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蘇楠
我國的自主品牌車企已紛紛開始加速各自的“一帶一路”沿線布局,比亞迪無疑是其中的代表品牌。


2018年年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2017年全年我國汽車的產銷情況。2017年中國市場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902萬輛和2888萬輛。從2008年開始,我國汽車產量以年均15.6%的增速持續提高,已連續9年位居全球榜首,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憑借在國內積累的經驗,現在我國汽車制造企業紛紛把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一帶一路”倡議目前已經有60余個國家參與支持,這些國家絕大多數正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期,汽車市場也有足夠的潛力待開發。所以我國的自主品牌車企已紛紛開始加速各自的“一帶一路”沿線布局,而比亞迪無疑是其中的代表品牌。
2018年3月8日,比亞迪發布2017年報。年報顯示,2017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13669輛,不僅奪得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四連冠,而且連續3年排名全球銷量第一。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2017年,盡管受新能源補貼政策變化及市場競爭影響,令公司整體汽車業務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響,然而比亞迪仍連續3年保持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地位。”
作為我國最知名的自主汽車品牌之一的比亞迪,近幾年將發展重心挪到了新能源汽車方面,并早在2011年3月就與丹麥最大的公交公司Movia達成純電動公交合作,開啟了自己的全球布局之路。
隨著習近平主席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比亞迪的全球化步伐明顯加快。“‘一帶一路’倡議對比亞迪這樣的民營企業而言,影響非常巨大,是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推動力。”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品牌傳播經理魏星表示,在政策鼓勵和推動下,比亞迪正充分發揮先發優勢,積極推動公司旗下招牌產品新能源大巴、新能源出租車走向海外市場。
憑借著在電動車領域的核心技術,比亞迪新能源車的足跡目前已經遍布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約240個城市,在全球已擁有30個生產基地。其中,純電動大巴與出租車已成功打入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匈牙利、意大利、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及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以色列、匈牙利等,比亞迪也已展開戰略布局。
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然將無污染零排放的純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拓展至全球。這其中不僅有厄瓜多爾、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像美國、法國這些傳統汽車強國也位列其中,在比亞迪看來,盡管這些發達國家在傳統汽車領域技術非常成熟,但在新能源車這個新興領域,憑借布局早,技術過硬,市場定位準,比亞迪已經搶得了先機。
“只有堅持技術第一和人才第一,才能做到世界第一。”這是比亞迪一直以來的信條。
2003年,比亞迪進軍汽車行業。短短10余年,它從蹣跚學步的后來者成長為全球同行的領跑者,走出了一條“技術為王”的革新路。“比亞迪在新能源車上面造就了核心的東西,電池、電機、電控技術都是全球領先。沒有領先的技術,就做不到全球第一。”王傳福說,“我自己就是‘技術男’,首先是工程師,然后才是企業家。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讓我們在制定戰略時比別人看得更遠更深。”
在比亞迪,處處體現著技術第一和人才第一。2017年,比亞迪招聘了3000多名應屆畢業大學生,10年已累計招聘3.5萬名,相當于提供了汽車行業一半以上的應屆畢業大學生就業崗位。這些應屆生,很大一部分是技術人員。截至目前,比亞迪擁有22萬名員工,其中技術人員超過2萬名,占總人數比例高達10%。
強大的人才支撐,使比亞迪的研發能力持續提升,全球專利數快速增長。截至2016年底,比亞迪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過1.8萬項,其中已被授權專利超過1.2萬項。此外,比亞迪還多次榮獲國家級專利獎項,其中混合動力汽車專利技術榮獲第十七屆中國專利金獎,成為首個在新能源領域得此殊榮的汽車廠商。
看到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全球著名汽車品牌戴姆勒集團遞來了橄欖枝。雙方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研發電動車,并創建電動車高端品牌“騰勢”。
比亞迪電動汽車領跑全球,根本原因在于比亞迪掌握了業內領先的新能源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以及海外市場努力強化本地化建設的同時,還注重服務意識的加強。
企業深入海外市場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實現本地化,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帶來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真正融入當地文化與市場,被當地政府及民眾認可與接納。而這也被認為是“一帶一路”倡議之下,企業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標志。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2015年3月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在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簡稱“五通”)。
比亞迪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相關國家、地區,主要推廣的是軌道交通、電動車、儲能等產品或解決方案,屬于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或重大民生工程,對“五通”等方方面面有著較一般產品更高的要求。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副總經理李云飛表示,“比亞迪以新能源和高科技為賣點,根據市場情況采用不同的市場戰略,將國際化與本地化融匯貫通,因地制宜,穩步推進本地化經營和生產。”
2017年3月23日,比亞迪宣布在法國上法蘭西大區博韋市投資1000萬歐元建設阿洛訥工廠,2018年開始投產,這個項目初期帶來的就業崗位就有約100個。博韋市市長兼國家參議院議員卡羅琳·卡約表示:“我為本地區和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感到高興。”而比亞迪在匈牙利的電動大巴工廠,也于2017年4月4日在北部城市科馬羅姆舉行了開幕儀式,中國新能源品牌在歐洲投資興建的第一座電動車工廠正式落成并投產。預計該廠至2018年總投資為2000萬歐元,總雇傭人數將達300人。
2017年5月8日,比亞迪宣布將在厄瓜多爾投資建設純電動大巴工廠,這是其計劃在南美洲建立的第二座電動大巴工廠,也是比亞迪繼美國、巴西、匈牙利、法國等地之后建設的第5座海外大巴工廠。厄瓜多爾工業生產部部長激動地表示:“這次與比亞迪合作建廠將會積極有效地促進厄瓜多爾的可持續發展,為國民創造更有利的生活工作條件。”
比亞迪北美蘭卡斯特工廠三期擴建工程于2017年10月竣工,工廠電動大巴年產能從原來的350輛增加到1500輛。據蘭卡斯特市政府網站披露,全市共有16萬市民,共約3.2萬戶家庭。等到比亞迪雇員超過1500人的時候,相當于蘭卡斯特小鎮每21戶家庭就有一戶為比亞迪工作。
除了新技術和就業機會,比亞迪還推動了當地環保政策的落地。比亞迪北美分公司總裁李柯介紹:“比亞迪電動大巴駛進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校園,占據美國純電動大巴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綠色足跡已遍布全美東西兩岸30多個州。比亞迪的成功運營,讓加州能源委員會、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等專業機構刮目相看,使他們看到了加州相關環保指標提前完成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2017年2月,由100輛比亞迪e6純電動車組成的首支新能源出租車隊正式在新加坡投入商業運營,不僅讓新加坡人民無需預約就可以享受到電動車環保、靜謐的服務,每年還能為這個“花園城市”國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64萬噸,相當于植樹近2.6萬棵。

對于未來比亞迪的海外計劃,李云飛表示:“由于本地化經營是比亞迪在海外地區不斷攻城拔寨的重要原因,隨著訂單的不斷增多,比亞迪產品在研發和生產方面也逐步實現本地化。未來,比亞迪將進一步建立健全海外地區的分支機構,完善全球布局。”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從政策、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對比亞迪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產品推廣和布局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極大地幫助了比亞迪加速和完善全球化布局。“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中國企業抓住機遇,在國際化進程中做大做強,轉型為真正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但機遇與挑戰并存,這也要求中國企業用全新的思路開啟國際化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