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林
自古以來,作文就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考試制度的改革,作文在語文試卷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總分120分的試卷,作文占了50分,幾乎是“半壁江山”,可想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我們農村初中階段作文教學的現狀如何呢?不可否認,我們面對經濟文化水平相對落后的農村的孩子,有太多的無奈。學生生活經驗少,知識面狹窄,表達能力弱,冥思苦想,東拼西湊寫出一篇文章來,往往達不到教師提出的中心明確、敘事具體、描寫生動、形象鮮明、詳略得當、結構完整、語言流暢等要求,一些學生的文章更是卷面不整潔、錯別字成堆、句子不通順,連常用的標點符號都不會正確使用。教師批改這樣一篇文章,比親自寫一篇還難。學生面對密密麻麻紅色的批語,產生很大的壓力,慢慢變得害怕作文,一聽“作文”二字,就愁眉苦臉,唉聲嘆氣。
造成這種教學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呢?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探索方法,投入熱情,耐心堅持,不過高要求,不急于求成,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逐漸提高的。
一、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一)用生動的事例說明寫作的重要性
古人以文章定錦繡前程;魯迅用文章作戰斗武器;韓寒憑文章成青年作家;名人寫文章書奮斗歷史;學子因文章中文科狀元;職工寫文章訂工作計劃。學習、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寫作,寫作是我們必備的一種書面表達能力。
(二)用優秀的范文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科書中的課文,著名作家的美文,作文書上的優秀作文,甚至藝體明星的精彩語段,都是賞析和寫作指導的范例。尤其是同學的文章,最接近學生生活和情感體驗,學生最易理解和模仿。教師應成立寫作興趣小組,鼓勵學生積極投稿。教師的“下水作文”,深化師生感情,使學生更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
(三)用快捷有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師不要張口閉口大談“作文”,這種字眼會使很多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反感。可以更多地說“寫一點”之類的話,創設輕松愉悅的寫作氛圍。比如,寫一句廣告語,寫幾句名言,寫幾句打油詩,寫一則笑話,編一個故事,記一次生日聚會,記一次家務勞動,記一次與同學的誤會等等。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表達的欲望,有了寫作的熱情。教師只要不吝鼓勵,稍加點撥,學生就會愛上寫作的。
二、探索方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一)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和廣泛閱讀的習慣,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參與生活實踐,感受喜怒哀樂、人間冷暖,辨別真善美、假惡丑。自然現象,人物性格,風土人情,社會變遷,都是寫作的素材。同時,督促學生廣泛閱讀,尤其是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養成閱讀和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也能積累大量素材。只有“言之有物”,學生的文章才能表達出真情實感。
(二)將讀(說)和寫巧妙結合起來,抓住時機訓練寫作
在閱讀教學時,當學生回答問題或參與討論后,教師可不失時機地要求學生書面整理自己的發言,使之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言之有序;在朗讀文段和賞析精彩語句后,要求學生立即仿寫,如對偶句的仿寫,排比句的仿寫,短詩的仿寫等。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要求學生模仿主持人、記者等的口吻寫一段話,寫演講稿,寫解說詞,將口頭故事整理成書面故事,編寫課本劇等。就是在識字教學時,也可以讓學生即興地將若干詞語“串詞成句(段)”。這些小訓練全由教師靈活安排,要求不要太高,要善于調動學生情緒。
(三)多進行仿寫、縮寫、擴寫、續寫、改寫訓練
在進行這些訓練時,教師要簡化要求,有針對性,講求實效,不強求學生把文章寫得多么完美,而要看學生是否達到最基本的要求。在學生寫完后與相關的范文比較,指出改進之處。
(四)指導學生對作文自己修改和互評互改
“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教會學生自己修改和互評互改,真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的確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但教師決不能放任學生隨意修改,要指導,要檢查,要評比。
(五)要求學生多寫作文,快寫作文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學生“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按這個要求,學生每天的寫作字數應達到3800字以上。“作文是寫出來的”,這是作家和教師的經驗之談。多寫作文,才能熟能生巧,筆下生花,下筆有神。因此,除一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外,其它作文形式,教師都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們寫一寫。如日記(周記),讀后感,學習心得,隨筆札記,各種應用文體等,還可以試著寫一些詩歌、散文、童話故事、短篇小說、簡單的劇本。只要學生想寫,敢寫,就鼓勵他們多寫。同時,要求學生快速作文也很重要,這可以鍛煉思維的敏捷性,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對寫作的新要求。
當然,學生不是作家,我們不能對學生作文要求太高,不能面面俱到,要針對作文水平不同等次的學生分別提出適當的要求;要信任學生,熱情鼓勵;要注重作文基本功的訓練,注重語感的培養,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扎扎實實,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切忌急功近利的訓練方式,比如教學生固定的作文格式,教學生寫程式化的開頭和結尾,甚至讓學生死記硬背多篇范文,這些無疑扼殺了學生的獨立思維和創造性,純粹是為了應對考試的臨時性手段。靠這種方式訓練,學生只能寫出千篇一律的樣板式文章,絕不可能寫出有獨到見解獨特感悟而又具備個人風格的好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