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愛平 王德旭

慢性蕁麻疹目前缺乏明確有效的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追求“斷根”治療也就是治愈療法是很難的。
沒有可靠的“斷根”治療,不等于一輩子被疾病困擾。國外和我們的大樣本研究證實,慢性蕁麻疹可以自行緩解,甚至不再復發,也就是自愈。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找不到明確病因的慢性過敏性皮膚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風包,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慢性者常反復發作,時輕時重,可遷延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不愈。引起慢性蕁麻疹的原因較多,可以是變態反應性的,或非變態反應性的。但是我們臨床最常見的原因是由于進食某些致敏食物引起,所以忌口對本病的防治有重要意義。
1.忌食魚腥發物:如蝦蟹、牡蠣、海蛤、甲魚、帶魚、鱔魚、豬頭肉、雞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肉、蘑菇、韭菜、竹筍、香蕈等,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生風動血化熱,可催化本病產生。
2.忌食各種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洋蔥、咖喱、茴香、煙酒等。因這些食品可助熱動血,誘發本病發生;有時也可直接成為過敏源,產生變應性反應。
3.忌食油炸肥膩食物:如各種油炸、煎烤、熏腌肉制品、動物內臟、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因這些食品易生痰動火或聚濕生熱,使濕熱內蘊,郁于肌膚而誘發本病。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禁忌并非絕對。嚴格來說,確實有些蕁麻疹是因吃了某些食物或喝酒才引起發作的,但是慢性蕁麻疹卻和食物沒有絕對關系,只是有些人在吃了某些食物之后,確實會使皮疹變得更加嚴重。因此在藥物控制蕁麻疹期間,若發現那些食物會加重蕁麻疹發作,應盡量避免食用。
慢性蕁麻疹最忌又抓又撓。一般人對于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會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細胞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反而會使病情惡化,給患者造成更大的傷害。
對于慢性蕁麻疹的瘙癢,很多人都會采用熱敷的方法來止癢,這樣做只是暫時止癢,之后瘙癢更會加重。所以蕁麻疹患者最好不要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另外,保暖過度,如包在厚重的棉被里等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的加重,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上因素。
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不要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發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于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己湫允n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場,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在臨床中,有些藥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如青霉素、四環素、氯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多粘菌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等等。
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都會對預防蕁麻疹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