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工程建設專委會
6月12日,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工程建設專業委員會協辦的2018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高峰論壇·分論壇三——軌道交通勘測關鍵技術研討會暨論壇啟動儀式在北京召開。工程建設專委會各委員單位代表,協會秘書處,各專業委員會代表,以及來自各業主單位代表、高等院校、軌道交通勘測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行業嘉賓及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敏華、副秘書長黃建偉出席論壇和啟動儀式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軌道交通集團總工程師陳湘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協會專家學術委顧問、同濟大學盧耀如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岳清瑞院士(陳曉剛代);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勘察設計大師許再良;資深軌道交通巖土專家、廣州地鐵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竺維彬;寧波軌道交通集團原副總指揮、總工程師,現寧波大學教授朱瑤宏;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總工程師楊秀仁;軌道交通勘察及監測規范主編、住建部資深專家、北京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金淮;軌道交通測繪專家、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院長王思鍇;北京城建集團原副總工程師賀長俊;意大利空間局e-GEOS公司算法與處理系統工程主管Mario Costantini先生出席會議并做主旨演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地鐵與輕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院院長、協會工程建設專委會秘書長趙一新擔任上半場會議主持,專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院長黃伏蓮擔任下半場會議主持。

軌道交通勘測關鍵技術研討會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工程建設專委會設立的專業論壇,將繼續立足小而精、高起點和研究性,聚焦軌道交通勘測前沿技術與科研創新,關注業界和業主熱點話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與措施。
精彩發言
建效能最大化的城市軌道交通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軌道交通集團總工程師 陳湘生
只有走建效能最大化的城市軌道交通之路才是解決城市無法可持續發展困境的主要選項,借助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城市土地資源最高效能化利用,不但極大地改善和拓展了城市空間形態,做到生態環境協調,方便市民出行、購物、學習、休閑,而且實現了社會效益和新增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于目前國內地鐵勘察工作存在問題的思考與對策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竺維彬
地質勘探人要自力、要自強、要創新,要在扎實做好基礎地質、水文地質、構造地質、第四紀沉積學的基礎上,創新方法與理論,從根本上降低我國軌道交通建設的安全風險。省錢不能省地質勘探的錢,省時間不能省地質勘探的時間。
工程勘察質量突出問題影響要素研究與對策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 沈小克
政府主導,引用現代科技手段,強化過程監管,提高工程勘察“門檻”,將加快推廣的步伐。
構建軌道交通勘測大數據支撐全生命周期智慧建造
@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院長 王思鍇
國家對建筑業信息化建設的要求愈發強烈,對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積極推動建筑業現代化。基于地鐵大數據的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平臺,全面提升工程安全、質量、進度管理水平。
測量監測技術為地鐵工程保駕護航
@寧波大學教授 朱瑤宏
每個城市應結合經驗及大數據建立實用的預警指標體系,可采用云計算進行風險評分。
預制裝配式車站結構抗震性能研究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楊秀仁
揭示了預制裝配式榫槽灌漿接頭的變剛度特性及對內力的影響規律;地震時結構體系的延性好,提升了裝配式結構與周圍土層的隨動變形能力;E2、E3地震作用下,承載能力和變形均滿足設計要求,結構安全可靠;實配鋼筋 > 靜力工況計算配筋 > 地震工況計算配筋,裝配式車站結構設計安全可靠。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及對策
@北京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 金淮
推動軌道交通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事故,以及軌道交通數字化軌道交通建設。
高分辨率雷達衛星干涉測量技術(InSAR)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
@意大利空間局e-GEOS公司算法與處理系統工程部主管Mario Costantini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nterferometry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to determine the topography of the observed scene and possible slow surface movements due to subsidence, landslides, seismic and volcanic phenom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