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養寧
[摘 要]國民的經濟水平提高以及國家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以及人們對自身的身體素質需求增長。體育健康在健康生活中的作用越顯重要,終身運動的觀念滲透到人們的日常活動中去,消費觀念不再滿足于生存需要,精神需求自我實現也被人們重視起來,體育價值觀念有了新的轉變,這給大學生額戶外體育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選題。戶外運動進展日以迅猛,并在中國掀起一股浪潮,通過對武漢東湖學院學生的戶外運動進行調查,組織學生參加戶外拓展運動,分析開展以及及其存在問題的因素,提出合理建議,幫助學生適度、合理、科學的進行活動,淺析探討大學生戶外拓展運動需求及行為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戶外;拓展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使人常青,這是一個通曉的道理。尤其是久居都市的“工作蟲”(對一些只會工作不會休閑的人的稱呼)和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階層就更有意義。野外旅行是一種綜合意義上的文化體育活動,體育運動表現在我們必須身體力行的去遠足、登山、做各種各樣的平常很少做的雜活;而文化活動就更為豐富了,可以說體育活動是載體,而文化活動則是更高意義上的內容。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這個道理。而且有不少知識及經歷是不可能從書本中得到、學到的。我們在旅行之中增長了見識、豐富了人生的經歷,不能到了白頭尚不知木耳從腐木上所生。
一、 戶外拓展選題的背景
戶外拓展運動是一個非常廣闊的領域,有著復雜的類別和各種層次的技術要求,幾乎涵蓋了所有戶外拓展型運動項目。國家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對戶外拓展運動的定義表述為:一組以自然環境為場地的帶有探險性質或體驗探險的體育項目群。戶外拓展運動是在體驗中接受培訓的特殊教育方式,是一種適用于現代人和現代組織的全新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手段,它利用戶外自然環境,精心設計的。戶外拓展運動在國外早已有了五六十年的發展歷史,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戶外拓展運動才開始從歐美傳入我國。近年來,戶外拓展運動已經在我國部分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的青年群體中蓬勃展開。戶外拓展運動具有綜合活動性、高峰探險性、挑戰極限性、刺激性和自我教育的特性,可以有效把健身、旅游、探險、娛樂、人際交流緊密結合起來。由發展戶外拓展運動而衍生出來的戶外拓展培訓公司及俱樂部,已日益成為推動戶外運動健康發展的重要載體。
目前,武漢市已有大大小小數百家多家從事戶外拓展培訓公司和組織機構,這為當地發展戶外拓展運動提供了有利保障。已經在2017年暑假組建實踐隊進行一次社會實踐,作為我們這個項目的最好案例,提高項目的說服力。
二、戶外拓展運動創新特色概述
近年來國家對休閑旅游發展做出政策引導,居民消費能力逐漸增長,以家庭為單位的旅游消費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便利,建立線上平臺,通過網絡分享、預訂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線上平臺發展迅猛,也為在線旅游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客觀條件。
隨著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的加大,社會發展需求對我國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提出改進方向,尤其在大學體育教育上,需要對傳統模式進行變革創新,要求學生全面面健康發展的同時,還需要培養心里健康和社會壓力承受的適應能力。戶外拓展訓練就是參與人通過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自主解決問題和團隊能力,培養心里承受能力,最終運用到自身工作和生活中,通過高校開展戶外拓展訓練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以后的體育教學中可以穿插戶外拓展的實踐教學,前期理論教學,后期實踐教學。在高校體育課上得到應用,能夠多方面的應用,提高學生素質,具有無法比擬的特點。
多元化特點:戶外拓展包含各式各樣的項目,有登山、扎帳篷、行軍、定向越野、攀巖、漂流。多元化的運動項目也培養多元化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體能素質、合作意識、協調能力、適應能力,全身心投入。
極限挑戰:項目具有一定的難度,甚至是極限,訓練了心里承受能力,培養學生的戰勝勇氣,樹立正確的三觀。主動性:不僅僅是理論,發揮主觀能動性完成任務,做到學以致用。
三、當代大學生戶外運動服務體系結構
本文對國內外先進的理論與實踐成果進行整合,參考各類文獻資料,提出以下建議:從服務層次上構建起大學生戶外運動服務體系框架。建立以下體系架構:組織管理體系、條件支持體系、監測評估體系、創新體系等。這幾個體系相互促進,相互支持,共同推進大學生戶外運動服務體系的發展。
1.組織管理體系
當前,大部分戶外運動活動都由高校體育部門發起并組織高校其他部門加以落實。現有組織體系協調與整合效果好,使大學生戶外活動開展的質量與效率得以提高。成熟且有效的體系,對于當前大學生存在的模糊運動問題,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在運動訓練中, 可以同時配合開展一些競賽性或實踐性項目,這是組織管理機構需要考慮的內容。
2.條件支持體系
條件支持包含了硬件與軟件兩方面內容,這是條件系統得以有效運行的基礎保障。從硬件上看,資金、基礎設施建設是開展戶外運動的先決條件,“軟實力”建設也是強調的內容。首先,需要將完整的法律法規制度構建好;其次,需要運用多媒體等新興網絡媒體進行輿論宣傳,還可以構建戶外運動咨詢系統。大學生戶外運動體育咨詢系統具備的功能有:對大學生體質進行檢測, 在戶外活動基礎上定期對學生的綜合健康水平進行評價,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找到新型鍛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體系;邀請專家來校,對不同學生體質給出針對性的運動方式,幫助學生找到科學、健康的健身方式。
3.監測評估體系
監測評估體系也是運動服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可以建立質量檢測與評估小組,對大學生戶外運動服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與檢測。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構建方便、快捷、系統的信息網絡體系,為戶外運動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運動信息,使學生的戶外運動咨詢得到滿足,分清戶外運動體系與信息層次,進而使戶外文化得到更好的共享與宣傳。
4.創新體系研究
大學生戶外運動服務體系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生需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先將戶外運動研究創新體系建立起來。其組成人員需要具備綜合的專業能力,對當代大學生戶外運動的認識有所了解,對這些運動人群需求有正確認識,多與不同層次學生保持溝通聯系,不斷對體系進行完善與創新,進而與時代發展需求相適應。
四、優化建議
高校要對大學生戶外運動有正確認識,不斷滿足大學生戶外運動需求,使大學生在追求運動目標上更加順利、積極;高校領導要加強對基礎設施、環境的建設,增強大學生戶外運動意識,強化網絡建設與宣傳,促進高校文化建 設;對于地區發展落后、各項建設不成熟的地區,高校可以與社區聯合,共享運動設施與場地,進而確保大學生戶外運動的有序、可持續發展,積極開展體育學院的資源整合與優化,多開設一些與戶外運動相關的專業化課程,使人才培養與時代相適應,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戶外運動人才;將高校體育教師與醫務人員參與性充分調動起來,發揮各方面優勢,對戶外運動方式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張志堅. 高校戶外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R]. 湖南教育學院,2015.
[2]李正賢.大學生戶外運動課程內容安全問題的理論研究——以戶外拓展訓練為例[A].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體育學)論文集[C].2008.
[3]劉寶軍,李啟暢.普通高校大學生戶外運動開展現狀調查研究——以桂林市高校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