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
摘 要 近些年,我國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發展,自從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就步入了信息化時代,人工智能化發展水平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并且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廣電發展中發揮出了很大優勢。文章針對人工智能技術在廣電發展中的地位及應用等內容進行具體闡述。
關鍵詞 人工智能;廣電發展;新方位;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5-0134-02
我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在主題報告中曾經說過:“在未來的發展中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棋,誰就贏得了占領先機”,可見廣電行業對于科技創新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好比一個馬力全開的引擎,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促進性作用。
我國是一個注重科技創新的國家,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近些年我國對于人工智能化體系研究投入很多精力,例如虛擬現實的VR、5G等,這些研究都足以說明我國對于科學技術在不斷追求。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我國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兩者都在推動著廣電行業的發展。說起人工智能化體系,很多人對于大數據、云計算都有所了解,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云計算,其在工作應用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為企業的發展和廣電行業的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
在不久的將來,大數據、云計算機人工智能化發展將在廣電發揮出不可估量的作用,這種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化學反應”令人期待。
1 人工智能的定義與分類
所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要就是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該科學在廣電行業發展中應用十分廣泛。
雖然該話題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中備受人們關注,但是在某些尖端問題上依然存在著爭議,例如有些人認為人工智能主要就是計算機所表現出需要智能的行為,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人工智能是無論遭遇怎樣環境都能夠始終保持理性的系統[1]。
人工智能在當代媒體、電視、網站等方面都有所應用,并且效果十分顯著,備受人們歡迎,有了人工智能化系統,更加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2 人工智能技術在廣電發展中的方向
2.1 云計算應用常態化進入軟件定義數據中心階段
廣電智能化發展已經走進人們身邊,在傳統的數據定義中,人們眼中的云計算主要包含3方面內容,分別是IaaS、PaaS、SaaS,也就是人們所謂的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這些在傳統的云計算機中占據著只要地位。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也逐漸衍生出了一些新的代名詞,例如霧計算、移動邊緣計算、SDN、云安全等,這些新名詞的出現也進一步推動了云計算的發展。
我國廣電總局對于云計算、智能化發展方向十分重視,隨著云計算機在各行各業的部署和落地,其應用場景也變得更加寬廣起來。說到霧計算,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理解,實際上該話題并不難,只是較為抽象而已,所謂霧計算和移動邊緣計算主要就是在某些特定應用場景的一個延伸或者是一個細節部分,也可以理解是一種邊緣化的設備端[2]。
人們比較常見的移動設備軟件有QQ、微信等,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軟件,具有效數據統計顯示,微信朋友圈每天所上傳的圖片次數高達10億次,而QQ信息的傳遞量也不亞于這個數字,如此大量的信息傳遞必定會占據大量的寬帶資源,如果不實施相應的處理手段必定會導致傳遞效率降低、傳遞遲鈍等情況。
但是在現代化的發展中用戶很少感受到信息使用不良等情況,可見計算機技術發展已經有很大提升,其中霧計算就承擔了邊緣傳遞區的作用,用于傳遞大量信息,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主寬帶網絡資源的利用率,起到了高效壓縮的作用。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無論是霧計算、移動邊緣計算還是5G網絡的發展都不容小覷[3]。
2.2 大數據突破上升到數據運營和數據文化
2013年是大數據發展元年,從2013年至2018年已經走過了5年,在這過去的幾年中大數據的發展有目共睹,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對于個人都有著很大作用,其在廣電行業也留下了深深烙印,有相關研究學者表示,大數據在現代化的21世紀中已經成為一種無形的財富,應當作為企業資產受到人們的保護。
隨后也有學者相繼撰寫了《大數據時代》《紙牌屋》等書籍,書籍中對于大數據描寫十分神奇,雖然大數據在現代化的發展中為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與書中內容相比還有所差異,難道是大數據迎來了瓶頸期?
這一話題受到了相關研究學者的質疑,大數據發展與廣電行業智能化建設之間有著密切聯系,要想突破現存問題,就一定要實現“數據運營”,所謂“數據營銷”就是人們借助于網絡環境,來對生活中的一些內容進行掌握,例如新聞記者可以通過“數據營銷”來了解今日應當完成的采訪數量、待完成任務數量及其他同行業績等,有了“數據營銷”人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信息,這不僅為人們節省了大量的數據統計時間,也為人們的工作提供了更多便捷。
可見人工智能化發展將與網絡智慧化相聯系,為推動新媒體融入發展起到促進性作用[4]。
2.3 人工智能高頻現身,留下無限想象空間
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在廣電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AI)主要就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技術。
例如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等已經相繼應用到了實際生活中。最為顯著的就是手機人臉識別系統,例如剛上市不久的OPPOR15就具備人臉識別功能,將人臉信息輸入進去后,就可以操作該功能,這是傳統手機所不具備的功能。
人工智能在互聯網領域無時無刻都有新的研究成果,前不久CCBN組委會邀請具有影響力的百度和今日頭條來進行講解,其中以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已經引入了語音技術、其中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等。
除此之外,還具備銀行卡識別、視頻字幕識別等,這些都是新融入的人工智能體系。而今日頭條主要是以新聞為主,其也融入了一些人工智能化內容,可以根據人們日常瀏覽特點對其進行分類判斷,自動選取適合人們閱讀的新聞、文章,這種算法自動生成視頻集錦,起到了濾鏡的作用[5]。
2.4 “ABC時代”來臨,加快深度推進媒體融合
人工智能是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結合,所謂“ABC”指得就是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云計算(Cloud Comuputing),這三大技術互相之間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未來的發展中人工智能化必將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人工智能在廣電行業中也將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人臉識別、語言識別、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等技術發揮的淋漓盡致,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為加速廣電智能化發展開辟新路徑。
3 結論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論述了人工智能在廣電行業發展中的應用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在廣電行業中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們可以基于該技術實現直播功能和點播資源的運用,人工智能化體系的出現也能夠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推動廣電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
參考文獻
[1]何倩.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遠光軟件,2014(9):101-103.
[2]韓曉彤.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及應用研究綜述[J].科學論壇,2016.
[3]尹超,馬竹娟.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5):121-123.
[4]顧澤倉.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剖析[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17(8):103-111.
[5]朱軍,胡文博.貝葉斯機器學習前沿進展綜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5(6):102-103.
[6]唐冉,張婷.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廣電運營商的發展策略[J].有線電視技術,2017, 24(12).
[7]王世濤.論人工智能在廣電行業的應用與展望[J].遼寧廣播電視技術,2018(1):28-31.
[8]李超.新時代人工智能對遠程教育的影響[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2).
[9]陳麟.人工智能及其在廣電行業的應用[J].現代電視技術,2018(2).
[10]劉曉曦.人工智能語音技術在廣電媒體的應用[J].廣播電視信息,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