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潔 白智江
摘要 本文介紹了余慶縣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項目的實施目標、實施內容和實施效果,總結了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提出了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建議,以期為當地有效防治茶葉病蟲害提供參考。
關鍵詞 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貴州余慶
中圖分類號 S435.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1-0144-03
茶葉是余慶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傳統產業和新發展產業,常年種植面積1.2萬 hm2。為確保茶葉產業的持續發展,提升茶葉產品質量,2017年余慶縣植保植檢站在全縣組織實施了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項目實施情況報告如下。
1 項目實施目標
開展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范,計劃實施示范面積2 000 hm2,其中核心示范面積200 hm2;核心示范區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50%以上,總體防控效果達80%以上;農產品農藥殘留符合國家標準,茶葉產品出口歐盟。
2 項目實施內容
2.1 項目實施單位
項目實施單位為余慶縣植保植檢站,協作單位為松煙鎮農業服務中心、關興鎮農業服務中心。實施主體為余慶縣玉河茶葉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余慶縣尖峰茶葉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余慶縣沙堆云峰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余慶縣大木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2.2 項目實施地點及形式
實施地點位于松煙鎮二龍村、關興鎮沙堆村茶葉種植區,以“專業合作社+農戶”形式,建立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區。
2.3 項目主要實施綠色防控技術
2.3.1 殺蟲燈誘蟲技術。安裝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10臺,每2 hm2安裝1臺,實施核心示范面積20 hm2。誘殺地老虎、金龜子類、斜紋夜蛾、小茶蛾、天蛾等害蟲,降低田間害蟲蟲源基數[1]。
2.3.2 扇吸式捕蟲器誘蟲技術。安裝太陽能多功能扇吸式智能捕蟲器10臺,每2 hm2安裝1臺,實施核心示范面積20 hm2。誘殺地老虎、金龜子類、斜紋夜蛾、小茶蛾、天蛾等害蟲,降低田間害蟲蟲源基數。
2.3.3 黃板誘蟲技術。懸掛黃板7.2萬張,密度為450張/hm2,實施核心示范面積160 hm2。防治茶蚜、茶假眼小綠葉蟬、黑粉刺虱等,降低田間害蟲蟲源基數。
2.3.4 多功能房誘蟲技術。安裝多功能房屋型害蟲誘捕器100 臺,安裝密度為60臺/hm2,實施核心示范面積1.6 hm2。誘殺茶蚜、茶假眼小綠葉蟬、黑粉刺虱及鱗翅目害蟲,降低田間害蟲蟲源基數。
2.3.5 復合誘殺器誘蟲技術。安裝自控式害蟲復合誘殺器100 臺,密度為60臺/hm2,實施核心示范1.6 hm2。誘殺茶假眼小綠葉蟬、黑粉刺虱及鱗翅目害蟲,降低田間害蟲蟲源基數[2]。
2.3.6 糖醋液誘蟲技術。懸掛糖醋液誘蟲瓶200個,懸掛密度為60個/hm2,實施核心示范面積3.3 hm2。誘殺茶毛蟲等鱗翅目害蟲,降低田間害蟲蟲源基數。
2.3.7 茶葉專用農藥防治技術。選擇使用茶葉專用農藥,根據田間病蟲發生情況適時對癥用藥,提高病蟲防治效果,實施核心示范面積16 hm2。
2.4 項目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技術
在項目示范區,統一時間、統一方法、統一處方,集中開展茶葉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實施核心示范面積33 hm2,達到減少農藥使用量、減少施藥用工、提高防治效果的目標。
3 項目實施效果
3.1 項目完成情況
2017年完成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面積2 173 hm2,超過計劃目標173 hm2,增幅8.67%,其中核心示范面積216 hm2,超計劃8.20%。核心示范區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52.43%,超過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50%以上的項目要求;總體防控效果為87.50%,超過防控效果80%以上的項目要求。生產茶葉產品出口歐盟,達到農產品農藥殘留符合國家標準的項目要求。項目實施區茶葉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產品質量,提升了“余慶茶、干凈茶”的形象,推動了貴州省特色優勢作物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發展行動。
3.2 項目實施效果
3.2.1 提高防治效果,控制病蟲發生危害。經調查,項目核心示范區病蟲害平均防治效果為87.50%。其中,茶假眼小綠葉蟬平均防治效果為98.55%,較非項目區平均防治效果(85.23%)提高15.63%;茶棍薊馬平均防治效果為95.51%,較非項目區平均防治效果(83.16%)提高14.84%;黑刺粉虱平均防治效果為94.55%,較非項目區平均防治效果(83.90%)提高12.69%;茶餅病平均防治效果為61.40%,較非項目區平均防治效果(54.21%)提高13.30%(表1)。
