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俊
[摘 要]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特別是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初次接觸作文,由句到段,由段到篇,是個轉折點,因此,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 ; 起步作文 ;有效嘗試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三年級是學生寫作的起步階段。如何打好學生作文起步階段的基礎,讓學生贏在作文起跑線上,是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師所面臨的棘手問題。為什么說“棘手”呢?一是學生沒有留心觀察事物,積累沉淀少;二是對所經歷的事回想起來印象模糊,作文顯得空洞,無話可說。針對這些問題,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激發寫作興趣. 讓孩子乘興而上
興趣是學寫作文最好的老師。三年級是小學非常重要的過渡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必須在這個階段喚起學生對寫作文的興趣,激發起寫作文的潛能。我認為首先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信心。我非常注重三年級第一節作文課的指導,一定要讓孩子們在起點上感到寫作文不是難事。這就對我們三年級語文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充分備好課,做好學生的寫前指導。為了寫好一次作文,有時需要一周的時間去鋪墊,目的是讓學生在寫前有充分的情感體驗,等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老師再進行寫法指導,自然就“水道渠成”了。
二、注重語言積累.讓孩子拾級而上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使孩子們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那就得需要豐厚的語言積累,就得引源頭活水,及早解決他們“無米下鍋”的問題,讓他們拾級而上。因此我把作文教學的前期重點放在了引領學生讀書上。從二年級下冊開始,我每周利用一節課時間給學生朗讀美文或讓學生互相交流欣賞美文。有時還會從報刊書籍中精心篩選出一些短小精悍、啟迪智慧的文章在課堂上朗讀。空閑時間我會走入學生中間,告訴他們我近期讀了什么好書,情節何等曲折,內容何等感人,以激起他們讀書的欲望,然后推薦學生買書品讀,并布置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讀完。讀完書后,及時召開讀書報告會,以便讓學生有讀書交流的陣地。這樣,學生就產生了讀書興趣,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
另外“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與課外閱讀相配套的就是優美句段的摘抄。三年級伊始,我就安排孩子準備“積累本”,將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好詞佳句都寫到這個小本上。然后也會找時間讓學生們在一起交流。在摘抄的過程中,學生對詞句的理解便會得到升華。我不但讓學生讀、記,我還要求背。學生必須會背課文中指定的優美片段,甚至整篇課文,背名言警句,背自己的讀書摘抄,背唐詩宋詞。背得特別好的同學獎勵課外書。在我的堅持下,學生從被迫到習慣再到超額完成任務,逐漸愛上了“背書”。經過這樣的逐級訓練,學生頭腦中自然會儲存豐富的語言材料,用的時候信手拈來。
三、堅持勤于練筆,讓孩子盤旋而上
俗話說:“勤寫筆下生花。”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多練多寫,不要僅限于每冊課本要求的八次寫作文訓練,要加大訓練量,增加練筆的機會,學生的寫作水平才會逐漸提高。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增加學生的生活和語言上的積累,我在課堂上創設就文取材、一箭雙雕的“小練筆”,把語言形式的運用和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彼此交融,和諧運行。比如我經常這樣傲:精彩段落,仿一仿;動情之處,抒一抒;課文插圖,寫一寫;懸念結尾,續一續。在這樣巧妙的練筆訓練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另外,針對三年級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我在班級開展了接力日記活動。具體做法是:我將全班學生按座位分成6個小組,組內成員輪流寫日記,輪流擔任組長,每天交一次,一周統計總分,評出等級。日記命題有時為命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有時是故事接龍,有時是詞語聯文……內容精彩紛呈,形式不拘一格。日記本在同學手中傳遞,智慧的火花、合作的激情也由此傳遞。第二天的課堂上,我再挑選最優日記在班上當眾朗讀,從而收到了“點上開花,面上結果;的效果。我還會抓住孩子生活中的各種寫作契機,比如學校召開金秋體育節、留下美麗的秋天、課間操評比等孩子們喜歡關注的活動,馬上讓學生動筆,寫下自己的活動經歷,這樣的寫作孩子們有話可說。
四、發揮評價作用,讓孩子隨評而上
面對三年級的孩子,他們剛剛接觸作文,我就著重教給他們自己評改的方法,督促學生養成自改習慣。首先,大聲朗讀,讀中悟錯。每次作文后,我都安排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作文,邊讀邊尋找不對、不妥、不通之處,用鉛筆修改錯字、錯標點和病句,做到作文沒有錯別字,語句也通順。其次,輕聲慢讀,讀中選“美”。自評后還要互評。我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由優、中、差三類學生組成,相互間用藍色圓珠筆進行評改。這樣,在修改過程中,后進生學到了批改的方法,中等生、優等生在示范過程中,也提高了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在學生互改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學生做到兩點:第一,要認真“尋寶”,要多從別人的作文中尋找值得自己學習的優點。第二,要細心“挑刺”,挑出被批改作文中值得修改的地方,努力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以利于作者修改。最后一個環節才是教師批改。教師批改時,主要看學生文章的整篇布局以及本次寫作文的要求,并進行縱向比較,學生是否比上次的作文有進步。評改時注重兩個方面:第一,批語激勵。不僅評文,也要評人,對作文慢的就求“快”,對性格急的就求“穩”,對懶于觀察的就求“勤”,對敢于創新的就求“準”,等等。第二,放大亮點。小學生初學作文,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的做法是用“放大鏡”發現學生寫作文中的亮點,大力表揚,讓學生從中領悟作文的寫法。
學習語文,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要想提高學生習作水平,要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以“練”為主,把作文教學滲透到整個語文教學中,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