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登峰
摘要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做好玉米收獲機相關維護和故障處理對提高采收作業效率和農民增產增收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介紹了玉米收獲機的潤滑保養、液壓系統維護以及“跑糧”處理方法,以期為玉米收獲機的科學使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玉米收獲機;潤滑保養;液壓系統;“跑糧”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S225.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1-0177-01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玉米田間機械化作業率越來越高。現在通常用玉米收獲機進行采收,玉米收獲機已從一種新興機型轉變成為一種普遍機具,它具有摘穗、剝皮、脫粒甚至處理莖稈的作用,是一種功能較齊全的機械設備。玉米收獲機結構復雜,但由于田間工作環境惡劣,加上其運動部件經常受到磨損,常造成機器發生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應做好玉米收獲機的潤滑保養與液壓系統維護工作,并及時處理玉米采收過程中出現的“跑糧”現象。
1 玉米收獲機潤滑保養
1.1 按要求添加潤滑油
玉米收獲機發動機油箱內含有2個刻度,添加潤滑油時應使油面在2個刻度之間,這是添加潤滑油的標準[1]。油面如果在下刻度線以下,則容易導致機油溫度過高、潤滑不良,甚至燒瓦等問題;油面如果在上刻度線以上,則機油容易竄入燃燒室,加劇機械零件的磨損,甚至造成活塞咬死或損壞。加潤滑油前,應將油嘴、加油口、潤滑部位擦拭干凈。玉米聯合收獲機試運轉結束后或經過較長時間運行,應將齒輪油、發動機油、底殼機油更換或過濾后再用。
1.2 檢查摩擦部位的工作溫度
玉米收獲機摩擦部位的溫度過高,容易發生事故。因此,一旦檢查到工作溫度過高時,應立即進行修復和潤滑。對于不能立即修復潤滑的部位,應盡量縮短潤滑的時間間隔。潤滑時,對于能夠拆卸的軸承、軸套、滑塊等應拆卸下來并用機油清洗干凈,重裝后加注潤滑油。另外,每年作業結束后應將含油軸承拆卸下來,放于機油中浸泡補油。行走離合器分離軸承和軸套必須拆卸后進行潤滑,一般每年進行1次。
1.3 外露轉動部位的潤滑保養
在停車狀態下,將鏈條、齒輪上的油泥、灰塵擦拭干凈,再均勻抹上潤滑油,每天進行1次。此外,每4 d左右卸下套筒滾子鏈,用汽油清洗干凈,然后在熱機油中浸泡一段時間。
1.4 其他
通常7 d對收獲機進行檢查1次。如果發現漏油,應及時找出原因并解決;如果發現油位不足,應先檢查余油是否變質,若變質則應棄去并更換新油,若未變質則應加入相同的潤滑油。入庫前,各個注油點應注滿油,對于開式傳動齒輪、刀具等未涂漆的表面應涂油防銹。各部位傳動鏈應卸下,清洗后經機油浸泡入庫存放。
2 玉米收獲機液壓系統維護
玉米收獲機的液壓系統較復雜,在工作時容易發生故障。因此,應采取科學措施,對玉米收獲機的液壓系統進行維護,減少故障發生。一是將收獲機割臺放到最低位置,以檢查液壓油箱的油面,如果油面過低,應及時按照說明書標示的液壓油進行補充[2];二是新的玉米收獲機工作30 h后應更換1次液壓油,之后每年更換1次液壓油;三是更換液壓油前,應將加油口、加油工具清洗干凈;四是為了防止固體雜質混入液壓系統中,應將液壓油沉淀后再加注。
3 玉米收獲機“跑糧”處理方法
3.1 掌握正確的前進速度和喂入量
收獲機的工作效率與收割機的前進速度、喂入量有關。收割機有額定的喂入量,要保證其喂入量在額定范圍內,如果超過額定范圍,則收割機處于超負荷工作范圍內,不利于玉米的正常收割[3]。收獲機的前進速度應根據玉米的高度、產量進行控制,如果前進速度過快,則收獲機來不及清選。
3.2 及時處理空氣濾清器堵塞問題
空氣濾清器影響發動機的轉速。一旦空氣濾清器堵塞,會造成進氣量不足、發動機負荷增大、轉速降低、清選篩的抖動頻率下降,進而造成篩子“跑糧”。因此,一旦發動機轉速減慢,應檢查空氣濾清器是否堵塞,如果堵塞應及時清理。
3.3 控制好拔禾輪的旋轉速度
拔禾輪的旋轉速度應與收獲機的前進速度相配合,其影響著玉米的落粒率。旋轉速度過快、過慢都會造成落粒[4]。另外,如果拔禾輪的位置過高,也會造成玉米落粒。因此,應根據玉米植株的高低、收獲機的前進速度,合理控制拔禾輪的位置和旋轉速度。
3.4 合理調整脫粒間隙
凹板間隙過小會使脫粒機構的揉搓能力增強,將莖稈搓得很短,從而進入到篩子中。此時,應盡量放大凹板間隙,脫粒的最小間隙不應<4 mm。
3.5 靈活調整清選部位
玉米作物的成熟度和含水量影響清選部位篩片的開度。一般來說成熟低、含水量高的作物,篩片的開度大;成熟度高、含水量低的作物,篩片的開度相對較小。篩片分為上篩片和下篩片,一般上篩片的開度大于下篩片。
4 參考文獻
[1] 馬永紅.玉米收獲機械保養注意事項[J].環球市場,2017(11):47.
[2] 張怡.玉米聯合收割機潤滑保養要點[J].湖北農機化,2016(5):45.
[3] 高利軍,解海濱,姚建輝.玉米聯合收獲機割臺液壓系統常見故障與排除[J].南方農機,2017,48(2):16-17.
[4] 崔冶,楊振興,劉立國,等.聯合收割機“跑糧”問題的分析與解決[J].現代農機,2017(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