3.2.2 減少施藥用工,解決農業用工矛盾。茶葉非項目區每季農作物施藥4~5次,用工量3.0~4.5個工日/公頃次,需投入防治用工15~18個工日/hm2。項目核心示范區完成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面積216 hm2,施藥3~4次,實際施藥共用工811個工日,平均防治用工量為3.75個工日/hm2,項目核心示范區較非項目區減少防治施藥1次,減少防治用工10.5個工日/hm2,總計節省施藥用工2 272個工日,減少了施藥用工,解決了農業用工矛盾。
茶葉非項目區防治用工費用1 200~1 500元/hm2,項目核心示范區防治承包費用900元/hm2,節藥防治用工費用300~600元/hm2,總計節約防治用工費用12.98萬元。
3.2.3 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項目核心示范區與非項目區相比,茶葉農藥使用量減少4.05 kg/hm2,減少農藥使用量52.43%,總計減少農藥使用量935.1 kg,達到了示范區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50%以上的項目指標要求。項目核心示范區與非項目區相比,茶葉農藥費用減少402.75元/hm2,減少農藥費用60.07%,總計減少農藥費用9.13萬元(表2)。降低了防治成本,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專業合作社在施藥季節前購買了簡易人身保險,施藥人員在防治時均采取了防護措施,在項目核心示范區無農藥中毒事件發生。
3.2.4 增加作物單產,提高經濟效益。對項目核心示范區和非項目區茶葉臨田測產驗收,項目核心示范區和非項目區驗收高、中、低樣本各2個,驗收結果表明,項目核心示范區較非項目區茶葉平均增產450 kg/hm2,平均增產率為12.24%(表3)。項目核心示范區病蟲害損失率2.37%,達到病蟲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的項目指標要求,生產茶葉產品達到歐盟標準,綠茶產品出口歐盟。
綜上可知,項目核心示范區較非項目區累計增加產值150.41萬元,節省防治用工費用12.98萬元、減少農藥費用9.13萬元,項目核心示范區總計增加產值172.52萬元。項目核心示范區累計投入防治用工費用19.44萬元、投入農藥費用6.00萬元、投入統防統治資金(含宣傳、培訓等費用)20.00萬元,總計投入45.44萬元,茶葉投入產出比為1∶3.80。
4 項目采取的主要措施
4.1 強化組織領導,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余慶縣農牧局領導高度重視,切實加強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任務的落實和監督管理工作。縣農牧局領導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帶領縣植保植檢站深入茶葉種植區開展調研,選擇確定項目實施地點。同時,成立了余慶縣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項目實施小組,明確職責,明確任務,確保項目有序實施。
4.2 強化方案制定,明確項目實施內容
7月3日,縣農牧局下發了“關于印發《余慶縣2017年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明確了項目實施目標、實施單位及時間、實施地點及規模、主要實施綠色防控技術、經費使用預算、組織管理措施等內容,為全面完成項目實施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7月26日,縣農牧局向縣人民政府上報了“關于2017年省級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項)使用的請示”,確保了項目資金合理使用。
4.3 強化資金管理,嚴格項目物資采購
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強化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嚴格物資采購驗收程序。7月6—7日,縣農牧局成立項目物資詢價采購小組,對項目采購物資實行公開采購,共采購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10臺、太陽能多功能扇吸式智能捕蟲器10臺、多功能房屋型害蟲誘捕器100個、自控式害蟲復合誘殺器100個、可降解黃板3.4萬張、常規黃板3.8萬張、電動噴霧器35臺、多功能靜電噴霧器2臺、茶葉專用農藥500瓶、糖醋液誘蟲瓶200個,共計采購資金167 105元。7月18日,縣農牧局下發了《關于印發<余慶縣2017年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項目采購物資分配方案>的通知》,明確了項目采購物資分配方案和驗收工作要求。
4.4 強化技術融合,提升示范技術水平
在項目實施示范區,突出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做到“三集中”(集中地點、集中時間、集中人力)、“三統一”(統一方案、統一標準、統一實施),高標準、高質量辦好示范基地,提升示范技術水平[3]。7月27—28日,在松煙鎮二龍村、關興鎮沙堆村茶葉種植區組織實施了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實施核心示范面積216 hm2,在茶園冬季修剪后使用石硫合劑清園的基礎上,大力推廣殺蟲燈誘蟲技術、扇吸式捕蟲器誘蟲技術、黃板誘蟲技術、多功能房誘蟲技術、復合誘殺器誘蟲技術、糖醋液誘蟲技術、毒餌站滅鼠技術、種植花木生態防控、及時采青控蟲、開展田間測報、在低齡若蟲盛發高峰期施藥防治等技術,融合展示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減少了農藥施用次數和使用量;制作安裝項目示范牌2塊、綠色防控技術展示牌30塊、試驗研究展示牌1塊,懸掛宣傳標語4幅,強化示范展示,提高示范宣傳效果。
