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廣播公司8月16日文章,原題:澳大學正遭受更具吸引力且收費更低的中國競爭者的威脅隨著亞洲新興國家尤其是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中產階層迅速壯大,這些國家的大量年輕人正在構成“誘人”的21世紀市場。然而,就吸引這些年輕人選擇到哪里留學而言,澳正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地區競爭——來自中國。在中國高校就讀的東南亞人和印度人正迅猛增長。
中國的吸引力之一在于較低的學費和生活成本,雖然北京正提供許多獎學金,但更深層次的文化因素也在發揮作用。在華印尼學生對中國電商和高鐵的超級現代化心馳神往,他們表示,在華留學將幫助他們創業并降低國內失業率。中國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偉大文明、快速現代化大國以及相對容易獲得獎學金的文化——正在吸引大量亞洲年輕人赴華留學。
如今,在澳國際學生人數已打破紀錄,這很容易令人斷言澳作為地區高等教育大國的地位“堅不可摧”。然而,這種看法或將很快像此前所謂礦業繁榮將永遠持續的觀點一樣目光短淺。在澳亞洲學生已表達對其教育的不滿。許多人對其在澳遭受的社會孤立感到遺憾:大多數國際學生生活在與澳洲學生沒有交集的“平行社會”中。與此同時,如今中國的許多高校正向新方向進發:將國際學生和國內學生的宿舍和其他校園設施融為一體。
亞洲國際學生還對他們眼中江河日下的澳洲高校質量日益不滿。澳高校已經歷長達40年的預算削減,且仍看不到盡頭。與此同時,中國的高校擁有越來越令人印象深刻的圖書館和實驗室,以及學識越來越令人折服的教授學者。大學教育概念的商品化和瑣碎化已使澳洲高校淪落為“學位工廠”。如果中國——世界工廠——將在高等教育領域表現得更出色,人們會感到很意外嗎?▲
(作者大衛·菲特靈,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