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正光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作為城市交通大動脈和大城市公共交通,城軌交通已經成為我國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技術創新的重要陣地。因此,建設城軌交通強國,是建設交通強國的集中之意,是我們每個城軌交通人應當擔負起的歷史責任。
半個多世紀以來,特別是近20多年來,我國城軌交通快速發展,已有34座城市公建成165條運營線路,運營里程已達到5033公里,其中北京、上海的城軌交通網絡均超過600公里,已進入大規模網絡化運營階段。
與此同時,從投融資、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到裝備制造,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配套產業鏈。
因此可以說我國城軌交通事業取得巨大的成就,已經成為城軌交通大國。特別是經過近年來的自主創新,突破了車輛和信號CBTC等關鍵核心技術。北京、上海、廣州在國際地鐵行業COMet對標中均已進入前十名。也可以說,我國城軌交通事業正在逐漸變得強起來,國際地鐵行業中取得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8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高峰論壇主題確定為“由大到強,邁向城軌新時代”,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進一步推動行業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從戰略的高度思考城軌交通強國建設,從而推動我國由城軌交通大國向強國轉變,促進城軌交通高質量發展。
城軌交通作為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交通服務方式,既有運營服務,又規劃、設計、施工和裝備制造,還涉及到投融資商業開發等多個方面,多種屬性于一體,兼具公益性質和產業特征,因此推動城軌交通由大變強注意把握重點,提綱挈領,以實現由點到面的突破。當下建設城軌交通強國應當關注理念創新、技術創新與運營服務提升。
思想理念決定著城軌交通發展方向。使城軌交通健康發展有效保障,更是城軌交通強國的核心內涵。技術創新是推動城軌交通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建設城軌交通強國的主要抓手。
運營服務則是城軌交通的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城軌交通強國的最終標志,城軌交通強國建設首先要注重科學理念引領,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樹立以乘客為中心的服務需求導向,以運營服務為主導的城軌交通建設發展理念,無論是規劃、設計、建設還是裝備制造和運營管理,城軌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應當堅持以乘客服務需求為導向,堅持以運營服務主導城軌交通建設和創新發展。

城軌交通強國建設注重抓好技術創新,鼓勵運用技術創新的技術和裝備,規劃設計建設和裝備企業要根植于我國城軌交通的土壤,以滿足乘客和運營服務需求為導向,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提高技術服務和產品質量,要加強原創技術的研發與突破,力爭搶占發展先機,引領城軌交通關鍵技術的新突破和新發展。同時要用好我國城軌交通巨大的市場規模,統籌規劃持續做好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要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在已有成果基礎上,不斷實現走出去,不斷增強我國城軌交通的國際競爭力。
城軌交通強國建設要注重不斷提高運營服務水平,2017年全國城軌交通客運量已達到185億人次,城軌交通已成為人民群眾出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鐵終將成為都市生活方式和生活時尚。乘坐是否舒適快捷、換乘是否方便、延伸增值服務是否增進日常生活,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因此,運營服務是城軌交通核心環節,已經是我國城軌軌道是否強大最終要求和標準,加大推進人工智能、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技術的應用,新技術的應用推進城軌交通運營管理現代化,向技術和管理創新要安全,要效率要服務。
要進一步提升服務理念,更加注重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高品質出行服務。應對大規模網絡化運營、大客流統計和公共安全的挑戰中不斷提高我國城軌交通的安全水平、出行效率和服務水準,努力打造領先世界的中國服務標桿和中國服務標準。
近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一直積極促進我國城軌交通的自主創新,先后爭取了1.8G專用頻段,提出了LTE技術路線及其規范,推出燕房線自動運行系統,重慶CBTC互聯互通等示范工程建設,一手抓示范工程,一手抓標準建設,逐步推動中國標準、中國制式、中國品牌的形成。
我們將以此次高峰論壇的舉辦為契機,更加注重支持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更加注重推動服務水平提高,更加注重推動城軌交通高質量發展。
讓我們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堅定的信念,繼續埋頭苦干,努力推動城軌交通強國建設,為建設交通強國貢獻更大的力量。
謝正光,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會長
根據謝正光在2018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高峰論壇上的發言速記整理,略有刪減,未經主講人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