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旭 王磊
【摘要】近年來創客教育理念越來越流行,創客教育的實施也紛紛成為很多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首選。創客教育理念下的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創新需要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模式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方可。
【關鍵詞】創客教育 財經類專業 實踐教學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將創新和教育作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和關鍵的組成部分,而高校的創新發展不僅僅要注重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革新,更應該從實踐教學理念到教學模式人手展開才能夠實現內涵式發展。近年來,創客教育理念越來越流行,創客教育的實施也紛紛成為很多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首選,人工智能、互聯網新技術成為關注的熱點。很多高校都開始認識到,財經類專業踐行創客教育理念,能夠有效地滿足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需求,真正有效地去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跨學科交流,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張揚新時代學生的主體價值。
一、創客教育與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
創客教育是一種培養創客的教育形式,圍繞創客空間、教育師資、創客課程、創客活動、產品評估等一系列因素開展的致力于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形式,在這個過程中,注重教育實踐、創新、分享。筆者認為隨著我們進入互聯網時代,創業機會隨處皆是,“在創造中學習”或“基于創造的學習”對于當下的大學生來說更為迫切,創客教育便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通過協作、交流與共享深化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創客教育與財經類專業教育本身具有多方面的耦合性,其實施方式和基于項目的學習相似,以一個特定的任務為中心使學生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創客教育理念也應該積極地融入到一些應用型院校財經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之中來。財經類專業而言具有很強綜合性特點,傳統的財經院校財務管理實踐教學中比較注重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系統的掌握,試圖培養學生的財務管理分析、預測以及決策方面技術,這些能力固然是基礎,所選擇的教學模式仍比較落后,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未能夠加強重視,不一定能夠完全適應21世紀的競爭。在實際教學中筆者也發現,當下的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普遍存在著乏力的狀況,很多教學實踐還是局限于傳統的課程開設,創新淪為形式主義的變調、新名詞的堆砌和實用性的功利追求等,通過借助創客教育理念及實踐能夠改變當前存在著的諸多不足,實現人才培養的跨越式發展。
二、創客教育理念下的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策略
第一,微課教學資源的利用研究。財務管理教學知識比較龐雜,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會有些茫然,筆者認為可以將教材利用微課教學進行重組,除了財務管理基礎知識外分為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收入與分配管理和財務分析。每個模塊可以由學生結合一些目前的創新企業案例進行淺顯的講解,教師進行課堂點撥,充分激活學生的積極性和預習能力。
第二,跨區域跨專業協同學習研究。按照創客教育的理念,知識是不分學科和界限的,我們應該鼓勵學習者跨區域、跨學科、跨專業甚至跨教育階段進行合作交流。只有知識豐富、視野開闊的人才能夠發現商機,了解各類人群所需,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將財務管理落實到實處。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鼓勵和引導不同專業的人參與到課堂的知識討論中,討論主題應該結合當下的一些人工智能熱點,如結合訊飛語音、大疆創新、百度無人駕駛等項目。在課下活動中也應該選擇不同背景的學生、利用好社團等,來接觸更多更新奇的知識與技術,通過多種思想碰撞,更能促進創新。
第三,推動項目驅動學習研究。創客教育提倡基于項目的學習,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項目,眼下傳統課堂的滿堂灌的財務管理學習已經不適用了。教師需要推動項目驅動學習,在現實中可以借助于一些相應的模擬軟件進行交互學習,比如在通過“創新學堂”系統平臺進行交互經營,看誰籌資能力最強。在網絡游戲和一些人工智能項目中進行進行財務經營,在一些軟件中進行模擬投資,這些在不耽誤學生生活的情況下都能夠有助于學生個性發展,便于教師發現學生的潛力,并指導他們實現自我。
第四,進行“商機發現”課前演講研究。隨著我們進入互聯網時代,各種的網絡創業等越來越受流行,創客教育就是要順應這種潮流。筆者認為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關注相應的創業案例并進行演講,尤其是目前的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成為熱門商機所在,那種身邊的案例,更值得關注。演講中還要附上相應的點評,比如對資金籌集、軟件開發、前期運營等環節的理解等,這樣也能夠起到引導的作用。
第五,小組期末匯報考核制度研究。對于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來說,創客教育還應該具有整體能力。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按小組進行創業項目的討論,并在學期末組織相應的創新創業大賽,其中每組可以選舉相應的CEO(總經理)、CSO(銷售經理)、CMO市場經理)、CFO(財務經理)等,每個人負責相應的分工,團隊成員設計不同的籌資方案、財務戰略、商業計劃、營銷計劃等,再通過現場或者微信投票的方式實現排名,教師幫助分析創業項目的優勢和弊端。
最后,在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中可以進行一些相應的幫扶,利用校報和廣播、校刊等基本的校園媒體對創業創新教育進行配合,向學生傳播最新的創業信息,編輯校友的創業史等,或者召開相應的座談會等,讓一些身邊的案例走進校園。目前的一些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創業計劃,但是名額有限,而且力度不足。可以充分地發揮學校的公關能力,讓教師帶領學生走人一線實踐,或者是進行小范圍小成本的淘寶網店開設,或者是進行有創意的APP開發,乃至和企業合作一些人工智能方面的小項目,都是有助于學生的成長的。學校方面還應該幫助聯系一些創業啟動資金,一些無息貸款等,讓真正有需求的學生能夠落實到實處。
總之,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等院校的創新教育改革已經迫在眉睫,高等院校應該充分地利用這個機會發展自身,推動自己的實踐教學改革,這不僅僅是服務于學生的要求,也是發展自身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何克抗.論創客教育與創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37(04):12-24+40.
[2]楊現民,李冀紅.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及其爭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02):23-34.