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考生
維新志士梁啟超曾有言: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由此,不難得知少年乃國之重器,我認為此乃真知灼見。
面對銀裝素裹,山舞銀蛇,有人屹立山巔,悵然嘆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此言不虛。毛澤東幼年身處喧鬧市場之中亦能保持“心遠地自偏”,不為別的,只為心中的信念:救民于水深火熱,還萬民一個太平盛世,成為真正的國之大器!看今日的和平舒適,今日的物質豐盈,今日的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這些都是曾經的中國少年奮斗而來的,他們不恰好完美證明風華正茂的少年就是我們祖國的明天嗎?
面對一代民族先烈所打下的美麗江山,用血肉鑄就的豐功偉績,如果我們就此止步,耽于享樂,后果必然是不堪設想——因為稍有懈怠,我們的祖國將再次被踢出國際大舞臺。弱國無外交,那辱人靈魂,摧人軀體的生活又將靠近我們了。敘利亞的導彈,敘利亞的純真少年,敘利亞那垂頭掩面抹淚的外交官,你們可還記得?中國少年們,我們要清楚,昨日已成歷史,祖國的明天就要靠我們來書寫,祖國的色彩要靠我們來調配!
時代已交托少年們新的歷史任務,日趨變化的國際形勢,要求少年們褪去青澀的稚嫩,迅速成長為能定一方天地的好男兒。青年才俊楊科璋,27歲,青蔥年華,用激情生命,速度青春,護住了火災中2歲的孩子。踩空墜落,孩子周全,他卻失去了寶貴生命。他如熾熱的陽光,在倒下那一刻,照亮了他人的生命。外賣小哥雷海為,風吹雨淋,奔波穿梭,卻仍保持一顆純凈詩心,不斷學習,最終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舉奪魁。平時,他們就如金庸小說里的無名掃地僧,默默無聞,無名無利,但如果關鍵時候一出手,便會使整個江湖將會為之震驚!其實,我們不要求每個人都牢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為那好男兒志在四方,好少年能傳美德,能弘正義,能在祖國需要的任何時候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努力吧。中國少年,我們一定要敢于挑起重擔,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中為我們的祖國母親爭得一席之地,這樣我們才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
未來是屬于我們的,哪怕前路多曲折,敢于迎難而上才是真姿色。少年們,收拾好你們的行囊,縱情馳騁沙場吧。
1.正氣凜然,使命感貫穿全文。文章開頭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引入,奠定昂揚向上的基調,采用毛澤東、廖俊波等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有所作為的青年時事作為事例,更好的證明了“國之重器——中國少年”的主題,令人心生向往。結尾部分發出了號召,使得讀者使命感叢生。
2.事例典型切題有新鮮感。本文以“中國少年”這一群體為器,著重闡述中國少年的特點。《少年中國說》、毛澤東詩詞及事例,2017年度最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的廖俊波、楊科璋兩位青年構成本文主要內容,它們跨越不同時代感,也反應作者平時關心國事,心態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