8月2日,遵義市植保植檢站站長、研究員一行4人深入松煙、關興茶葉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基地,現場查看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展示情況。8月14日,余慶縣2017年農牧系統第三季度人才工作推進會代表80人,參觀了關興鎮茶葉病蟲綠色防控基地。8月17日,貴州省農委黨組成員、總農藝師黃俊明,貴州省植保植檢站站長、研究員朱怡,貴州省植保植檢站科長、研究員談孝鳳,遵義市農委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張杰,遵義市植保植檢站站長、研究員楊光燦等專家領導,參觀了松煙鎮茶葉病蟲綠色防控基地,對余慶縣實施的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示范點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成效明顯,具有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4.5 強化資金管理,嚴格物資采購驗收
嚴格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組織實施,強化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和實施情況督促檢查,實行專款專用,嚴格物資采購驗收程序。物資采購實行公開采購,集中安裝,統一驗收。項目實施結束后,由縣農牧局成立項目驗收小組,對項目實施內容分項進行實地檢查驗收,形成專門驗收報告,作為支付項目采購物資資金的主要依據。
5 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建議
5.1 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政策支持,加大獎勵政策支持力度
植保工作是一項公益性、減災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各級政府應將植保工作納入政府行為,要牢固樹立“綠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各級政府應出臺相應的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獎勵扶持政策,明確綠色防控的補助方式、補貼內容、獎勵措施等。
5.2 轉變投入方式,強化項目投入,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
整合有關項目資金,統一管理,加大投入。設立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資金支持力度。同時,明確一定比例的工作經費,用于各級植保部門開展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示范研究和推廣應用[4]。
5.3 轉變工作方法,強化示范推廣,加大綠色防控推廣力度
各級植保部門要轉變工作方法,將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作為今后一段時間的重點工作內容;把過去將項目資金全部用于購買農藥等物資,轉變為開展綠色防控示范推廣。同時,加強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示范推廣,增加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面;加強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標準體系的研究和制訂,實現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5.4 轉變實施主體,強化龍頭帶動,加大實施主體扶持力度
將過去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辦示范點以植保部門為實施主體,轉變為以專業合作社、公司、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組織作為綠色防控實施主體,強化龍頭示范帶動作用,促進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推廣工作的開展。同時,加大對實施主體開展綠色防控的物資和經費支持力度。
6 參考文獻
[1] 朱祚亮,胡昌華,余昌清,等.宜都市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J].湖北農業科學,2017,56(8):1477-1479.
[2] 王勇,鄭和斌,歐高財.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促進茶葉產業提質升級中的作用[J].中國植保導刊,2015,35(12):77-80.
[3] 李麗偉.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探索與推廣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4,30(8):225-226.
[4] 陳銀方,蘭建軍,葉春福,等.松陽縣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3(11):141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