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考生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特別重視一個人的器量、胸襟,認為成大事者必須要有寬闊的胸襟,必須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宰相肚里能撐船”“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些諺語都能很好地說明“器量”的重要性。
器量常常是指與人交往時的包容與大度,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在和他人相處時不能包容他人的缺點,甚至因為吃了一點虧而斤斤計較,那么這就不能算是“君子之交”。真正的君子都是具有坦蕩的胸襟、能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的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的權利和自由,不會因為世俗的眼光就對他人用所謂的大道理來進行“道德綁架”,他們尊重生命,相信“價值平等”,對所有的人和事都擁有強大的包容心,正如《勸學篇》里所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而這些沒有一定的器量和氣度是達不到的。
但是我認為器量不僅僅指對待他人的態度、與人相處的哲學,還包括一個人的遠見卓識、他對于個人的未來的規劃以及對國家對社會的未來的憧憬和向往。一個沒有長遠眼光的人,不能稱之為一個有器量的人,就像《月亮與六便士》里所說:“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當你拾起地上的六便士,也別忘了抬頭望望星空。這告訴我們人不僅僅要有活在當下的定力,還得擁有瞻仰未來的器量。我們生活的時代并不缺少各種各樣聰明有才的行業佼佼者,缺的是擁有時代使命感并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矢志不渝地奮斗的年輕人。當我們在感嘆歲月靜好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有人在默默守護著我們的國家,是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每當人民遇到災害,首先站出來的永遠是肩負時代責任感的軍人戰士們,他們是一群擁有寬廣的胸懷和器量的年輕人,他們為了大家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小家。每當發生火災時,第一個沖進火海救人的是消防隊員,最后一個走出來的也是消防隊員,走不出來的還是消防隊員……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也會心疼,可是他們寧愿犧牲自己,也要保全別人的生命,因為他們把這當作自己神圣的使命。當鐵路服務人員為了讓旅客和家人團圓而放棄了與自己的親人團聚的機會時;當一個新聞記者在外出拍攝時得到自己的親人遇難的消息卻仍舊堅守崗位,強忍淚水把這則新聞播完時;當一個剛剛當上媽媽的年輕護士日夜奮戰在病房卻顧不上家里幾個月大的發著高燒的孩子時……他們都是為這個時代燃燒自己的普通人,卻也是最值得敬佩的、最有器量的不平凡的人。
一個人的心態可能會決定生命的長度,而只有器量才能決定生命的寬度。
1.深入淺出,道理深刻。文章沒有板著面孔說理,而是將道理引申,與為人處世相結合,將深刻的道理娓娓道出,易懂易于讀者接受。
2.逐層展開,例子鮮活。器并不僅表現于氣量,還表現于大是大非前的辨析力和奉獻精神。文章將生活中為人處世上升到了社會層面,拓展了“器”的內涵。為了證明觀點,用例縱橫捭闔,中外兼收,接地氣,易理解。
3.語言流暢,富于哲理。語言流暢生動,將情感融于敘述議論之中,張弛有度,直擊人心。最后一句照應開頭又富有哲理,令人回味無窮,成為文章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