲取地理信息是作對每一高考地理題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全國卷考試大綱》2016年版考試說明.
[2]2016年全國卷地理卷一、二、三卷.
[3] 《 區域地理教材》王樹生主編王樹聲工作室 山東圖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