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際經濟政治一體化的加強,金融波動更易對商業銀行一定的影響,所以,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與進步。我國商業銀行主要以資金存貸為主,因此對信貸風險的把控成為商業銀行當前的首要任務。文章針對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信貸風險管理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以及內部審計在信貸風險管理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希望能夠為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對信貸風險的防范提供可靠的參考數據。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1.信貸風險管理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
1.1評估信貸風險識別的充分性
對于信貸風險的識別是指商業銀行對自身真實情況的分析及其面臨的潛在信貸風險判斷,并將信貸風險進行合理歸類與鑒定的過程。風險管理部門首先對風險進行識別,在此基礎之上,內部審計部門對已經識別的風險進行合理且充分低評估,從而推斷出商業銀行目前情況所面臨的真實問題,從而根據已被識別的風險推斷出未被識別的風險,為風險更好地把控奠定良好的基礎。
1.2評價已有信貸風險衡量的恰當性
對于信貸風險的衡量,商業銀行應不斷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質與技能,包括對各種新興技術的應用于管理,通過采用定量及定性有機結合的形式,最后對信貸風險的大小進行有效評估。評估之后的主要工作是找出風險來源,以及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從而找出相應的策略來解決。內部審計的工作是對信貸風險的結果進行衡量并再次檢驗,確定其風險是否真實,若不真實則如何解決并改正。
1.3評估信貸風險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評估信貸風險的關鍵點在于其有效性,判定其有效性的同時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即為降低已經識別并衡量的風險所采取的相應措施,也被稱為風險管理工具的選擇。內部審計部門針對信貸風險對相關部門采取適當的防范與規避措施,并評估其是否具有充分性與適當性。信貸風險缺乏控制對策的情況出現,內部審計部門與相關工作人員應不斷提出改善的措施,從而促進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提升,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提高防范與解決信貸風險的效率。
2.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產生的成因
2.1銀行信貸投放領域過于集中
對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產生,銀行信貸投放領域過于集中化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我國當前的銀行信貸業務具有明顯的政策導向趨勢,并且主要的信貸資金投放于經濟增長速度較快行業這一現象十分明顯,例如,通信行業、房地產行業等。其中,在近幾年房地產行業發展過熱的情況下,銀行信貸資金便大量投入房地產領域,需要注意的是,個人房貸風險的顯現周期為3-5年左右,根據目前情況,正處于風險隱藏的爆發時期,若房地產市場出現突發情況,銀行房貸風險便會爆發,一定程度上對銀行信貸業務造成負面影響。
2.2對信貸違約風險預期不足
目前,商業銀行對客戶的資信評價不夠準確,一般情況下,客戶的信用等級多為“AAA、AA、A、BBB”四個,由于商業銀行客戶的信用管理劃分較粗略,不能對客戶進行有效的資信評估與判斷。相比之下,國外的銀行將客戶資信劃分為八個等級,而我國的銀行客戶風險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若發生經濟問題,容易導致銀行資產的嚴重損失。
2.3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流程不完善
我國商業銀行目前的信貸風險管理存在一系列問題,如條塊分割不明確,信貸風險管理的流程不完善,管理過程無法自然的銜接。長此以往,會對銀行的各項業務造成一定風險,且無法準確地對風險進行把控。信貸風險分析中,通常以比例參數為主,會導致在風險評估中難以對大量數據進行合理分析與對比,使風險管理出現嚴重的滯后,對市場造成極大的打擊。其中,國內銀行的信息化起步較晚,發展也比較緩慢,因此對風險評估數據的分析能力也較低,缺少對信貸風險信息的合理化管理。
3.內部審計在信貸風險管理過程中的作用
3.1幫助商業銀行確立信貸風險管理目標
內部審計在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內部審計能夠使商業銀行快速確立信貸風險,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當前情況,并借助適當的審計程序來搜集大量數據,用整體的眼光看問題,分析其對信貸風險管理過程充分性的體現與所選風險管理方式適當性的選擇,并幫助其制定有效的信貸風險管理策略,對信貸風險管理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
3.2參與商業銀行健全信貸風險管理制度
內部審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制度進行有效參與與監督,為完善信貸風險管理制度不斷努力。內部審計應通過審查來對信貸風險管理制度進行評估,合法性與有效性是其評估標準。通過對信貸風險管理制度的有效評估,進一步發現問題,并不斷完善與改進。
3.3有效促進商業銀行完善信貸風險管理程序
完善信貸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內部審計,能夠不斷完善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制度,通過對信貸風險流程的設計,提高信貸風險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從而確保新業務的順利進行。
3.4有效控制商業銀行信貸風險
內部審計部門屬于各個職能部門的中間部門,審計工作人員應充當各個部門的調節人與決策者。信貸業務通過對長期計劃、短期實現相調節,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通過對風險的調控與管理,從而實現對信貸風險的有效識別,并對相關部門提出有效的建議,風險管理部門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對風險進行有效把控。
結束語
通過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成因以及內部審計對其產生的作用的闡述,應根據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加強對信貸風險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各方面能力,完善銀行信貸風險的監督與管理能力,促進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開展與提高,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薈菁.試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成因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8(03):43-44.
[2]王磊.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形成與防范[J].時代金融,2016(33):101+103.
[3]于曉菲.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成因及防范[J].北方經貿,2017(0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