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考生
烏篷船里載著笛聲,調子悠悠飄向兩岸人家,青石板上又是哪處的旅人來往穿梭?捕撈的漁船早已出發,各式商品也流通到了全國各地,忙碌的人們在幸福的生活。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便是我美麗的家鄉——浙江。這里既有高樓大廈,也有青山綠水,物產富饒,人才輩出,在黨的帶領下,務實發展,走在新時代的前沿。
其實剛剛步入新世紀時期的浙江,經濟發展雖然在我國前列,但是省域范圍內的發展極不平衡,當時麗水市、衢州市,舟山市發展較為落后,山與海固然是動人心魂的風景,卻也阻礙了人們走向富足的腳步。全省還有許多欠發達縣和鄉鎮,這樣的發展無疑是不平衡,不幸福的,當年在浙江工作的習近平主席就指出了這是不全面的小康,要想擺脫現狀,實現全省的現代化,就要協調區域發展,干在實處,不忽視每個鄉鎮每戶人家的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精神支撐下,浙江人民深受鼓舞,務實奮進,造就了今天如此富饒美麗的浙江。這樣的精神就是浙江精神,是汲取先人遺留的文化寶粹結合當今時代發展和地域特色所提煉出來的民族精華。心學之大成者王陽明先生早在數百年前就曾提出“知行合一”,推行經世致用思想。清末鎮海人葉澄衷是中國近代五金行業的先驅,湖州南潯商人曾是中國最早的強大商人群體,他們敢闖敢干,自強不息,敢于站在時代的潮頭去探索去創新。如今更有馬云在全球范圍內掀起電子商務的潮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電商的興起和繁榮,足以稱得上是人類的又一次工業革命。
如此文化底蘊的積累,如此強大的精神支撐,我為家鄉感到驕傲,作為浙江學子,我應秉承先人優秀的傳統文化,求真務實,誠實守信,敢于創新,不畏困苦,與時俱進,干在實處,勇立潮頭。三生之幸,前人犧牲自我搭建起今天這個美麗富強的浙江,在這樣一個擁有許多機遇的良好發展環境里,我要不斷發展充實自己,做一個對他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繼承浙江精神,并把這種精神繼續傳揚下去,為了浙江更美好的明天,為了祖國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斷努力奮斗,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光與熱。
魚米之鄉盡柔情,山高海闊亦剛健。與時俱進誠守信,無問大小皆手起。浪里潮頭我當先,抓住機遇人為本。和諧社會健康態,物質富足求精神。
【點評】
1.語言流暢,大氣干練。全篇語言素樸,實話實說,但視野開闊,論事站位很高,能把形勢寫清,歷史說明,并能表明自己的理想態度,在考場上應屬于干練嫻熟的寫作者。
2.脈絡清楚,一起哈成。文章以層進式布局,條理清楚。先敘問題“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再寫“美麗浙江”的建設,突出由古至今的“浙江精神”的作用;最后表達作為“浙江學子”的驕傲與理想。
3.景中有情,文中有我。文章開頭結尾的景物描寫不多,但都能體現地域特色,富有象征意味。作文要求有“體驗和思考”,而作者一開頭就把自己擺進去,后面的“言志”部分更是情感飽滿,很好體現了寫作主體的角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