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
【摘要】以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風險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互聯網消費金融涵義的界定及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特點及運作模式的分析,探究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在發展中存在的風險,針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從消費者、消費金融機構、政府三個層面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 風險風險防范
1互聯網消費金融概述
I.I定義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在傳統消費金融發展的基礎上,融人互聯網技術,二者相結合產生的一種新型金融服務方式,相比傳統消費金融,更注重客戶體驗與服務的普惠性。廣義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指與消費相關并且運用互聯網技術的一切金融活動,包括個人或家庭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消費信貸、理財、風險管理及資產配置等;而狹義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借助互聯網技術向個人或家庭提供消費貸款的金融服務與活動。本文研究的對象是狹義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即互聯網消費信貸及同類業務。
1.2運作模式
(l)電商平臺模式。基于電商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為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自營商品或電商平臺商戶的商品而提供的分期付款或小額貸款的金融模式。比如京東的“京東白條”、淘寶的“螞蟻花唄”等。
(2)商北銀行的線上消費金融模式。商業銀行的線上消費金融具有基礎客戶多、征信和保障體系較完善的優勢。但是,商業銀行向線上消費金融業務的延伸,會出現創新能力、市場反應能力不足,無法盡快適應互聯網思維下的消費金融運作的情況。
(3)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模式。指經銀監會批準,為消費者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小額且較為分散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向個人發放除車貸和房貸外的消費貸款。
(4)基于P2P平臺的消費金融模式。指有借款需要的消費者在相關P2P平臺發布借款信息,經過P2P平臺的審核后,由有能力和意愿借款的人出資滿足其借款和消費需求的金融服務模式。
2互聯網消費金融的風險
2.1來自于消費者
從消費者層面來說,信用風險是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一大重要風險。風險來源于兩個方面:借款者與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借款者所帶來的信用風險主要是借款者因為自身原因或者突發情況,到期不能或不愿償還貸款,而給資金借出者或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造成損失的風險。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所帶來的信用風險是利用消費信貸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在消費者申請貸款時或授信過程中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風險。
2.2來自于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
從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層面來說,操作寫技術風險是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一大重要風險。操作風險指由于內控制度不健全、管理機制落后、經營中斷、系統出錯或外部事件所引發的風險。技術風險是指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方式的改變而發生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利用計算機系統防火墻不夠強大,乘虛對公司資源破壞;偽造虛擬網站;公司的電腦系統被黑客攻擊,導致公司的所有資料信息被盜取。
2.3來自于政府
從政府層面來說,市場風險、法律與監管風險是互聯網消費金融的重要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市場上商品價格的變動和市場利率、匯率等變化給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未來收益帶來不確定性的風險。法律風險是因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不完善或消費者自身法律意識不強,給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的運營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出現問題而引發的風險。監管風險是指由于監管機構監管不到位、監管原則性不強等,給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健康發展帶來的風險。
3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的防范對策
3.1消費者層面
第一,擴展消費者消費金融知識。了解相關消費金融產品的設計原理,避免盲目消費和高風險消費。其次消費者可以瀏覽與互聯網消費金融相關網站,第一時間知曉有關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新聞,特別是被披露出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淌費金融公司。
第二,培養消費者信用意識。消費者要知信用,要了解信用帶來的好處,同時認識到信用違約的后果,還要了解遵守信用的重要性。消費者只有在切實需要消費貸款時,才在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使用自己的信用進行消費貸款,避免無消費需求的貸款,防止欺詐損害自己的信用。
第三,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要在自身具有互聯網消費金融知識、風險意識的基礎上選擇正規的消費金融公司、了解相關消費金融產品并理性消費。當權益受到侵害時,積極向消費金融公司反映、協商,必要時拿著產品收據到相關維權部門進行投訴。
3.2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層面
第一,加強風險控制體系建設。貸前審核時要引入征信系統以及大數據處理計算,保證貸款者身份信息及消費貸款信息的真實性、合規性,合理估算貸款者的信用狀況。在消費貸款進行中,進行定期跟蹤調查,保證貸款者把資金用到約定的用途上。在消費貸款快到期時,要適當提醒貸款者按期還貸,同時對己形成壞賬的貸款要形成“黑名單”并供業內共享。
第二,加強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國外先進的賬戶登陸系統及防火墻技術,并自主研發適合防范我國消費金融漏洞的技術,加強信息安全保護。其次,定期進行員工培訓,加強員工信息支全意識,加大對客戶權益的保護。
第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引進國內外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學習國內外先進的風險管理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風險研究小組,準確的發現風險、監測風險并規避風險。培養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性人才,從而從整體上提升消費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能力。
3.3政府層面
第一,完善個人征信體系建設。不僅要擴大征信人群還要將新型借貸平臺上的借貸信用記錄在案。此外征信管理部門須將大量分散在民間的信用資料統一集中起來,將金融機構與央行的征信體系進行對接,建立專業化的征信機構,實現信息共享。
第二,完善監管制度建設。加強監管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要求定期進行財務信息披露。不僅要督促消費金融機構披露其組織形式、經營模式、資格條件、風險防范等基本內容,特別是披露消費貸款的壞賬率。同時監管部門要嚴格執法,對不符合規定的消費金融機構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進行資格撤銷。
參考文獻:
[1]劉洋.互聯網消費金融[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2]陳怡君.我國消費金融公司信貸風險管理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6.
[3]李玉秀.互聯網消費金融對傳統消費金融:沖擊與競合[J].南方金融,2016(12):57-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