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蕊
(陜西建工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32)
在建筑施工行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壓力變得越來越大,而施工進度控制作為體現企業實力、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則能夠幫助建筑施工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1)業主因素。在建筑工程項目中,雖然整個施工過程全面由施工單位負責,但建筑工程項目的主體卻是業主,也就是說,整個施工都必須要圍繞業主的要求、標準進行,甚至在設計上也大多來源于業主,因此業主對于施工進度的影響是十分關鍵的。在實際施工中,業主往往會過度關注施工進度,并針對施工的各個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以達到縮短工期、節約成本等目的,同時由于資金、市場競爭的因素,在我國建筑工程項目中施工企業一般比較被動,也就不得不按照業主要求對施工進行調整[1]。但實際上,很多業主并非專業人員,所提出的要求也大多不夠合理,一旦按照這些要求對施工進行了調整,施工進度反而有可能因此降低。例如在施工中業主的新要求與設計要求不符,那么就需要對工程的某一部分進行修改或重新施工,施工時間也就會大大增加。此外,建筑工程項目中,業主還是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如果業主的資金支付出現了問題,那么施工進度同樣會受到影響。
2)環境因素。相比于其他影響因素,環境因素對建筑工程施工進度的影響最為直接。首先,是天氣方面的因素,建筑工程的施工大多為室外露天施工,一旦出現降雨、降雪、大風、大霧等特殊天氣,那么施工速度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時甚至還可能導致施工方暫停施工,例如高層建筑外墻砌筑工作需要在高空完成,一旦遇到大風天氣就無法進行。其次,是氣溫因素,很多施工材料受溫度影響較大,如果在極高溫或極低溫下進行施工,就會影響到工程質量,因此為保證施工質量,通常會選擇推遲施工,進而延長工期。最后,區域內的外界因素,建筑工程的施工區域一般會處在城市內,周圍建筑如果出現特殊變化,如同時施工、火災等,也會影響到施工進度,此外如果施工區域的交通情況出現問題,材料運輸等工作都會受到影響,施工進度也會因此被推遲。
3)人為因素。建筑工程項目由設計、施工、組織管理等多個環節組成,其中有多個組織與個人參與其中,這些組織、個人的行為也都會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其一,在設計過程中,如果設計人員出現圖紙測量誤差、變化預測不充分、設計要求不明確等失誤,那么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就會大大降低,這不僅會讓工程質量受到影響,工期也會因施工問題的不斷產生以及施工的反復而延長。其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各項施工技術與工藝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因人為操作而出現了技術失誤,就很可能會導致質量事故,進而迫使施工進度進一步延緩。其三,建筑工程施工十分復雜,良好的施工組織管理能大大提高設備、施工人員以及其他部門的工作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度[2]。反之,如果組織管理水平不足,就會在各方面的協調管理中出現各種問題,降低工作效率,最終延長工期。
4)材料設備因素。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構成,如果材料供應、材料管理出現問題,那么即便其他施工條件再好,也會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使施工速度放緩甚至陷入停滯。同時,材料質量如果不滿足施工標準,則有可能出現質量事故,導致返工。此外,設備管理也是施工中的重要一環,其對于工程施工速度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設備出現故障,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延緩施工進度。
1)強化施工組織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單位必須要建立專業、高水平的項目管理團隊,對建筑工程整體施工進行專業化的管理,既要對各施工階段的控制計劃與大體規劃進行明確,同時也要將組織管理工作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控制人員上,實現明確分工、權責統一。另外,還要做好對各部門間的組織協調工作,建筑工程施工規模大且十分復雜,很多工作都需要各部門進行協同合作來完成,施工單位必須要選拔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等綜合能力強的管理人員組建項目管理團隊,幫助各部門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并協調好各方的關系,在出現沖突時也要及時予以解決,以保證高效的整體施工效率。
2)重視施工質量控制。施工質量管控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不僅包括具體施工操作的監督,同時也包括對施工材料、設備、施工工藝等多方面的管控。在具體施工階段,施工單位需要建立專門的質量監管部門,對整個的施工過程進行密切監督,并關注材料、設備的質量檢驗。同時在工作中,還要對施工過程跟蹤監督、材料質量巡檢等流程進行優化,加大質量管控力度,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材料保障、設備保障以及技術保障,以免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此外,還要在各項工作的交接階段進行二次檢查,加大檢查力度,以實現質量安全隱患盡早發現、盡早處理,將經濟損失與時間損失降到最低。
3)合理安排施工計劃。施工計劃是對具體施工工作的指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著非常復雜的施工流程,如果能夠加強施工計劃的合理性,那么不僅能夠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損失,施工時間也會大大減少。為此,施工單位需要圍繞實際施工條件以及業主要求,分階段對施工計劃進行設計,施工計劃的設計不僅要有側重性,同時也要對當前的各類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對一些不必要的施工流程進行壓縮,從而達到縮短工期的效果。另外在總體施工計劃制定完畢后,也要注意計劃的傳達落實與細化管理,使施工計劃更加完善并能夠在實際施工中得到嚴格的落實。
4)建立良好的施工環境。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建筑工程的施工地點不固定、工期較長,很多環境因素的變化都是無法避免且難以預測的[3]。因此,在施工開始前施工單位必須要對施工區域的環境進行實地考察與了解,對可確定因素進行全面把握,并以此為基礎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而對于天氣、交通等不確定因素,則要充分預測各種突發情況,合理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將應對措施傳達給工程項目中的每一位參與者,落實責任,這樣才能夠在特殊情況發生時進行最為合理的應對,將時間損失降到最低。
5)合同管理的有效利用。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避免工期延誤的一種有效措施,主要是針對業主與施工單位雙方而言的,但在施工管理中卻常常被忽視。在合同簽訂時,施工單位與業主需要針對施工的具體要求制定明確的合同條款,并在合同中確定雙方的責任、義務與風險承擔,這樣不僅能夠避免業主對施工流程與施工進度的過度干預,也能夠通過預定好的明確獎懲機制來督促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進度,避免出現工期延誤的情況。
影響建筑工程施工進度的因素有很多,這給施工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施工壓力,而想要完成施工,就必須對合同管理、組織管理、質量控制等施工管理手段進行優化,有效把握各項施工進度影響因素,以實現更好的施工進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